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三阴三阳的实质是什么?1

 山东唐平 2019-03-31

由于历史局限,

中医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只能通过“黑箱”,即患者疾病表现来认识,

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思路,

采用宏观观察的方法来进行,

同时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

这样使其理论有不确定性。


1-三阴三阳系统生理和病变

中医有五行学说为指导,归纳人体生理功能的藏象学说,

以阴阳学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为指导,

阴阳可进一步分为三阴三阳,归纳人体生理功能的三阴三阳,为六个系统。


(1)太阳系统:

主表,

是人体肌表抵御外邪、营卫调和功能的概括,

生理情况下,营卫调和,肺气宣降有序,腠理开合有度,

病理则出现这方面异常。

(2)阳明系统:

是胃肠通降、传导化物功能概括。

该系统维持脾胃大小肠功能,

病理情况下,通降失调,传导失司,表现为腑气不通。

(3)少阳系统:

是人体调节情志,疏利气机,生发阳气的功能概括。

功能维持是肝胆,三焦功能发挥的结果。

病则,抑郁、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头晕耳鸣等,

(4)太阴系统:

脾胃运化,化生输布水谷精微的功能概括。

病则,运化失常,升降失司。

症见腹满时痛,呕吐下利等。

(5)少阴系统:

属心肾,

是人体内部阴阳固秘、水火齐济功能概括。

病理情况下,心肾水火不交,甚则阴阳亡脱,神失舍守,

则见心烦,不得眠,或神疲肢冷,脉微细,或四肢厥冷、大寒淋漓、脉微欲绝。

(6)厥阴系统:

属肝,

是人体调控情绪、潜藏阳气、平调气机功能概括。

病理情况下,情绪不控,阳气不藏,肝气犯胃等。

2-三阴三阳体质分类和病变关系(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