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清供

 贝尔的小书房 2019-03-31

一  秋江待渡

‘’度"到彼岸,是人永恒的愿望。人的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人生的争斗,人因生活所带来的烦恼,等等,总是在缠绕着人。人需要到彼岸,一个理想的地方,一个能安顿生命的场所。人是在对彼岸世界的期望中活着。

"山色空濛翠欲流,长江清澈一天秋。

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渔舟。‘’

‘’山居惟爱静,日午掩柴门,

寡合人多忌,无求道自尊。"

二 生命清供

陈洪绶的作品有一种强烈的高古境界,它似乎只对永恒感兴趣,他的目光正像他画中的主人一样,手持酒杯,望着远方,穿过纷纷扰扰的尘世,穿过冬去春来、花开花落的时光隧道,来到一片静寂的世界,在这里青山不老,绿水长流,芭蕉叶大栀子肥。

这里的一切似乎都静止了,沧海莽莽,南山峨峨。水流了吗?又未曾流,月落了吗?又未曾落。这是一种亘古的宁静。

三 山静日长

中国哲学原本强调于极静中追求极动,从急速奔驰的时间列车上走下,走入静绝尘氛的境界,时间凝固,心灵从躁动归于平和,一切目的性的追求被解除,人在无冲突中自由显现自己,一切撕心裂肺的爱,痛彻心府的情,种种难以割合的拘迁,处处不忍失去的欲望,都在这种宁静中归于无。如苏轼诗中所说:“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心灵无迁无住,不沾不滞,不将不迎,时间的因素荡然隐去,此在的执着烟飞云散,此时此刻,就是太古,转眼之间,就是千年。千年不过是此刻,太古不过是当下。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碧嶂遥隐现,白云自吞吐。空山不逢人,心静自太古。”

“山静似太古,人情亦澹如,逍遥遗世虑,泉石是霞居。云白媚涯客,风清筠木虚……”

四 寒潭鹤影

生命如幻,人生一沤。忽起的浪花哪里能长久,夜来的露水怎能会长驻?借问飞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落花如雨,唤起韶华将逝的叹息;秋风萧瑟,引来生命不永的哀歌。正所谓天地存吾道,山林老更亲。闲时开碧眼,一望尽幻影。中国画中这样的幻境带有大彻大悟的人生感!

五 乾坤草亭

宇宙、乾坤,说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在小亭中有囊括乾坤的期望,在小舟中有包裹江海的运思。小,是外在的物;大,是内在的心。从物上言之,何人不小! 但从心上言之,心可超越,可飞腾,可在小亭而妙观天下,可泛小舟而浮沉乾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