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年深耕,终迎盈利拐点!

 老鹰666 2019-03-31

今年3月2日,中汽协常务副会长董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补贴政策包括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将有重大调整——其中地补方向,很大可能不补车了,而是补电。

由此,充电桩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天鹰研究】中线个股分析(第37期)

特锐德(300001)

【公司简介】

国内最大的户外箱式电力产品系统集成商,同时,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充电生态网(目前可以理解为充电桩生产及运营)企业。

特锐德,04年成立,专注于箱式电力设备的研发与生产,至今,电力系统业务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14年开始进军充电桩领域,目前,已成为充电桩市场绝对的龙头,市占率超过40%。

看主营

分为三大类:

1、电力设备制造63%  2、充电网20%  3、微电网16%

1、电力设备制造

主营收入中占比最大的一块(63%),也是公司最早涉及和最核心的业务。主要产品:户外箱式电力设备为主、户内开关柜为辅的成套变配电产品。产品大家应该都见过,就是下面这玩意儿:

(箱式电力设备:按照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配电设备,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可移动的钢结构箱内。用于:城市住宅小区、工厂、矿山、油田、机场等。)

2、充电网业务

14年开始涉及,主要业务有汽车群充电系统、智能充电站建设及销售、汽车充电运营服务、电动汽车销售及服务、电动汽车租赁服务等。子公司特来电在做,当下主要是充电桩的建设、销售和运营,电动车的销售和租赁占比很少。

3、微电网

微电网可以看作是小型的电力系统,它具备完整的发电、配电和用电功能,可以有效实现网内的能量优化。

国内极少数拥有相关技术和产品的企业,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将电动汽车充放电融入微电网的企业。

其他:EPC光伏项目。不是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16年承包的光伏电站项目。

趋势:电力设备制造业务收入偏平稳,充电相关业务比重在逐渐提升。

17年,公司收入出现下滑,同比下降16.43%,主要原因:电力行业招标影响。电气设备智能制造业务收入下降7.72%;新能源车及充电业务也有下降,-39.53%。

【行业分析】

电力设备行业

多年的电力设备经营经验,也算为后来的充电桩业务做了一定的技术积累。(电力设备方向,不属于企业未来最具爆发力的业务方向,但目前占比较多,而且靠这个发家,就简单说说,着重还是在充电桩业务上)

1、增速平稳

未来,受配网改造、铁路建设、城市轨道交通以及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带动,电力设备行业将保持稳定的增长,券商估计,行业增速在20%左右。行业问题不大。

2、箱电设备的龙头

特锐德是中国最大的箱式电力产品系统集成商、最大的箱变研发生产企业。中国铁路市场占有率第一、煤炭市场第一、局部电力市场第一。

3、订单稳定

2018年,公司已公告中标的大型项目一共9项,中标产品包括变压器、箱式变电站、开关柜、环网箱、配电变成套设备等产品,合计金额超过8亿元

传统业务的经营模式:订单——生产,产品的技术壁垒并算不高,主要还是看电网的中标情况。17年拿到的招标订单较少,业务收入就明显下降,这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是国电南瑞和许继电气,国家电网旗下的子公司。

充电网业务

充电网业务包括充电桩铺设充电网络运营

1、当下缺口大,未来高增速,确定性高

2018 年底:

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合计80.8 万个(其中公共类充电设施32.8 万个,私人充电设施48 万个);

而新能源汽车整体保有量达到270万辆

整体车桩比为 3.4:1

根据国家对新能源车的规划,要实现车桩1:1目标,可以看出当下充电桩缺口很大;而且到2020年,要实现500万辆的新能源车保有量。据此,大致可以估算出充电桩数量上的增速情况。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 年)》指出,到2020年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500万辆。其中电动公交车超过20万辆,电动出租车超过30万辆,电动环卫、物流等专用车超过20万辆,电动公务与私人乘用车超过 430 万辆。

如果按1:1的实现比,充电桩数量年复合增速在200%

...

充电桩落成以后,还将有运营电桩产生的收入。充电桩运营商的盈利模式:充电服务费+电力差价+增值服务+补贴。

其中,服务费和电价都受到国家指导,无法自由定价,补贴还是看政策,增值服务还没有成熟的模式。所以目前运营方面受政策影响较大,增值服务方向想象空间较大。

同时,目前充电桩单桩利用率不高,运营不足;在市场份额不变的情况下,提升空间也很大。

 

以上海地区公共快充桩为例,在服务费为0.55元/kWh的情况下,当利用率由15.0%提高到 17.5%时,内部收益率提高接近10%。据估计,目前的利用率仅在5%左右

2020年,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电费市场规模约为56亿元,服务费市场规模约为12-24 亿元。到2030年假设电价不发生巨大变化,市场规模将会扩大16倍。电费+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

2、竞争格局清晰:寡头垄断;垄断格局难打破。

充电桩企业分为三类:1、非车企背景的“生产销售+建设运营”,如特来电、星星、万马、科陆、普天等。2、独立充电运营商,如国网、南网等。3、车企背景的充电桩“生产销售+建设运营”,如比亚迪、特斯拉。

而特锐德(特来电)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充电生态网,充电桩的投建及上线运营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是第二和第三运营数量的总和,市场占有率超40%,规模优势明显。

设备制造商市场目前竞争比较激烈,主要是因为设备制造的技术壁垒并不高;但落桩的壁垒较高,所以主流的充电桩企业开始偏向运营。(设备商的受益性比较确定,后面有机会再单独聊聊设备商的情况)

充电网布局属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回收期长。充电网建设以来,特锐德连年亏损,但亏损额正在快速收窄。

2015年充电业务板块净亏损6千万元;2016年公司净亏损约3亿;2017年商业模式初见成效,亏损额开始缩窄到2亿;2018年前半年净亏损缩窄到3 千万,预计2018年即可实现盈亏平衡,2019年实现净盈利。

技术壁垒不高,但行业壁垒较高,未来垄断格局比较难打破。

1、受到场地、区域电网容量的限制,在特定区域内能够运营的充电桩数量有限,存在物理垄断。

2、前期需要大量、持久的的资金投入,进入壁垒较高。

微电网业务

国内从事微电网的企业寥寥无几,特锐德也是刚起步,不确定还比较大,不好做评估。

【财务分析】

财务表现整体较差

1、毛利相对稳定,主要是传统的箱电设备贡献,稳定在25%左右,充电业务毛利水平较低,低于20%。

2018Q3营收同增2.38%。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电动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对充电需求加大,新能源汽车及充电业务开始贡献主要增速。

2018年上半年公司充电量达到4.4 亿度,充电业务收入达到2亿元,与去年全年水平相当,同增193.80%;充电设备销售2.26亿元,同增1640.80%

而电力设备(户内开关柜、箱式变电站、箱式开关站)增速仅8%左右。

2、资产收益水平较低,主要是充电网前期“跑马圈地”拖累,既免费投建充电桩,也负责运营。

公司电动汽车充电的早期商业模式是,免费投资汽车充电系统,由于前期投入较大,而资金的来源主要是通过银行融资,从而资产负债率较高。公司未来方向:轻资产,充电桩方向将采取共享共建的方式,资产收益有望得到回升。

【估值分析】

业绩预测

未来增长点:

1、传统电力设备制造难有爆发力,给予稳健估计10%,增长点在于充电桩业务;

2、充电桩建设数量的提升以及充电桩运营效率的提升是未来业绩的主要增长点。基础设施建设上,按照规划和市场份额占比比较容易估算出大致的增速,想象空间在运营方面。

券商给出的收入增速:18年4%、19年15%、20年20%;EPS 0.2、0.37、0.53;对应的PE分别为93、50、35。目前估值120,处于高估。

而历史估值,则处于相对低位。

横向对比。行业内对比:(虽然电力设备占特锐德的大部分收入,但不能以电力设备企业来估值)

可以发现,同样有充电桩业务的上市企业中,特锐德的估值相对偏高。

【投资策略】

可以确认短期估值偏高,但从行业以及公司成长性角度看,公司仍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未来想象空间很大。

短期底仓介入,持续跟踪年报及季报的表现情况,不看扭亏逻辑,看盈利是否继续超预期的逻辑。

风险提示:公司电动汽车业务市场发展受政策影响很大,但如果政策未及时落地、扶持效果不及预期,将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

如果你觉得“好看”,不妨按住右下角的“好看”狠狠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