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发明了中医?中医内核是什么?

 笨鳥先飛龍 2019-03-31

作者/李卫东

近日,朋友给我推荐一本书:“有一本好书,对你非常有用,尤其对中医的认识很开悟!”

说实在的,近些年来图书市场混乱,只要识字的都可以写书,很难寻到可以打动人、吸引人的书,尤其中医出版物更是良莠不齐,鱼龙混珠。懒得买书,碍于面子,网上按图索骥,书名是《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一看书名,心中就拒之千里。作者是历史学博士,又没有医学背景,写出的书与中医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网上漫不经心的,一目十行地浏览起来,渐渐地被书中内容所吸引,开始细细的读起来。因为深圳市书店尚无出售,所以,当时网上够得此书。两日内一气呵成读完此书。

正是因为此书作者是历史学博士,是研究史前文明、外星生命的专家。恰恰是从他那个视角诠释了中医的起源以及中医的内核性的东西。这对于目前中医学习、研究以及临床都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东西。值得认真一读!

尽管书中言语有些辛辣,部分内容有些耸人听闻,某些专业上的术语与专业人士理解相差甚远,只要我们怀着包容的心态,从里面一定能够汲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现摘取部分文字,以供同道先睹为快!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李卫东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传统医学界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中医现代化。

什么是“中医现代化”呢?说白了,就是用西医学、或其它现代科学成果来解释、证明、发展中医,其中包括理论的现代化,也包括方法的现代化。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让中医去钻已经成形的套套,钻进去的部分就是科学,钻不进去的部分就是非科学。这是强盗打劫,不是科学研究。

我们认为,“中医现代化”是一个方向性错误。

事实上,中医学的存在价值根本用不着西医来证明,因为西医没有这个资格。早在现代科学产生的几千年前,中医就是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在人类医学史上,最有发言权的不是西医,而是中医。目前科学不能证明中医,其错不在中医,这个现象也无法说明中医不科学,因此无损中医的清誉。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中医学与现代科学根本就是两回事,从基本理论到实践方法,二者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相反,中医可以包含现代科学,而现代科学简单、明快的原则却无法涵盖中医学,它们是对立的,没有可融性。

事到如今,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承认:中医就是不科学!

千万不要再搞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现代化,是彻头彻尾的投降主义,它的未来是消灭中医,而不是发展中医。

目前所有的事实都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医要发展,必须要反科学,千万不能被科学吓倒,必须对所谓科学的结论大胆怀疑。同时我们要反对那些打着科学旗号的不科学态度,这些人在中医理论的研究中,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将科学定义为唯一正确的做法,本身就不是科学,甚至可以说是某些人的别有用心。

那么科学究竟是什么呢?其实科学最根本的是方法,不论有多么高深的理论,最终也要用方法加以实现。但几乎很少有人知道,所谓的现代科学方法,它的核心就是逻辑。而逻辑又是什么呢?

你查任何一本辞书,得到的解释都差不多:逻辑就是思维的形式和规律。

因此,我们呼唤对科学的正确态度,反对将科学当棒使、当刀砍的做法。世界是无限的,逻辑方法只是一种方法而已,在大千世界里肯定存在其他方法。

用这种态度来看待目前中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冲突,我们就可以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中医是用另一类方法,是从另一类角度对生命的切入,我们不能因为它与现代科学有冲突,就彻底否定它的价值。

综合这些观点,大约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内经》的成书时间与中医理论形成的时间是两回事;二是《黄帝内经》是一部集纳本,而绝非原著,是战国到汉代期间,许多人整理上古医书的结果,但在整理的过程中,有些医学家将自己对古医书的理解加进去,形成目前《内经》文风不统一的事实。

既然《内经》是集纳本,也就是说在此以前应该有大量原始的医书存在,可这些医书又在哪里呢?

——谁发明了中医?

好啦!让我们来推测一下中医的起源吧: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曾经出现过高度发达的文明,根据世界各民族早期神话记载,这次文明起源于神的教导,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人类的第一代文明。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史前文明是存在的。

突然,天地之间发生了一场来历不明的大洪水,近千米高的浪涛吞没了平原、谷地上的一切生灵,只有少数人在荒凉的高原或高山顶上幸免于难,此前人类拥有的一切文明都毁于这场洪水,包括医学。

洪水退去,幸存的人类从高山走下平原,他们在往日的废墟上找到了许多遗留下来的文明成果,当然也包括医学。但幸存的人类并非洪水前的精英,他们是一些比较落后的牧羊人,本身并没有多少文化。因此,尽管他们找到了以前高深的医学,由于理解不了,也无法实际应用。但病魔并不体谅人类的苦衷,在洪水过后的废墟上,它们四处为虐,侵蚀着这些幸存者的生命,人类面临又一次的毁灭。

创造过洪水前高度发达文明而又已经离去的“神”(天地分离中的天),不忍心看着人类毁于病魔,不得不再一次光临地球,向被病魔折磨的人类传授医学知识,讲授人体生命结构形式。那些洪水幸存者——以山为名的部落派遣最精明的人,向这些神学习医学,并将这些知识用口传历史的方式记录下来。

又过了若干年,人类开始有了自己的文字,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记忆中的知识笔录下来,然后经过汇总,最后形成了两部书——《易经》和《黄帝内经》(当时这两部书有无数版本,分别属于不同的部落),它们都是关于人类生命的最高认识,《易经》是人体生命结构的符号模式,《黄帝内经》则是这套符号模式的理论解释和实际操作。

以上假设,是一个合理的推论,它是目前中医起源问题上的全新观点。让我们试着用此观点去解决中医起源中的相关问题。

我们有一个观点:人类历史上存在两个文明体系,一个是史前文明体系,它的来源正在进一步研究当中;另一个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习惯上我们将它称为物质文明。这两个文明体系,在对世界的基本认识上差别很大,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和我们自己。由于基本认识的不同,所采取的改造世界的方法、手段也不同。中医学是史前文明的医学体系,而西医学则属于物质文明的医学体系。

----人类有两套生命系统

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面,确实有一个另外的生命存在,我们只是它的工具,只是它的载体,只是它的奴隶而已。这个生命,远古的时候人们将它称为灵魂,而在中医里,则将它称为“藏象”。

现代研究者对藏象一词的理解就是错误的,虽然这个错误很小,但类似的错误累积起来,最终的结果就是中医事业的停滞。

在藏与象的关系中,我们要用藏来确定象,而不能反过来用象来确定藏。现在许多学者将中医“藏象”直接等同于人体的解剖生理系统,部分原因是他们用“象”来确定藏。

藏象首先是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却与已知的人体解剖生理系统不一样,它的功能比解剖五脏要大。由于这个系统不可实证,看不见、摸不着,故而古人将其称为“藏”,意思是藏匿在解剖五脏背后的系统。

我们初步可以这样来定义:藏象是有别于现代解剖学的人体生理系统,即藏象是另类人体生理系统。如果我们将解剖生理系统称之为人的第一生理系统的话,那么中医藏象就应该是人体的第二生理系统,而且它是个完全独立的生理系统。

说得再直接一些,“藏象”指的是潜藏在我们身体内部的另一种生命系统,因为这种生命是以五藏为其核心,而且最大特点是无形无证,故而称其为“藏”,当它与我们解剖形体发生作用时,那就是象。

如果我们要对中医学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那么只好说:中医就像正在放映的电影。电影需要三个东西来组成,放映机、屏幕、电影画面。屏幕上出现的是画面,但画面不能自然产生,它是由放映机投射出去的影子,它不是电影胶片,也不是拍摄电影时的实物原型,它是放映机工作状态的一种表现。放映机才是电影的核心,它控制画面产生的质量,同时也决定屏幕接受画面的效果。

中医的“藏”就是放映机,它就是人体的第二生理系统。中医的“象”类似电影的画面,它是“藏”工作状态的反映。屏幕就像是人的解剖生理系统,但它不能代表放映机,只能作为电影画面的载体。

所以,中医的藏象有两层含义:对于五藏而言,解剖五脏就是象;对于整个第二生理系统而言,形体解剖上的一切生命表现都是象,即我们有形的人都是第二生理系统的工作状态的“象”,当“象”好的时候,我们就健康,但此地的健康并不简单指解剖器官的健康,而是指第二生理系统的健康。

虽然“五藏”与“五脏”同名,但这两个词在本意上与现代解剖学上的五脏却不同义,这一点读者们必须切记。

通过我们的分析,藏象系统的内容如下:五藏、阴阳、五行、经络。在藏象的四项内容中,阴阳是一个理论框架,并不表现为某种组织结构,五行只是藏象的关系图谱,也不表现为组织结构。这样一来,真正构成藏象的核心只有两项,即五藏与经络。

这个系统,是个相对独立的生理系统。它依赖于人体解剖五脏,但又独立于解剖五脏,它既包含了解剖五脏的生理功能,又大于解剖五脏的生理功能。它虽然仅涉及五藏,但又通过五藏的运行及经络调控着人体全身的功能。

这个系统十分简单,比我们已知的解剖生理系统要简单得多,它只包括五藏与经络。但简单的系统却是高效的,这个系统蕴藏着无限的能量,中医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调动这个系统的能量来治愈疾病,人体特异功能也是这个系统能量的外在表现形式,一切宗教的目的和方法,也在于开发、利用这个系统中的能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