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 清幽,永福寺

 昵称45109175 2023-09-12 发布于浙江

杭州,是一个曼妙的城市,这里有梦里水乡,有水光潋滟的西湖,有逶迤连绵的山峦……走在杭州的街头,时刻可以感受到一股灵气。

白居易说,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唐诗宋词,写不尽的江南美,大多在杭州。杭州美,不仅美在景,还有寺。

古时这里素有“寺庙佛国之称”,可见寺庙之多,而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道灵隐寺,却不知在灵隐西侧的石笋峰下,郁郁葱葱的山林中,深藏着的永福寺。

相较于灵隐寺的游人如织,永福寺静寂清幽,走进它的这一段山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而这份清静,只怕灵隐寺再难拥有,若要说隐,似乎永福寺才是那仙灵所隐之处。

这里的清静,远不是视觉上的,还有心灵上的感触。一个人走在山间,曲径通幽处,有种“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寂。唯有风中偶尔飘来的一声钟响,打破了这沉寂的气氛。

越往山的深处走,越安静,在这自然的宁静中,寺庙也显得禅境幽幽。一股山泉从山上往下缓缓流淌,声音轻轻的,脆脆的。最喜这山间泉水声,潺潺流水,幽幽水韵,声声怡人,犹如梵音袅袅。

寺再深,有水则灵。永福寺的寺庙,不是集中建在一起,而是自然而然地错落分布在山间,恰被这股山泉蜿蜒萦绕,朝夕润泽。从一个寺庙到另一个寺庙,一路走走停停,随时可与山泉亲近,伸手嬉水或捧一口泉水尝尝,感受这山泉的清冽甘醇,清澈明净,令人心神愉悦。

与相邻的灵隐寺不同,永福寺的寺庙独有特色,一座寺庙一个独家小院,庙与庙之间是蜿蜒曲折的小径相连接。沿着石阶一路往山上走,竹影映照青苔上,蜿蜒深处的寺庙,房顶黛瓦以及墙角布满了青苔,几分悠然与宁静,又几分清冷与孤寂。

可青苔的美,正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清冷与孤寂,喜欢生长在幽僻处,也恰映了寺庙的禅意,避世而居,幽然自在。青苔与寺,彼此相互映衬,最是有味可品。

时下正清秋,山林中依然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尚未一丝秋意。似乎山里的秋天来得有些慢,但山里的雨,却是说来就来。走着走着,突然一阵雨就飘下来,哗哗啦啦,稀稀疏疏,看是偶然,却又来得那么及时。大地消了暮夏的炎热,送来秋的清凉,有了这股凉意,即使走在雨中,也是惬意安逸。

手里撑着的一把伞,前一秒遮阳,后一秒挡雨。所幸有了这把伞,才可继续悠哉悠哉,游走在永福寺,感受雨中不一样的山林与寺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被雨淋过的山林,褪去噪,多了一份静。漫走在林间,若没有雨落在脚下泛起的三两圈涟漪,打破这湿漉漉的静幽,恍若时间静止。被雨冲洗过的树木与寺庙,像被染了色,树叶绿得通透,寺庙清新素雅,一时分辨不出是景还是画。

雨中的寺院,朦朦胧胧,被雨水点缀显得愈加古老而神秘,又给人无限的宁静与安详。坐在寺院的门檐下,看雨顺着房檐往下滴,仿佛落进了时光里,岁月与光阴重叠,一种时光交错的感觉。

思绪伴雨纷飞,天地间一片素净,处在这般清幽寂静中,适合静静的聆听,听雨簌簌而下,涓涓而流。纳兰性德词,“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浅浅喜,静静听,雨知道一切,它只是不说。

落雨不言,你自不必言,光阴薄凉,可深可浅。雨会抚慰你内心的脆弱,也会帮你把纷杂繁芜的念头洗涤干净。

同样是雨,落在江南就不一样,江南的雨有一种空灵,人在雨中,不自觉就进入了清修的雨境。仿佛这场雨也洗去了世间尘埃,萧雨兼风人自静,处在江南的雨里,恍若回到梦中初见的样子,虽然染着岁月的颜色。

不期而遇一场秋雨,淋出深深浅浅的心绪,留给光阴,也留给自己。秋天是多思的季节,也是情愫饱满的季节,走在山林间难免遐思漫想,丝丝缕缕,都是生命的底色。

听雨,最美不过寺里,访寺,最美不过雨天。想来,该是多么的幸运,恰遇一场秋雨,才有幸感受雨中寺院的清幽,宁静,空灵。一路所遇的山林野趣,所得的一份悠然自在,或许便是佛赐予的福气。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