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五月英伦自由行之六爱丁堡(下)

 hsgzlgg 2019-03-30

      皇家一英里(Royal Mile)大约长一苏格兰里,连接了苏格兰历史的两大焦点:位于城堡岩石顶部的爱丁堡城堡,以及荷里路德宫。

       皇家一英里自西向东包括以下街道:城堡广场(Castle esplanade)、城堡山(Castlehill)、草坪市场(Lawnmarket)、高街(High Street)、修士门(Canongate)和Abbey Strand,构成了苏格兰城市爱丁堡老城的主要干道。

      我们从城堡山(Castlehill)讲起。城堡山街上,南侧耸立着从前的托博特高地圣约翰教堂,现在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协会的总部 - The Hub,其北侧是“暗箱” (Camera Obscura and World of Illusions),西侧是苏格兰威士忌中心(The Scotch Whisky Experience)。城堡山街北侧是苏格兰长老会的大聚会所(Assembly Hall)和新学院(New College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1999年到2004年,苏格兰议会设在大聚会所。


      苏格兰威士忌中心以主题导引的方式,提供参观者基本的威士忌知识,包括历史由来、制作过程、实体模型,当然还可以免费品尝纯正苏格兰威士忌的风味。

      普通参观票价是12磅,约合16欧元,用这张票可以参观全程,品尝一种威士忌,并获得一只喝威士忌的酒杯。如果你想品尝到更多的酒,那就要付金牌票的价格,票价是21磅。




    “暗箱” (Camera Obscura and World of Illusions)里面一共有六层——镜子屋、巨型迷宫隧道、3D画、等等很多好玩又搞笑的东西。老人£11.95,没有进去。


外面有几个哈哈镜。


      奢靡的威彻利旅馆The Witchery,这个麦克尔·道格拉斯、凯瑟琳-泽塔·琼斯、杰克·尼克尔森的下榻之地,还被安德鲁·洛依德·韦伯说“这里简直就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旅馆”。


The Witchery是女巫的意思。


街头上还真有女巫!


艺人表演。平衡技术高超!


风笛手。


这位风笛手非常疯狂!


为什么是猪头?

      The Hub是由爱丁堡当地建筑师James Gillespie Graham和英国著名的哥特复兴建筑师Augustus Pugin共同设计的。在1845年建成时,名为维多利亚大厅,是当时苏格兰教堂的集会所。1995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协会取得该建筑所有权,并将其彻底改造后,于1999年七月开始对外开放。苏格兰新议会大厦于2004年完工之前,这里还曾是议会的临时替代场所。


现在一二层变成了一家餐馆。

       草坪市场(Lawnmarket)是亚麻市场,主要是一些旅游商店。


在北侧保存了17世纪排屋。


       格雷史东之屋(Gladstone's Land),由苏格兰国家信托(National Trust for Scotland)拥有。看来貌不惊人的格雷史东之屋,其实正是爱丁堡17世纪传统建筑的最佳典范,也是爱丁堡旧城区的建筑物代表,恰与新城区的乔治之屋成明显对比。格雷史东之屋的主人是一位17世纪的富商格列史丹斯,他将这间房子分租给其他不同职业的房客,因此在格雷史东之屋中可以看到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布置和特色。而位于皇家哩大道的格雷史东之屋,内部的装饰仍保留300年前的情景,两层楼对游客开放的区域中,值得特别留意的是天花板上的彩绘图案,以及一楼入口处的卖卖柜台,最早历史可追溯至1620年,也是爱丁堡旧城区目前历史最悠久的旧房舍。


      草坪市场的末端是与乔治四世桥(南侧)及银行街(北侧)交汇的主要路口,银行街通往巴洛克式的苏格兰银行总部,以及新城区。


银行街另一端的巴洛克式的苏格兰银行总部。


       过了银行街是高街(High Street)

      街口有戴维·休谟(也译作大卫·休谟  )的塑像, 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出生于爱丁堡  ,1776年8月25日逝世。他是苏格兰哲学家,与约翰·洛克  (John Locke)及乔治·贝克莱  (George Berkeley)并称三大英国经验主义者  。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由同样出生于爱丁堡的当代雕塑家亚历山大·斯托达特(Alexander Stoddart,1959-)创作。

      塑像背后是高等法院(High Court of justiciary),苏格兰的最高刑事法院。

      圣吉尔斯大教堂(St. Giles'Cathedral)是一个苏格兰长老会礼拜场所,也是苏格兰的国家教堂。在世界100个经典教堂名册上圣吉尔斯大教堂占有一席之地,它始建于1120年,后毁于大火,现在所见到的是1385年重修的建筑。它的塔尖酷似苏格兰王冠,在城市的高点都能看到这个标志性的尖顶散发着王者的风范。这座教堂作为爱丁堡的宗教枢纽已经有900年的时间,今天,它有时被看作是全世界长老会的母会。

长老教会(Presbyterian church)是基督更正教的一派,他们的根源是从十六世纪的西欧改革运动开始。长老会的协会起源可以追踪到苏格兰改革,特别是依照由约翰·诺克斯的带领下。由于这背景,长老会一般被发现在英国以前的殖民地,像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印度等等。

这个教派的名字是从希腊文词 “πρεσβύτερος” 就是“长老”之意。

      苏格兰人约翰·诺克斯 (1505年 - 1572年), 在日内瓦学习了加尔文主义, 1560年返回到苏格兰和带领苏格兰教会接受改革。

      长老会即长老宗,也称归正宗。归正宗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以加尔文(Jean Calvin 1509-1564)的宗教思想为依据,亦称加尔文宗,”归正”为经过改革复归正确之意。在英语国家里,该宗因其教政特点又称长老宗。归正宗产生于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与安立甘宗和路德宗并称新教三大主流派别。


       教堂前有白金汉公爵塑像。白金汉公爵(Duke of Buckingham)是英格兰、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爵位名,名称来自英格兰的白金汉郡。历史上有多位白金汉公爵。回来查了很长时间资料,仍不知其何许人也!


      在圣吉尔斯大教堂的西门,道路中间有一个心形图案,名为中洛锡安之心(Heart of Midlothian),标志着被拆除的托博特(监狱)的所在地,当地人常在上面吐口水,表示对从前监狱的蔑视。还有一个传说,认为一个人对心吐口水,注定有一天要返回爱丁堡。


圣吉尔斯大教堂西门。


雕塑下都有名字,可惜我们不熟悉!







      阿盖尔侯爵(Duke of Argyll)是“主教战争”和“英国内战”时期苏格兰长老会誓约派的主要领军人物,与克伦威尔联盟,为推翻查理一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查理二世复辟之后,阿盖尔侯爵因与克伦威尔密谋杀害查理一世而被处决。直到1895年被葬入圣·吉尔斯大教堂的圣·艾里奥斯走廊。




      莱格管风琴,奥地利著名管风琴厂商莱格奥格堡与知名风琴演奏家彼得·赫尔福德以及赫瑞克·伯尼共同研制,风琴的橡木箱则是由爱丁堡艺术家道格拉斯·莱尔德设计的。


      教堂收藏着许多十九世纪中后期著名艺术家们设计的花窗工艺作品,阳光透过这些精美的花窗洒入教堂,美轮美奂。





      蓟花勋章礼拜堂(Thistle Chaple)是苏格兰最重要的骑士团蓟花勋章骑士团的小教堂。这是一个雕刻和绘画很精致的小堂。蓟花勋章骑士团由詹姆斯七世建立于1687年,由君主和16位骑士组成。


      蓟花是苏格兰的国花,蓟花勋章也是苏格兰地区最高等级的骑士勋章,同英格兰最高等级的嘉德勋章和爱尔兰最高顶级的圣帕特里克勋章其名。

      每个蓟花勋章受勋者在教堂都有一个专属位置,位置上饰有受勋者的盾徽,并放有他们的头盔、缀以顶饰与披风。如果受勋者有贵族爵位,在头盔下还会放有表示其身份的冠冕。






      女王陛下自己也是蓟花勋章获得者,因此王室的标志与瓷盘也在此陈列。

蓟花礼拜堂的顶端有非常繁复的雕饰。





蓟花礼拜堂的大门。


       大门旁边精美的浮雕。下面的文字“this chapel was gifted by johm david......”即:这座礼拜堂是乔恩·大卫赠送的......。













      圣吉尔斯大教堂东侧是墨卡特十字座(Mercat Cross),在此宣读皇家法令,以及公布苏格兰选举结果。



      街对面是玛丽金小巷(the real mary king's close)就是爱丁堡地下老城的入口。是世界十大最恐怖的地方之一,隐匿在爱丁堡深处,去过的游客都称赞这里的恐怖之旅值回票价,吓人的程度有口皆碑。这里不像一般的鬼屋故弄玄虚地吓人,而是完全靠自身的“阴气”让人毛骨悚然。据说17世纪的时候,这里还是繁华的贸易之地,后来鼠疫席卷了整个苏格兰,这条小街有六百多人感染上鼠疫,所以小街被彻底封锁,直到2003年,玛丽金街才重新对公众开放。我们不感兴趣,还收费,因此没有进去。


      那些不知道是不是死路的窄巷英文就叫close,从山坡上通过又窄又陡的楼梯延伸出去。据说很多建筑的地下还有很大的空间,彼此连成一片,形成另一个世界。而每条CLOSE里都有故事。我在这里集中介绍一下。













      前面的巷道Advocateˊs Close,能看见远处司各特纪念塔的影像。


PAISLEY CLOSE

左侧有广告“THE RABBIE BURNS”

拉比·彭斯(Rabbie Burns)即《友谊地久天长》的作者罗伯特·彭斯,里面一定有关于他的故事。



LADY STAIR'S CLOSE

      里面有一座“作家博物馆”,介绍了苏格兰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文学家的生平事迹,他们是:《友谊地久天长》的作者罗伯特·彭斯、《金银岛》作者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以及《艾凡赫》的作者瓦尔特·司各特。

      Advocate得名于James Stewart爵士,他是苏格兰第一位首席律师(Advocate),并在这条CLOSE里建筑了住宅。




















十字路口往东看,远处尖顶是The Tron Kirk


顺时针绕圣吉尔斯大教堂走一圈。

       南侧是爱丁堡市议会。




     墨卡特十字座东北侧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铜像。

      美国历史学家阿瑟·赫尔曼(Arthur L. Herman,1956-)所著的《苏格兰——现代世界文明的起点》中说:“How the Scots Invented the Modern World”(苏格兰人如何创造了现代世界)。18世纪,爱丁堡迎来了经验主义哲学家戴维·休谟、自由经济的鼻祖亚当·斯密,以及改良了蒸汽机的詹姆斯·瓦特和欧洲历史小说之父沃尔特·司各特,正是他们引领了苏格兰的启蒙运动,并通过《人性论》、《国富论》等一系列著作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推广到全世界。正基于此,那个曾经贫穷落后的爱丁堡因其思想文化上的繁荣而获得了另一个雅号:北方的雅典。


 

其南侧是纪念消防队Statue of James Braidwood的雕像。


      返回乔治四世桥(George IV Bridge),沿街向南行。向北拍,远处是银行街另一端的巴洛克式的苏格兰银行总部。


       苏格兰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Scotland)创立于1689年。


对面是图书馆(Central Library)。


      大象咖啡馆(The Elephant House)成立于1995年,是爱丁堡最好的咖啡厅之一。 就是著名女作家J.K.罗琳的咖啡馆,宣称是哈利波特的出生地,很多哈迷专程来此参观和消费。



卫生间的涂鸦是必须的环节






忠狗纪念碑(Greyfriars Bobby Memoral Statue)

      波比(Bobby)是一只灰毛的苏格兰猎犬,主人是19世纪中期的一位普通的牧羊老人约翰·格瑞(John Gray)。每个星期三约翰都会带着波比去爱丁堡的集市做买卖,然后到特雷尔酒吧吃午餐。酒吧里的人们都喜欢波比,每次酒吧老板特雷尔先生都会给它一个甜面包。在1858年老约翰不幸去世了,他被埋葬在格瑞范尔教堂的墓园里。就在葬礼后的第三天中午,波比突然独自出现在特雷尔酒吧,它显得疲惫、忧伤且浑身脏兮兮的。特雷尔可怜它,照例给了波比一个甜面包。波比感激的冲着特雷尔摇了摇尾巴然后叼着面包低头跑开了。从此每天中午波比都会出现在酒吧里,每一次都是低着头叼着面包离开。好奇的特雷尔跟踪波比来到了墓园,结果发现波比正趴在主人的墓碑旁吃那个甜面包。原来主人虽然去世但波比不愿离开相依为命的老约翰,它每天就趴在那儿为主人守墓,只有下大雨时才会到教堂边上躲一下,而它所有的食物来源就是特雷尔给的那块面包。人们被这条狗的行为所感动,很多人试图收养它,或试着将它带离墓园,但波比拒绝离开。在经历了漫长的14年后的1872年的某一天,人们发现波比死在了主人的墓园上,在此波比整整陪伴了它的主人十四个年头,风雨无阻。  这个故事感动了周围的人们,感动了爱丁堡,感动了苏格兰,市议院破例为小狗波比颁发了义犬波比的证书,破例将波比埋在了教堂其主人的墓旁,并建了雕像来纪念它这只忠义的小狗。

时值五月上旬,爱丁堡气温很低,我已经是全副武装了!


      格莱菲教堂(Greyfriars Kirk)建成于1620年,1638年,表明苏格兰教会独立决心的《民族圣约》在这里签订,许多在圣约上签字的人后来都被拉到格拉斯广场处决了。教堂的院子埋葬了很多苏格兰名人。


波比(Bobby)也埋葬在这里。


      原路返回,向东转是Chambers St。苏格兰国立博物馆在这条街上。


到South Bgidge向北走,返回大十字路口。

路口的这座建筑是(The Inn On The Mile)

      The Tron Kirk是爱丁堡的一所教区教堂,现在已经停止使用。教堂建于17世纪,在1952年最终停止使用。后来有一段时间内,曾经有游客信息中心使用。现在改为小型市场。

      向东一直走到突出处,是约翰·诺克斯的故居。


童年博物馆(Museum of Childhood)


      约翰·诺克斯故居(John Knox House)传说是苏格兰的宗教改革家约翰·诺克斯的故居。建筑初建于15世纪末期,现在由苏格兰国教会管理。故居现在由苏格兰生活故事博物馆使用,可以参观。


      经过约翰·诺克斯故居后的十字路口(北侧:圣玛丽街,南侧:杰弗里街),是过去城市的边界。此处从前曾有城门,早已拆除,最近重修的Netherbow剧场属于苏格兰长老会,设有苏格兰故事中心。1513年,英格兰在弗洛登战役战胜苏格兰后,环绕爱丁堡的城墙就称为弗洛登城墙(Flodden Wall),一些段落仍然保存。位于圣玛丽街拐角处的世界尽头酒吧(World's End),就得名于此处曾是爱丁堡的边界。


过了十字路口,便是修士门(Canongate)。它继续下坡经过moray House(现在是爱丁堡大学教育学院),旧修士门监狱(Canongate Tolbooth),修士门教堂(Kirk of the Canongate)和新苏格兰议会大厦。1856年以前,修士门不仅是街名,还是周围城墙外独立市镇的名称。

      旧修士门监狱(Canongate Tolbooth),现在称为“人的故事展览馆”(People's Story Museum)。展示着过去的200年一般老百姓在爱丁堡的生活。建筑物外的时钟是一个现代替代品,它可不是17世纪的产物。

      修士门教堂(Kirk of the Canongate)建于1688年,完成于1691年。规模虽小,但有自己的建筑特色。教堂后还有一片墓地。2011年7月30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外孙女Zara Phillips在此举办婚礼。



      门外路边是18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费格生(Robert Fergusson,1750-1774)的雕像。这位诗人年仅24岁便英年早逝,死后葬在这个小教堂中。他的诗对比他小九岁的苏格兰民族诗人、浪漫主义运动先驱罗伯特·彭斯产生过很大影响,现在教堂庭院里的费格生墓碑就是彭斯为他重建的。


      对面是爱丁堡博物馆(Museum of Edinburch)是一个免费的,较小的博物馆。主要是介绍当年老城中手工业的一些情况。













      新苏格兰议会大厦(Scottish Parliament Building)布局极其现代,如同一系列的卵形结构连接而成,但它们彼此关联又如同一群“停驻港湾的船只”。由加泰罗尼亚建筑家恩里克·米拉列斯(Enric Miralles,1955-2000)在临去世前设计,建于1999-2004年,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筑师运用了多种建材,包括大量的玻璃、混凝土,配以苏格兰独有的橡树、岩石等,其中最醒目的装饰细节就是于不规则的门窗上排以橡树木条,感觉像竹子,多了一点东方禅味,却让整栋建筑显得有点笨重。建筑由多个不同几何形状的结构拼贴而成,不同角度自有不同领略,它更像有机的植物,在四处生长,甚至有点杂乱无章,唯有爬上附近的山坡,才愿意静止下来。原来由鸟瞰角度看,建筑如苏格兰的国徽。

       窗外的遮阳板造型独特,被人戏称为吹风机,而米拉列斯的遗孀(意大利建筑家)在建筑落成后则将它解释为拉到一边的窗帘。










大厦内部。






      前卫大胆的议会大厦就这样坐落在传统街巷间古典端正的的宫殿旁。如多个名建筑,悉尼歌剧院、巴黎新歌剧院等,苏格兰议会大厦也是一个严重超预算的项目,工程总投资四亿多英镑,超预算十多倍,引发颇多争议。如何评判这一建筑,和悉尼歌剧院一样留给时间吧。

Abbey Strand这是一段前往荷里路德宫的短街。南侧有女王美术馆和詹姆斯四世所建的荷里路德宫门楼,墙上有詹姆斯四世的徽章。

      女王美术馆(The Queens Gallery),实际是荷里路德宫游客服务中心。门票分皇宫和女王画廊两部分。可以一起买或只参观宫殿,我们只参观宫殿。


两扇门上有我们熟悉的皇家标识。




      荷里路德宫(The Palace of Holyroodhouse)又称圣十字宫它得名于圣十字修道院,传说12世纪时,大卫一世在此打猎,遇到狂鹿袭击,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在他的面前出现了金光闪闪的圣十字架,使他化险为夷,于是他下令在这里建造了圣十字修道院。1500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把修道院的客房改为王宫。


       荷里路德宫的围墙大门(正门),柱子上的皇家标志雕塑(左狮子右独角兽),荷里路德宫的铁艺围栏,设计的精湛大方,具有皇家风范。


从左边侧门进去。


      荷里路德宫正立面。荷里路德宫的屋顶,呈王冠状,王冠的下面镶嵌了一座计时的大钟。


      在荷里路德宫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建于1859年复制

16世纪林利斯戈宫(Linlithgow Palace)的一座旧喷泉。喷泉,精美的人物造型和植物花卉,令人赞不绝口。


      庭院西北角有个弧形屏风,前面矗立着英王爱德华七世(Edward)的雕像。这尊雕像由他的儿子乔治五世于1922年亲自揭幕。


      宫殿西北角的塔楼为苏格兰的詹姆斯五世于1528-1536年请人修建,算是荷里路德宫保存至今的建筑中较古老的部分。因为1543年亨利八世强行要求当时只有1岁的苏格兰公主玛丽嫁给他6岁的儿子爱德华,导致英格兰与苏格兰之间爆发了事后被沃尔特·司各特称为“粗暴求婚”的八年战争,1544年简·西摩(爱德华的母亲)的大哥赫特福德伯爵(Edward Seymour,1500-1552)洗劫并火烧了荷里路德宫,只有这部分得以幸存。


1561-1567年玛丽女王曾住在这座塔中,因此在塔外留下了她母亲和父亲的盾徽。左边的MR是Maria Regina的缩写,代表玛丽的母亲吉斯的玛丽(Mary of Guise,1515-1560);右边的IR是Jacobus Rex(古拉丁语中J也写成I)的缩写,代表玛丽的父亲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





      大规模重建始于1671年,由苏格兰古典主义建筑家威廉·布鲁斯(William Bruce,1630-1710)担纲设计,他是首位将帕拉第奥式建筑形式带到苏格兰的建筑家,其在苏格兰的地位相当于英格兰的克里斯多佛·雷恩。。新建的西南塔与原有的西北塔造型对称。1678年,70米见方的四面围合建筑完工。正门朝西,两侧是多立克式双柱,正上方为苏格兰盾徽。


      从西门进去是个四方形的庭院,三层壁柱由下至上分别为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模仿了古罗马竞技场的柱式使用方式。


      从右手边的一个小门进去有一个小房间

      旁边是个大楼梯,较低的墙面上挂着四幅布鲁塞尔挂毯,均制作于16世纪晚期,描绘的是古希腊神话故事。挂毯上方是意大利画家Lattanzio Gambara(1530-1574)为布雷西亚的一座宫殿绘制的壁画残片,题材取自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



      开始从等待室、会客厅、餐厅、宴宾厅到书房、卧室,最后到达玛丽女王的塔楼,内在的奢华气质令人惊叹。房顶上的浮雕、墙壁上的挂毯、国王的画像、木质的家具、银质的餐具,每一件都是艺术珍品。由于不能拍照,毕竟是偷拍,难免不清晰,而且,回来搞不清照片是哪里。

      上楼向东首先进入的是王座厅。1822年,乔治四世成为詹姆斯一世(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之后的二百多年里首位访问苏格兰的不列颠君主。他当时就是在这个房间接见苏格兰贵族的。如今顶头的两把王座是乔治五世1911年订制的。


晚客厅。


      早客厅的壁炉前还立了一块小型挂毯,目的是防止壁炉的热气直接烤到靠近壁炉的人。壁炉上方镶着一幅圆形的油画,是荷兰黄金时代画家Jacob de Wet II(1641-1697)绘制的《河中沐浴》。由建筑家威廉·布鲁斯于1673年亲自挑选用来装饰这个壁炉。后来维多利亚女王住到这里时,这幅裸体画被认为对女王不敬而临时制作了一块镜子把它遮住。屋内的家具也十分名贵,均为爱丁堡最顶级的家具作坊于1740年制作,全部为胡桃木外加精美的羊毛刺绣。

      绕到建筑东翼是国王的卧室,房间内最显眼的就是这张带红色帷幔的大床。它1684年就在这个宫殿里了,以前并非国王御榻,而是一度住在这里的汉密尔顿公爵(William Hamilton,1634-1694)订制。汉密尔顿公爵被王室指定为世袭的荷里路德宫总管,因此是可以住在这里的,尤其是那段时间国王根本就不到苏格兰来,这里俨然成了汉密尔顿公爵府。

      壁炉上方也是荷兰画家Jacob de Wet II的一幅油画,描绘的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小时候徒手掐死前来害他的毒蛇的故事。


      屋顶中间的油画亦由这位荷兰画家完成,仍然以赫拉克勒斯为主题,描绘的是他被封神后升入奥林匹斯山与众神相聚。这两幅画意在将国王比喻成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是装饰者有意讨好国王的设计。天顶画周围的雕花同样华丽,全是象征苏格兰的蓟花图案。


      卧室旁边还有个衣帽间,里面摆着几样乐器,是国王宽衣放松的地方。设有精心细致的灰泥天花板,可爱的布鲁塞尔挂毯和精品家具。

      北翼是一间完全贯通的大画廊,它是荷里路德宫里最大的房间,最值得一看的是画廊中的11幅苏格兰历代国王画像,但并非以国王为模特绘制,而是出于17世纪一位丹麦画家之手。

      转到西北角的塔楼,1561-1567年玛丽女王曾住在这里,这个是前厅。


      往里走就是女王卧室,木质屋顶上与塔楼外墙一样都有代表玛丽母亲的MR和代表玛丽父亲的IR标志,此外还有代表玛丽首任丈夫法王弗朗索瓦二世的盾徽。1565年玛丽嫁给达恩利后仍然住在这里。


      顺着一条略显狭窄的楼梯还能到达三层,这里是玛丽女王接待客人的地方。据说女王曾在此接见过倡导宗教改革的约翰·诺克斯。


      再转到西翼,它以前属于王后套房,19世纪被装修成苏格兰亚当兄弟创造的新古典主义内饰风格后改做皇家宴会厅。现任的英国女王H.M. 每年夏天都会在荷里路德宫待上一周,在这个美丽的餐厅宴请宾客。


      玛丽·斯图亚特(1542-1587)被认为是当时最美丽且最富才华的女人,据史料记载,她有着37厘米的纤纤细腰,通晓6国语言,会弹奏多钟乐器,且对音乐、绘画及诗词歌赋有着极高鉴赏力。

       玛丽出生6天后便即位苏格兰女王,16岁嫁给法国王子,17岁成为法国王后,两年后丈夫去世,回到苏格兰亲政。

      玛丽信奉天主教,为苏格兰贵族和加尔文教徒所不容,1567年被废黜,次年逃入英格兰,其表亲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认为其预谋染指英格兰王位,将其软禁18年,最终以谋反罪被送上断头台,由此,她也就成了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在断头台上殒命的帝王。

      玛丽女王的政治生涯跌宕,情感生活也非常坎坷,她曾先后有过3次婚姻。

      第一次婚姻,丈夫英年早逝,后两次婚姻都不圆满,而这后两次的婚姻大礼都是在荷里路德宫举行的。

       此外,深得玛丽女王宠幸的私人秘书大卫·里奇奥,就是在这座宫殿,在女王的眼皮底下被她的第二任丈夫伙同反叛的贵族团体所刺56刀而死。现在这里还立着一块指示牌。

      宫中收藏的这幅油画描绘的正是达恩雷杀死大卫.里西奥的血腥场景, 被人拉住的是玛丽女王。


皇室有关的照片。温馨的背后,竟藏着如此血腥!





      圣十字修道院(Holyrood Abbey)依然存在,紧紧地依靠着王宫,比起光鲜的宫殿,它只剩下了残垣(在英国许多城堡和教堂都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征战中被毁),宴会厅的窗外就是修道院残破的拱廊,那里更能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据说修道院修复过多次,但是每次都半途而废,也许女王希望它就以这样自然的面貌存在着,随时随时诉述着历史。

一侧的走廊保存完好。



走廊里石墙上有一个墓碑,上面几行诗:

        "圣徒召唤一个准备好的灵魂, 

        在那短短路途上,

        她是一只飞翔的雨燕,

         当她闭上了眼睛时,

         她见到了她的上帝" ……

         日期标示都是几百年前了,她(他)是谁呢?

修道院已经没有穹顶。另一侧的走廊只剩下两根残破的柱子。





地上粗粝的石子,摇摇欲坠的山墙。石块上模模糊糊的字迹 ……

       是什么人在这里留下这么多遗迹?看得出这里曾经是一座讲究的建筑,但为什么任由它破败至此?这个遗迹要告诉人们什么呢?






门德尔松的《苏格兰交响曲》就是在这里获得的创作灵感。1829年,年轻的门德尔松应伦敦爱乐协会之邀赴英伦,游历苏格兰时于此触发了才思。

他在信札中写道:

“日近黄昏时,我来到荷里路德堡,玛丽女王居住、恋爱的地方。那里值得一看的是爬上迂回的楼梯后,可看到一间小屋。当年追踪者爬上楼梯,在这里发现里奇奥,硬将他从屋里拖出,在隔了3个房间的拐角处将其杀死。四周的东西已经朽坏了,从中还可以看见蓝色的天空。没有色彩,破旧不堪。却掩盖不住这里昔日的恢弘和大气。也透出浓浓的一股阴气。我今天就在这间古老的房子里,找到了《苏格兰交响曲》的灵感。”

      从这张图可以想象一下当年的辉煌,苏格兰的詹姆斯二世和大不列颠的查理一世都曾在这里举行加冕礼。詹姆斯二世、三世、四世的婚礼也在此举行。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命将这里变成一片废墟。如今,只有中殿的部分残垣断壁还略有保留,十字翼、唱诗班席位区、牧师会礼堂和回廊等都已不见踪影。


爱丁堡荷里路德公园(Holyroodhouse)

最后就是花园草坪,围着荷里路德宫漫步一圈,感受英国皇家园林艺术,院内的草坪巧妙的与院外的风景融为一体。

东面的地上还能看到修道院唱诗班席位区的遗迹。



      公园后一个状如狮子的死火山,山顶被称为亚瑟王宝座(Arthur's Seat),其高度为186米。




      宫外的这座两层楼的小房子被称为“玛丽女王的浴室”(Queen Mary’s Bath House)。其实当年里边是否有浴池, 至今不知。




今日参观内容圆满完成,下面徒步2公里回旅店。


      到旅店后,出来吃晚饭,剧场正好中场休息,进剧场参观了一下。


      最后,回旅店休息。从早晨5:30到晚上9:30,共16小时。全凭双脚丈量爱丁堡。庆幸70多岁的我们有如此好的体力!真心感谢我的老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