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祖陵是我国唯一依湖傍水的帝王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位于今天淮河和洪泽湖交一汇处。公元1368年,朱元璋一统天下以后,命太子朱标修建泗州祖陵,本想光宗耀祖,没想到祖陵竟沉入湖底300多年,使其成为全国唯一的水下皇陵。直到1963年明祖陵才得以重见天日。朱元璋为什么要将祖宗的陵墓建在如此低洼的地方,最终导致祖陵被淹呢? 据资料介绍,朱元璋祖居江苏省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元朝元年,朱元璋的祖父为躲避元代繁重的赋役,率领全家迁居到安徽泗州城北。传说一个道士路过此处杨家墩,对其祖父说:“葬于此处,后代可出天子。”十年后,祖父病死,朱元璋的父亲如道士所言,将其葬于杨家墩。公元1352年,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 公元1368年,朱元璋一统天下、建立明朝,为感激祖宗的恩德,便决定修建祖陵。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标,带领文武群臣和工匠,到泗州城北杨家墩,开始修建祖陵。经过28年,耗费大量资金,到公元1413年陵墓全部修建成功。明祖陵的修建,前后历时近30年。 据史料记载,明祖陵坐落在洪泽湖西畔的淮河入湖处,建筑规模浩大、极其壮观。由于明祖陵位于有着“九岗十八洼”的丘岗之地,连年遭受水患,历代明朝皇帝都要对其增修堤防。由于淮河中、下游连年洪水泛滥,祖陵不断遭受水患。公元1680年,明祖陵被特大洪水淹没,明祖陵和泗州古城一起被沦入洪泽湖中。 经过湖水长期的浸蚀和冲击,坟丘已被荡平,原有殿宇建筑和城垣倒塌,石刻全部倒伏在地。没于湖水的明祖陵,数百年间无人知晓,渐渐被人们遗忘了。直到1963年,洪泽湖遇特大干旱,水位下降厉害,湖里的石马、雄狮等雕像露出了地表,其中有倒在泥水中的20对石象生,在地下沉睡将近300年的明祖陵外城墙终于重见天日,引起考古界的巨大震动。 大水塘下隐约露出的几个拱形门,那是墓穴,当中是朱元璋的祖父母,两旁则是曾祖、高祖。而朱元璋的祖父母则葬在离此不远的高埂上。历史上很多皇陵要么在战乱中遭到破坏,要么就是被盗墓贼光顾。而明祖陵因为常年累月埋在水底,所以保存完好。 据专家估计,地宫内的文物包括诏书、衣饰和各类殉葬品,价值之大难以估量,为了保护地宫甬道和拱门下的文物不被氧化风化,考古部门决定暂时不发掘明祖陵,向地宫中注水保持地宫内外湿度一致,明祖陵地宫甬道和拱门又重归水下。如今,地宫依然完好封存于景区内的月牙形水塘。水位下降的时候就会露出地宫入口的拱门和甬道。然而一水之隔,却成了至今困扰史学家的谜团。 |
|
来自: 昵称55301288 > 《浏览器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