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参佛、赏月、游西湖,是杭州必行。明人张岱是这样赏湖的:坐上罩着薄幔的船,烧起茶炉,纯白茶具。船上皆好友,不带家眷仆人,夜游西湖。直到东方发白,在荷花香气中入睡。这种风雅被杭州人变成“四季游览诗”:春天青芝坞探梅,虎跑泉试茶,白堤看新柳、苏堤看桃花;夏天西溪湿地泛舟,听取蛙声蝉鸣,莫干山避暑,曲院赏荷;秋天宝石山赏月,五月山赏枫,六和塔观潮涌;冬天上天竺听禅,南屏山听钟,灵隐寺听雪,云溪坞听风。 真是既风雅又平常。这种迷人的情调让杭州在城市中独立了出来,找不出任何一座城市如它一样美学丰满,情谊十足。它培养了这样一些人:讲究生活品质,擅长写意美学,在自然中探索城市的可能性,物质的充足和心性的平静同样重要。 永福寺,大家听来,和旁边烟火袅袅香客不绝的灵隐寺不似有名。同由东晋慧理禅师开山的永福禅寺显得遗世而独立,即便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若不留意,也不会发现山林之中还有此秘境。与传统佛寺不同,永福寺不设供奉香烛的烛台。少了烟雾缭绕,少了往来磕头的善男信女,更多了一份本真。佛教的本意并非烧香拜佛,在一片宁静中冥思静养的永福寺便是这样吸引了另一批拜访之人。 有人赞它是杭州最美的寺庙。身在永福寺景中游,就像来到了一个晋朝时的皇家园林。重修古寺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山林中的生态景观,设计者打破了历代寺庙依“中轴线”而建的传统,让佛殿禅院随意地散落于山间,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每个寺庙都有它独特的气质,一个资深的大知客总结的准确又幽默:永福寺的和尚,是和尚中的文艺青年。据说这里的方丈月真大师出家之前曾主修艺术、深谙水墨之美,这片寺庙的规划和翻新都是由他亲自监建。在永福寺中还有一片四亩光景的福泉茶园,茶叶从种植、采摘、干燥到炒制的过程都有僧侣负责。天气好时,很容易看到一行僧人带着竹笠去采茶。 怎么去永福寺。从灵隐寺出来继续往上,便是永福寺。两寺相依,热闹度却相差很多。便正是如此,永福寺却反而多了一些山间归隐之意味,多了一点可以让人静心观赏的留白和隽永。茶园、佛舍、山泉、青石,每一样景色都是静悄悄,连空气似乎都更多了惊喜。 永福寺的斋饭很好吃,如果临近中午,可以在这里用餐,还有臭豆腐不可错过,是杭州最著名的特色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