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主与大臣》| 曲飞工作室解读

 昵称52221680 2019-03-31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白彬菊是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注研究清代档案,特别是满文档案,被著名汉学家魏斐德誉为西方最熟悉清朝中央档案的学者。

关于本书

本书探寻了清代中后期中国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军机处的由来、运作方式,以及历史影响。作者利用台北和北京所藏汉文与满文档案,采用内外朝的分析框架,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清中期的军机处。

核心内容

军机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根本就不是正式的政府部门,但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班子,竟总揽军政大权将近两百年,成为18世纪中期以后大清事实上的最高领导机构。了解军机处的来龙去脉和运作方式,才能真正弄懂清朝皇帝与大臣之间“权力的游戏”,甚至看到中国帝制时代的权力博弈脉络。

军机处把原本属于外朝的权力转移到由皇帝直接掌控的内廷,它的高效性、保密性、专业性,提升了清代的行政效率。军机处的意见会极大地影响皇帝。但毕竟最终决策权,以及军机大臣的任免权,还是牢牢抓在皇帝本人手里,所以军机处总体来说还是加强,而不是限制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要为你解读的书是《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

说起“军机处”,你可能并不陌生,很多清朝题材的影视剧里,都能听见这个名字,它给人的印象是:这是一个由皇帝亲自领导的机要部门,是清政府的权力中枢,而“军机大臣”更是位高权重,仿佛是百官之首。

而如果今天你去北京故宫游览,会发现军机处值房只不过是一间不太起眼的小屋,在乾清门边上,看起来一点不像是大机关衙门的样子,跟人的直观印象形成了很大反差。

事实也正是这样,“军机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根本就不是正式的政府部门,没有固定的岗位,没有固定任期,甚至连岗位工资都没有。但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班子,竟然总揽军政大权将近两百年,成为18世纪中期以后大清事实上的最高领导机构。了解军机处的来龙去脉和运作方式,才能真正弄懂清朝皇帝与大臣之间“权力游戏”,甚至看到中国帝制时代的权力博弈脉络。

我们本期要说的这本《君主与大臣》,就将带你走进历史,起底神秘的大清军机处。

在正式讲述本书之前,我先为你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白彬菊。白彬菊是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被著名汉学家魏斐德誉为西方最熟悉清朝中央档案的学者。她在撰写本书的时候,得到了北京和台北两处清宫档案所的大力支持,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有这些珍贵史料的加持,所以本书成了清朝政治制度史方面的权威著作,也是被引用最多的汉学著作之一。

这本书的叙述结构基本上是以时间为序,依次讲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里军机处的发展。但我们的解读会对这些素材进行重构,重点关注军机处的产生、运转和影响。

在第一部分,我们先说军机处的诞生。我们将追溯军机处的由来,它是雍正一手创立的吗?为什么雍正放着现成的六部和内阁不用,要另起炉灶呢?

在第二部分,我们说一下军机处的运转。我会结合雍乾嘉三朝的历史沿革,来详解军机处的运转机制,它开创了什么工作方法?为什么说这些大清的操盘手其实是一群临时工?还有,和珅的落马真的只是因为贪污吗?这背后藏着哪些和军机处有关的权力斗争?

在第三部分,我们说一下军机处的影响。这也是这本书最有争议的地方,传统上的看法是,军机处是清朝皇帝加强专制的工具,但是本书给出了另一个角度:军机处对皇权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作者甚至认为军机处促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君臣共治”。那么,她是如何得出这么颠覆的结论的?她的结论到底对不对呢?

第一部分

好,下面,我们开始说第一个问题:军机处是怎么产生的。

关于这一点,必须从雍正继位说起。

众所周知,雍正登基的过程费尽周折,即便他当上皇帝之后,仍有很多人不服。比如他此前的竞争对手“老八”允禩、“老十四”允禵,以及他们各自的党羽,这些有意争夺皇位的人可以称为“夺位集团”。在这个集团周围还有一股势力,看起来能量不大,但动不动就煽风点火,我们叫它“满蒙王公贵族集团”。这是清朝初创时期“原始民主”的遗风,虽然经过从皇太极到康熙的历次整肃,他们的实权已经很小,但毕竟他们是清朝的统治基础、“自家人”,所以影响力还是不容忽视的。

在这种情况下,雍正还能相信谁,重用谁呢?

正像影视作品里交代的,雍正的心腹,就是“老十三”怡亲王允祥和张廷玉,此外,有一段时间里,隆科多也算是他的亲信。

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允祥是亲王,皇室成员;隆科多,雍正宠信他的时候,亲切地称他为“舅舅”;而张廷玉,在康熙年间就是南书房的人。这么一说,这三个人的特点就在于:他们都可以进入内廷。

在这里,我们需要解释的是,中国古代的高层政治格局中,是有“外朝”和“内廷”两套系统的。“外朝”就是我们常说的衙门,像六部九卿之类的;而“内廷”,简单理解就是皇帝的御用办事机构、顾问班子、秘书处,官职不一定大,也不一定具体做什么职务,却是皇帝的眼前人。自汉代以来,用内廷牵制外朝,就是皇帝大权独揽、控制朝政的惯常手法。

前面我们说了雍正朝的局势,外朝要么是闹对立的夺权派,要么是不听话的反对派,要么是看热闹的逍遥派,总之不听使唤。控制外朝,实在操心费力,于是雍正皇帝干脆用历史上的做法,建立一个内廷心腹小团队。

这个内廷小团队,没有任何正式的名称,白彬菊称之为“内廷代理人”,这就是军机处的雏形。

可以说,“内廷代理人”原本是一种非常规的,甚至拿不上台面的临时措施,但是,两个条件促使它从临时变成常设,并且不断强化。

第一个条件来自清廷内部,那就是雍正帝用这种制度来控制外朝,越来越得心应手。那么,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以户部为例来解释一下。

户部是主管财政的,最高长官户部尚书,大致相当于财政部长。按清朝正常规制,应设有一满一汉两名尚书,共同负责。但是在雍正元年,雍正帝任命他最信任的十三弟允祥为“管理部务大臣”,这个此前没有的职位比两个尚书要高。同年九月雍正任命张廷玉为户部尚书,不久又把他调进内廷班子,这时给了他一个更奇怪的头衔,叫“仍管户部尚书事”,比尚书高半格,比允祥低半格。

这就造成一个局面,出现了四个理论上应该有财政部长职权的人:允祥、张廷玉,以及两位尚书。那么怎么分工呢?就是允祥、张廷玉将管钱、花钱的权力,悄悄转移到了内廷,而在外朝保留的两个尚书,就变成了事实上的办事人员,让他们去操持户部衙门里的日常事务,维持着外朝的运转就行了。这样一来,雍正帝就通过内廷心腹,牢牢掌握着财政权。

雍正四年,雍正帝终于找机会把他最担心的老八允禩囚禁了起来,此后逐步清除了反对派,外朝也没有谁再跟他对着干或者阳奉阴违了。然而内廷制度能帮他绕开程序直接掌握权力,更能大大提高行政效率,这实在太舒服了,所以雍正帝不但没有改变这种临时政策,反而还把它加强了。

“内廷代理人”制度方便皇帝加强集权,所以皇帝喜欢这种制度,这是它得以发展的第一个内在条件。

而促成内廷制度强化的第二个条件来自外部,这就要说到“军机处”这个名称的由来了。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清廷都面临着一个重大边患,就是西北的准噶尔部落。他们一直不服从朝廷,还频繁骚扰蒙古、西藏等地区,康熙、雍正都跟他们交过手,雍正初年年羹尧平定的青海叛乱,背后也有准噶尔部落挑唆。雍正三年,双方议和划定边界,但谁都知道这种和平只是暂时的。

雍正五年,准噶尔部落的新任可汗噶尔丹策零上台,雍正帝拿“准噶尔威胁”来做文章,备战筹办军需,成立了一个叫“户部军需房”的机构,名称上是“户部”的,但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内廷机构,并且雍正还打算进一步扩大它的职权范围,把原本属于吏部的官员任免之权也收进来。

到了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廷再次对准噶尔用兵,战事一起,要做的事儿就不仅仅是筹措粮草了,工作多了,人手不够了,偏巧次年,允祥又去世了,雍正只好提拔了一些官员。这些官员,有的会打仗,有的会搞后勤,有的了解敌方情况,总之是一群专家型的人才,他们以张廷玉为首,有个新的名字,叫作“办理军需大臣”,后来又改成“办理军机大臣”。

这就是内廷代理人制度逐渐发展成军机处的第二个条件,也就是外部的战争压力,使雍正帝有充足的理由这么做。

上面我们说到了“办理军机大臣”,听起来这就很像“军机处”了吧?白彬菊认为,还不是。“内廷代理人”、户部军需房、办理军机大臣,虽然人员上有重合,但三者是同时存在的。这三个群体和机构都是军机处的雏形,真正的军机处是乾隆把这三部分整合调整后定型的。

下面,我们就要说到乾隆朝的故事了。

雍正帝驾崩,遗诏中把四个人列为过渡时期的辅政班子,分别是张廷玉、大学士鄂尔泰,还有两位宗室成员允禄、允礼。允禄是雍正的十六弟,允礼就是《甄嬛传》里那个老十七果郡王,在真实的历史中他并没被雍正杀掉,此时已晋升为果亲王。

按惯例,在老皇帝下葬、新皇帝守孝过后,这种过渡性的辅政班子就要解散。可乾隆领会了雍正的用意:他留给自己的其实是一个“内廷代理人班底”,方便他直接掌握权力。于是乾隆二年,又把已经解散的班子重新召集起来,并借机做了人员调整,允禄、允礼出局,再加入另外四名大臣和若干办事人员,仍以张廷玉、鄂尔泰为骨干。这个班子的名字,就被定为“军机处”。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雍正时期,雍正帝不信任外朝,设置了御用心腹团队来管理实权,这个团队,本书作者把它命名为“内廷代理人”;此外,雍正还成立过专门管理财政的“户部军需房”,设置过专门协调战争指挥的“办理军机大臣”,在乾隆朝时期,这些班子被整合并正式命名为“军机处”。

这就是我们对军机处由来的全新梳理。白彬菊认为,乾隆的这一做法,是康熙、雍正时期就在进行的高层行政重组的最后一步,从此,中国政治体制迎来了新的内廷霸权。

第二部分

那么,了解了军机处的由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第二个问题:军机处是怎么工作的。

在讲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弄清楚,明清两代正常的政务流程是什么样。

比方说,甘肃发生了一件事情,当地写了一份公文上报给朝廷,这种公文叫作“题本”,题本到了朝廷后,由内阁拿出一个意见,这叫“票拟”;再将“票拟”呈给皇帝,皇帝认可的话,可以“批红”;“批红”的文件再转发给外朝,由相关部门抄发下去。

这一套手续,如果涉及好几个部门,比如地震,户部要管赈灾,工部要管建桥修渠,这两个部门都要经手文件,文件一层一层地转,耽误时间。

显然,它还会引发第二个问题,就是政务根本不可能保密。票拟的文件还没送到皇上那儿呢,兴许京城里四品以上的官员都传遍了。

更严重的问题是,对政务的处理意见是外朝的一帮大臣拟定的,在票拟后才可能被皇帝看到,皇帝根本就没有参与讨论,却必须立刻表态同意或者不同意。

可见,这套公文处理制度漏洞比较多。雍正对付它的办法,是发扬了康熙创建的奏折制度。

奏折,本质上是皇帝和官员的私人通信,不算政府公文,它什么都可以写,哪怕不是本职工作管理的范围,也可以向皇帝报告。而且,它的传递特别快,不通过外朝,可以直接送到内廷,第一时间让皇帝看到。

雍正就充分利用了奏折的优势。下面,我们就说说奏折制度的办事过程。

雍正看了奏折之后,会将它转给“内廷代理人”,也就是军机大臣们,让他们写出一份书面意见。这份书面意见,与奏折再一同交给雍正。如果雍正认为书面意见很合心意,就可以批示“依议”“照议”。如果雍正还想多嘱咐几句,或者说几句军机大臣不敢写的话,可以用红笔在原奏折上写字批示,比如他写给年羹尧的“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等等,这叫“朱批”。

雍正批复过的文件,是要回复发给上奏人的,那么,“朱批”就等同于圣旨了。

而在奏折制度创建之前,皇帝给某人下达命令,是要经过外朝的一系列手续的,要走一套公文体系,费时费力。可见,奏折制度简化了流程,让皇帝和上奏折的人直接书面对话,一步到位。

这种办事方式,再往下又发展出一种新的形态,叫“廷寄”,朝廷的廷,邮寄的寄。白彬菊认为,军机大臣是“廷寄”制度的中心,而“廷寄”,又是军机处运作的核心。

那么,什么是廷寄呢?它实际上就是“朱批”的加强版,也就是俗称的“密旨”。

雍正不想写朱批了,或者一两句话说不完,就让军机大臣按他的想法写一份文件,以军机大臣的名义发给有关官员,让他们去办事,这就是廷寄。原则上说,它不是公文,不是诏书,虽然字字句句是皇帝的意思,可发信人却是军机大臣。

廷寄文件雍正是要过目的,如果有补充意见,就加上几句,这叫“过朱”。廷寄草稿和过朱加一起,就算是圣旨,誊写、盖印那些流程都用不着,赶紧快递,省了很多时间。

这种廷寄,除了皇帝、参与讨论的军机大臣和接旨的官员,其他的人根本不知道它的内容,用白彬菊的话说,保密性、独立性、机动性都非常强。

然而,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上到财政军事,下到修桥补路,奏折内容五花八门,军机大臣都要拿主意,难道他们都有经天纬地之才,什么都懂?忙得过来吗?

这就要说到军机处的人员构成方式了,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军机处是一群临时工。

白彬菊在台北和北京两地,找到了63件雍正时代的廷寄档案,有6个人的名字至少出现了两次,其中最多的是张廷玉,出现了45次,但只有18次是以他为首的。

解释一下这组数字的含义,这说明在63次内廷讨论中,只有18次张廷玉担任总召集人;有27次,张廷玉只是参与者,由其他人主持。而这63次内廷讨论中,只有6个人是参加了两次以上会议的,其余的人只开过一次会,雍正就不找他们了,可见人员变动非常大,也非常机动。

这充分说明了军机处的非正式性,某项工作涉及谁、涉及某个特殊领域,雍正就让有相关经验的专家型官员参会。事实上,这更像是个专项问题处理小组,事儿办完了,小组解散,专家们重新回各自岗位上班。就连张廷玉这样经常参加会议的,其实也是临时工,他的本职身份是户部尚书,后来又兼了吏部尚书。和财经、人事有关的会他参加,不擅长的领域,他就要让位给专家型官员。

白彬菊统计,乾隆朝平均每年有7位军机大臣,而在战争时期,比如乾隆十三年开始的金川之战,军机大臣达到了12人。

军机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临时性的机构,所谓军机大臣,不是正式职务,而是一种兼职身份,军机处甚至也没有六部那样的正式办公署衙,紫禁城里的只是一处临时值班房。

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军机处:它是一个“四无机构”,无常任人员、无正式职称、无办公署衙、无岗位津贴。注意,以上就是为什么皇帝可以信任军机处。因为它的一切是“非固定”的、临时的、兼职的,这样也就很难发展势力,便于皇帝控制。

乾隆时期,正式设定了军机处的总协调人“领班军机大臣”,这个职位也是临时工。

但即便皇帝这么小心防范,因为长期参与最高决策,军机处的权力还是在膨胀,这就要说到乾隆在世时期的最后一位领班军机大臣:和珅。确切地说和珅担任此职是在嘉庆二年,但此时乾隆还在以太上皇的身份掌握着最高权力,所以作者把和珅也算到了乾隆时期。

关于和珅被赐死,白彬菊认为,并不是仅仅因为所谓的“古今第一贪”,也不是官方公布的那些琐碎荒唐的罪状,真实的原因,是和珅把持的军机处权力太大。

和珅有“副封”之权,副本的副,册封的封。“副封”究竟指什么,并没有准确的定论,本书中认为是大臣给皇帝上奏折的时候同时发一个副本给和珅。这就是说,很可能在嘉庆没来得及阅读奏折的时候,和珅已经看过了。

这是对皇权极大的挑战,嘉庆亲政,自然要杀和珅,同时对军机处进行改革。他把军机大臣的人数从乾隆时代的7人减少到四五人,还会抓一些错别字之类的小毛病,动辄惩罚军机大臣,嘉庆二十三年,5位军机大臣竟然被处分了70多次。

这些改革,无疑是嘉庆防止军机处机构膨胀、权力过大而采取的措施。不过,经历了雍正、乾隆两朝,太多的权力已经集中于内廷,所以嘉庆的改革措施也难有太大收效。正像白彬菊所说,制定改革方案的,不就是军机大臣们自己吗?自己改革自己,怎么可能动大手术呢?

事实上是,皇帝越来越离不开军机处,军机处的权力也越来越稳固,终于发展成大清朝政的中枢。

第三部分

那么,我们就得谈到第三个问题了:军机处对清代政治格局的影响。军机处和皇权到底是什么关系?又该怎么评价这种关系呢?

我们先来说一说白彬菊的结论,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说明清朝并不是君主独裁,而是形成了皇帝和军机大臣共治的形式。

这种说法很具有颠覆性,那么,它有没有道理呢?

表面上看,是有道理的。前面说过,雍正时期,军机大臣先拟定书面意见,递给雍正,雍正参考了书面意见之后,在原奏折上“朱批”。

我们看一个例子。雍正四年四月,署理直隶总督杨鲲上了四份奏折,档案里同时发现了对应的军机大臣书面意见。相互一对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