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钟书论“《诗》《骚》写美人——‘无使君劳’可两解”

 依然听雨依然闲 2019-03-31

                                      《管锥编-毛诗正义》札记第二十四则

钱钟书论“《诗》《骚》写美人——‘无使君劳’可两解”

/周敏

 

《管锥编-毛诗正义》第二十四则《硕人》,副标题为《〈诗〉〈骚〉写美人——‘无使君劳’可两解》

 

【《诗》《骚》写美人】

《诗经·卫风·硕人》是赞美卫庄公夫人庄姜的,共四章,第二章形容庄姜的美丽: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前五句用六个比喻,描写庄姜的静美:

手如柔荑: 十指尖尖如春草的芽苞,柔软白嫩;

肤如凝脂:皮肤像凝固的脂膏,洁白细腻;

领如蝤蛴:美丽脖颈如天牛的幼虫,白皙纤长;

齿如瓠犀:牙齿雪白匀称,像葫芦籽一样排列整齐;

螓首蛾眉:额头像螓首一样方正开阔,眉毛像蚕宝宝一样弯曲细长。

 

最后一句中的“螓”是一种昆虫,似蝉而比蝉小,前额方正开阔。《传》:“螓首,颡(sǎng,额头)广而方。”

钱钟书特别强调,正是这个“螓首”,代表额头的方正开阔,在上古和国外被看作女性脸庞美丽的关键部位。

为此,他引用《传》 《鄘风-君子偕老》 《齐风-猗嗟》以至拉丁诗、西班牙旧传、亚刺伯古说等加以印证。

人们写美女,总是瓜子脸,柳叶眉,樱桃嘴,水汪汪的大眼睛等,而往往忽略眉上的额头。

 

想一想,看重女性前额的方正开阔还是颇有道理的。

这个部位的方正阔达称天庭饱满。

天庭饱满,柳眉上挑方有施展之地。

天庭饱满,眼睛会像镶嵌在蓝天的星星炯炯有神。

天庭饱满,颧骨才不会凸显,下颚无论是圆是尖,总是相宜的。

相反,如果发际离眉太近,额头扁平狭窄,纵然是漂亮的柳叶眉也无法施展,纵然是明亮的眼球也会显得突兀。

   

《硕人》前五句六个比喻全是静态的,到第六句、第七句,突然灵动起来: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有各式各样的笑,巧笑是怎样的呢?

凡是见过美女的笑,看到这个“巧”字无不深会于心,但要表述好却是相当困难的,我想:

巧笑应是清纯无染的,有婴孩般的天真;

巧笑应是深情羞怯的,有春心暗许的窃喜;

巧笑应是蕙心兰质的,有识破对方用意后的莞尔;

巧笑应是波光流动的,有欲语还休的妩媚。

描写巧笑比较著名的句子和画面有:

陶潜:“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白居易:“回眸一笑百媚生”。

《红楼梦》写林黛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拉丽莎:那双含笑的眼睛。

我还在网络上抄摘了两句,都是巧笑一类的:

那闪着青春光彩的笑容,像—朵在夏雨之后悄然绽开的睡莲,含着晶莹的雨珠,羞怯而又优雅地点着头。

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像是面上的一道涟漪,迅速划过脸部,然后又在眼睛里凝聚成两点火星,转瞬消失在眼波深处。总之,那是一种天真无邪、聪慧灵动、过目难忘、摄人心魄的美,写它角度各有不同,都言而难周。

巧笑的情状是纷繁多彩的,而且是动态的,难以用一个词准确地描摹,《硕人》 用了一个字概括——“倩”,倩就是美。这个词是概念的,也是模糊的。因为模糊,反而能激活人的丰富想象。看到这句诗,每个人脑海中呈现的巧笑就是他曾经遇见过的样子,它又是生动具体的。

 

 “美目盼兮”是怎样的呢?

有很多把“盼”解释成黑白分明,我觉得并不准确。美目实际上就包含了黑白分明,炯炯有神,盼字应该是含无限情意于一瞥,无语而千言,眼波如清溪一样流转,含情脉脉,意味深长,令人一见倾心。“盼”字准确传神地表达了女士眼波的流动之美。

“巧笑倩兮”和“美目盼兮”是密不可分的。“巧笑倩兮”的关键词是“巧”,“美目盼兮”的关键词是“盼”,生动传神地表达了女性聪慧灵动的柔美。

 

文学史上对《诗经-硕人》这六句诗评价极高,清朝学者姚际恒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诗经通论》)方玉润说:“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语。”(《诗经原始》)

 

《楚辞》对美人的描写之极致在《招魂》:“蛾眉曼睩,目腾光些。靡颜腻理,遗视绵些。娭光眇视,目曾波些”,

纤秀的蛾眉下明眸灵动,

美妙的双眼放射光芒。

肌肤细腻如脂如玉,

留下动人一瞥意味深长。

目光撩人脉脉注视,

眼神流转似波光粼粼。

钱钟书说:此“即《诗》之‘蛾眉’、‘美目盼’、‘清扬’也。”

 

《大招》:“靥辅奇牙,宜咲嘕只”,即《诗》之“巧笑倩”也。

靥辅:脸颊上的酒涡。奇牙:门齿。咲:笑。嘕(yān嫣):同"",笑得好看。只,语气词。

“靥辅奇牙,宜咲嘕只”——迷人的酒涡整齐的门牙,嫣然一笑令人心舒神畅。

钱钟书说,这就是《诗经》的“巧笑倩”啊!

 

可见,《楚辞》和《诗经》对美女的描写如出一辙。究其原因,或者是《楚辞》学习、借鉴了《诗经》,或者《楚辞》和《诗经》的作者对美女的观感和体认是英雄所见略同。

 

在描写美女上,《楚辞》和《诗经》有何不同呢?

钱钟书说:

“然卫、鄘、齐风中美人如画像之水墨白描,未渲染丹黄。”

《诗经》 写美女大多只写风姿气韵,很少涉笔容颜气色,如绘画用水墨白描,不着色彩。也有例外,就是《郑风-有女同车》,其中“颜如舜华”,“颜如舜英”把美女的颜貌比作木槿等花卉,好像有了色彩,却忽视了美女的情态及其它,显得单调。

《楚辞》不同,在描写美女雪肤玉肌之外,还不忘着笔桃颊樱唇,风姿和红颜相互映衬。

如《招魂》云:“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即美人已经喝醉了,她美丽的面庞上就多了些酡红。

《大招》云:“朱唇皓齿,嘑以姱只。容则秀雅,穉朱颜些”,即唇红齿白,容颜多美,气质多么秀雅,面庞的皮肤就象幼儿般细嫩红润。

钱钟书说,《楚辞》更多地采用色彩烘托,注重女性容颜气色的描写,这是《楚辞》在《诗经》基础上的推进和丰富。

 

【“无使君劳”可两解】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是《硕人》一诗第三章的最后一句。意思是卫国的大臣们早早退朝,免得使君太劳累。

钱钟书说,这句诗中的“君”可作两种解释,既可以解读为君王,也可以解读为君王夫人庄姜。

把“无使君劳”解读为写君王的是郑玄。

郑玄《笺》:“无使君之劳倦,以君夫人新为配偶。”莫要使君王太劳累,因为他新娶了美貌无匹的夫人庄姜。郑玄的这个注释,正如杜甫《收京》 :“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京城收复了值得庆贺,但希望外邦来朝送礼不要太频繁,免得圣上太劳累。

 

把“无使君劳”解读为写君王夫人庄姜的是胡培翬、陈奂之辈。

钱钟书说:“胡培翬、陈奂等皆驳郑笺,谓‘君’即指夫人。”

胡培翬、陈奂不同意郑玄的解释,认为“无使君劳”不是写君王而是写君王夫人庄姜。他们的理由已无从查考。

我想,理由可能有二,其一:《硕人》诗各章都是写庄姜的,所以这里的“君”也是指庄姜;其二:“无使君劳”如果写君王,应该像白居易《长恨歌》所写: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而《硕人》诗句“无使君劳”在第三章,并非写君王不早朝,此章写得是君王迎娶新人庄姜回宫的情景。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译文:丰腴高挑美女郎,车过郊野多愉悦。四马得得多雄健,红绸系在马嚼上,华车徐驶往朝堂。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使君太劳。

 

钱钟书说,郑玄把“无使君劳”解读为写君王也说得通。

“无使君劳”写君王并非一定是迟上朝,也可以是早退朝,均有诗证。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是迟上朝;而李商隐《富平少侯》:“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是早退朝。当关人把呈奏人拒于朝堂之外,呈奏少,君王自可早退朝。迟上朝和早退朝目的一样,就是为了使君王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陪伴新人。

最后,钱钟书调侃道,迟上朝和早退朝就像养猿猴的狙公早上给猴子三个芋头晚上给猴子四个芋头猴子不高兴,后来改为早上给四个芋头晚上给三个芋头,猴子就高兴了,其实是一模一样的,换汤不换药。

 

“无使君劳”有两种解读,有解为写君王的,也有解为写君王夫人庄姜的,钱钟书认为两种解读都可以。

 

二〇一九年三月三十日

(注:篇中楷体字引自《管锥编-毛诗正义》第二十四则)

 

附录:《管锥编-毛诗正义》第二十四则

二四 硕人

(一)《诗》《骚》写美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脐,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传》:“螓首,颡(sǎng,额)广而方。”按《鄘风-君子偕老》:“扬且之皙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传》:“扬,眉上广。……清扬,视清明也;扬且之颜,广扬而颜角丰满。”《郑风-野有蔓草》:“清扬婉兮”;《传》:“眉目之间,婉然美也。”《齐风-猗嗟》:“抑若扬兮”;《传》:“抑,美色;扬,广扬。”再三道螓首、扬颜。异域选色,亦尚广颡,如拉丁诗咏美人三十二相、西班牙旧传美人三十相、亚刺伯古说美人三十六相,无不及之,拉丁文“superci1ia”,尤可为毛传“眉上”之直译。

 

《楚辞-招魂》:“蛾眉曼睩,目腾光些。靡颜腻理,遗视绵些。娭光眇视,目曾波些”,即《诗》之“凝脂”、“蛾眉”、“美目盼”、“清扬”也。《大招》:“靥辅奇牙,宜咲嘕只”,即《诗》之“巧笑倩”也。

然卫、鄘、齐风中美人如画像之水墨白描,未渲染丹黄。《郑风·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颜如舜英”,着色矣而又不及其他。

至《楚辞》始于雪肤玉肌而外,解道桃颊樱唇,相为映发,如《招魂》云:“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大招》云:“朱唇皓齿,嘑以姱只。容则秀雅,穉朱颜些”;宋玉《好色赋》遂云:“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色彩烘托,渐益鲜明,非《诗》所及矣。

 

(二)“无使君劳”可作两解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笺》:“无使君之劳倦,以君夫人新为配偶。”按杜甫《收京》:“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即此“劳”字。胡培翬、陈奂等皆驳郑笺,谓“君”即指夫人。实则郑说亦通,盖与白居易《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李商隐《富平少侯》:“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貌异心同。新婚而退朝早,与新婚而视朝晚,如狙公朝暮赋芋,至竟无异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