分享

“九州”与“神州”,哪个能够代表中国?

 绿豆又红了 2019-03-30

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里一句“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传唱已久,再熟悉不过了。可是,歌词里的闯“九州”指什么?又是哪九州呢?跟如今常说的“神州大地”有什么关系呢?恐怕就不是每个人都能说清楚的了。

九州是古代中国的代称,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天下的代名词。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圆」是指范围。因此还有一词为「九州方圆」,即中国这块地方, 表示了地大物博、气势磅礴的一种景象。

《春秋·左传》中还谈到九鼎的铸造,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其子夏启于夏朝初年,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先派人把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著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

不过此说法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禹贡》虽然托名为大禹所作,其实却是战国后期的作品。因为在现有流传下来的文献中,具体的「九州」只见于战国,而未见于春秋,所以其时间可能在战国初期。具体的证据还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禹贡》中所记的不少地理状况都是战国时的现象。

除了九州,古人有时也用「汉地」、「神州」、「十二州」来指代中国。「禹平水土,置九州。舜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也。」意思是说,在禹划分的九州中,冀州的范围极大,又分置并州、幽州、营州。加上原来的九州,有时便又被称为十二州。

汉地,最早仅仅是指汉朝的领土,后来演变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古代汉族地区的地理范围等同于九州,故又称为「汉地九州」。关于「神州」,相传炎帝统辖的土地称为赤县,而黄帝统治的土地称为神州,赤县和神州合称「赤县神州」,后来「神州」成为中国的别称。

随着华夏疆土领域的变化,和不同时期的政治考量,九州区域于不同时期其范围划分也不同。如《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河图》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东南神州曰晨土,正南昂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开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隐土,正东扬州曰信土。」

再如《晋书·地理志》所描述,全国九州分为大小19个,冀州:冀州、平州、幽州、并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扬州、交州、广州;荆州;豫州:司州、豫州;梁州:梁州、益州、宁州;雍州:雍州、凉州、秦州。而《水浒传》所描写的北宋年间,则是兖、豫、青、徐、冀、梁、雍、荆九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