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联点评(28)--文武

 风舞三湘 2019-03-31
上联:梅苑香风常醉客【一抹流云】
下联:兰亭墨韵久闻名【爱恋】

    上联:梅苑香风常醉客。
    花中四君子的“梅花”,从古至今都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梅苑香风”一语有浪漫的情怀在里面,这种浪漫的情怀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从文人墨客到升斗小民,已经把这种情怀上升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虽然说“陌上尽是看花客,真赏寒香有几人”(雪小禅),但这种情怀都会在一种自然景观中油然而生。“梅苑香风”有喜色有雅趣,也是一种景观的艺术性描摹,既有作者的艺术情怀在里面,也有大家所共识的一种艺术氛围的浓重色彩。“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舜)。因为有了梅花,境界则显得开阔和深厚起来,本来是重头戏的客人,成了梅花的陪衬,因为前两句是平常语,我们没有什么感觉,但到了“才有梅花便不同”时,我们心中的便瞬间起了波澜。“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这种痴迷的程度,真是世所罕见。即使被世人称之为“梅妻鹤子”的林逋,据说种植的梅花也只有一株。由此可以知晓,这样的“梅苑香风”能够“常醉客”,也在情理之中。虽然说“万物静观皆自得”,但前提总是要有个美好的东西先入为主,让我们为之喜欢和着迷,才能使我们感觉到那种气场可以影响到周围所有的物体。事实上“梅苑香风常醉客”,是一种指向,既有人之常情在里面,也有艺术雅趣在里面。“梅苑香风”,我们也许未必能够闻得到梅花的香,但梅花的色,在白雪皑皑的冬天,是那么的耀眼,一样能够令我们惊喜和叹为观止。“梅苑香风常醉客”像是静静的湖面上,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偶尔跃出水面的一条锦鲤,所漾出的圈圈涟漪……
    下联:兰亭墨韵久闻名。
    “盛会不殊,放怀宇宙忘今古;幽情共叙,极目山林快咏觞。”即使我们不懂书法,但在浩瀚的中国古代文学中,也会轻松地找到《兰亭集序》这一页;即使我们不喜欢古文,也能轻松地背诵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样的句子。那段历史时刻不仅因为书法家的书法而流传后世,也是因为作者“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一种情怀与世人相通,而令古往今来的人们所认知。当然,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墨”字看成是书法,而“韵”字看成是文字的内容。无论是书法艺术还是文学艺术,《兰亭集序》都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如果只有一种好,它的影响不可能会有这么深远。书法如道,“安静写字,书法是一种修持;兴起写字,书法是一种抒情;酣畅写字,书法是一种抒怀;忘我写字,书法是一种境界。”当然,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是与兰亭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密不可分的。古往今来喜欢书法的人,都把兰亭视为心中的艺术圣地,都是抱着一种朝圣的心理前去瞻仰。为什么兰亭会有如此的盛誉,因为王羲之的书法。而被后世尊奉为书圣的王羲之,写字从来不随便。正如一位书法家所言,“古今书家难免有败笔,王羲之却笔笔精到。”王羲之的书法精到,在《兰亭集序》中体现的最为完美。千古风流,一支笔一篇文演绎出的精美绝伦,惊艳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审美。“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仍然可以感受到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的风声,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合未尽,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这其实也是,“久闻名”一个最有说服力的理由。
    上联是“梅苑香风”,下联是“兰亭墨韵”,不仅都是文艺范,还都是为世人所熟知的历史典故。不仅引领我们重温了一下历史,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滋润了我们的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