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城池军事防御建设有哪些?护城河、望楼、瓮城都设置在哪里?

 好了明理 2019-03-31

很多人对古代城池防御都有印象,但是这种印象都是来源于影视剧,剧中的攻坚战尤为激烈,攻方带着楼梯攻城,守方则在城楼上扔石头,因此大家的印象之中,城池的防御很可能就是孤零零的一座城,充其量再加个护城河,仅此而已。

事实并非如此,古代城池的防御建设超乎你的想象,如果您对此感兴趣,不妨花10分钟的时间来了解下,古代城池的军事防御方式都有哪些?他们大体的布局又是如何?

古代城池军事防御建设有哪些?护城河、望楼、瓮城都设置在哪里?

古代为何要建造城池?其目的就是要防御敌人的进攻和掠夺,从古至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战争更是不计其数,攻城掠地,一个城池的防御建设往往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命脉。

城池的布局

首先城池的布局并非只有护城河与城楼,它主要包括羊马城、城墙、城门与城楼、团楼与硬楼、瓮城、城门桥以及城外围的“鹿脚”与“地包”。

古代城池军事防御建设有哪些?护城河、望楼、瓮城都设置在哪里?

羊马城:它主要是在城池的外围,从古代城池的记载来看,一般设在距离城池50到100米处,古人在这样的地方再建立起一圈城墙,当然规模是小于主体城池的,人们叫这样的城为“羊马城”,羊马城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主体城池,有一点要了解,就是羊马城里面是没有街道,更没有居民住房,简单来说就是一座空城,防御时需要用上。

城墙:众所周知,城墙就是我们经常看见的攻坚战中,攻方往上攀爬的城墙,有人时常吐槽影视剧,说弹药在城墙爆炸,事后什么事也没有。这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情况,因为古代城墙本来就高大宽厚,地基采用石块,用板筑的方式,将这些土层层夯实,夯土十分坚硬,尤其是明朝时期,采用砖砌成城墙,加上弹药威力也不算大,所以对城墙起不到毁坏效果。

城墙多见于直线,但是有的城池的城墙会做成“弧墙”,在城的转角不分,不做直角,甚至很多城墙做成“圆角”,首先“弧墙”的防护性加强,守城士兵可以从两端消灭敌军,不过“弧墙”只设立一面,根据受敌面来建立,再或者就是哪里防御弱就设置在哪里。

城楼与城门:则是根据城池的大小而设立,一般情况下,城门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城门。

团楼与硬楼:团楼是城墙向外突出的半圆形城墙,因为没有棱角才被称之为团楼;硬楼则是主体城上突出的方形城墙。

瓮城:这是在城池的重要城门外建筑的小型城池,主要就是用来防守城门,瓮城的设计方式比较独特,各个形状的独有,比如方形、圆形、半圆形、矩形,历史记载,瓮城里面的道路都是曲折的,进入之后时刻要调转方向。

古代城池军事防御建设有哪些?护城河、望楼、瓮城都设置在哪里?

鹿脚和地包:第一次看见这两个词,其实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后来翻阅书籍才知道,这两种是属于城池外的重要防御措施,可以说能起到延缓以及阻挡敌军的效果,而且效果显著。

所谓鹿脚,即将木桩打入地下,排列方式不一,一根木桩的长度大约在90cm,打入50cm,露出40cm的木桩,因为露出来的木桩和梅花鹿的腿一样高,所以被称作是“鹿脚”,可以起到绊马的作用,可以脑补画面,当千军万马奔入,遇到这些鹿脚是什么场面,人仰马翻在所难免,一般鹿脚都是设在护城河与城墙之间的空旷地段。

地包的位置主要是根据城池的建设选择,所谓地包,就是在一些关键的位置,比如敌人攻城必经之路,在此地挖一大坑,深度在2米左右,坑内有阶梯,人在下面,上面再铺满木条,用枝条盖住,留有空隙,当敌人经过时,坑内的士兵会出其不意的进行刺杀。

有了这些,一座城池的防御方式算是成功了一半。

护城河

接下来的就是大家一直有所了解却又并不了解的“护城河”,护城河的防御可谓重中之重,似乎所有的大型城池都有护城河,“护城河”好比一个人的双手,往往可以将对手拒之门外,有了护城河的防守,整座城池才能算得上是固若金汤,无懈可击。

古代城池军事防御建设有哪些?护城河、望楼、瓮城都设置在哪里?

护城河一般宽20米,水深高达7、8米,有现代的两层楼房那么高;

有了这样规模的护城河,敌军几乎是很难进入的,不过《三国演义》中关羽水淹七军,虽然有夸张的成分,这样看来护城河也是有利有弊,但是水淹的案例并不多,除非遇到天降大雨。

护城河本身就是一道防御线,河上有护城桥,我们所看到的一般都是平桥,这也是在电视剧中看到的,这种是固定样式,倘若是重要的军事城池,护城桥就不是这样,而是临时设置的便桥,比如浮桥,是临时用的,用完后便拆卸;船桥,用许多小船排列,用完即拆;拖板桥、吊桥,都是如此,影视剧中常见的就是吊桥,用完之后就将木板吊起。

护城河的防御方式,按照史书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龙山文化时代,早期的城池保留下来的也不多,只有楚国的郢都城,很多有护城河的城池,因为淤泥过深,现如今护城河的痕迹也很难看出。

当然并非只有大型城池才设有护城河,小型城池也不例外,比如山西阳城县的润城,这是明朝时期的小城,这座城外围也有护城河,只是借助了自然环境的因素,要格外提出的是护城河的水并不是百姓生活的饮用水,一般都是引入大河之中的水或者井水。

明清时期的都城,北京城的护城河,现如今也成了二环路,吉林成的护城河已经被开发成环城路。

有了这些,城池的基本防御建设算是完成,这样一座城池,如果有足够的兵力,将领不昏庸无能的话,守城成功率应该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

望楼

以上一座城池的军事防御虽说已经完成,但也只是一些城池本身和外部的建设,一个城池的防御始终离不开内部设计,而内部设计尤为重要,比如望楼,它也是城池防御的重要环节。

望楼就是设立在城池较高处,但是大型城池的望楼基本上就是所谓的钟鼓楼,望楼其实最初也是在居民住宅区设立的,因为古代有高大的围墙,居民看不见外面,所以在院子比较高的地方设立望楼,这样就能了解外面的情况。

随着住宅区的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小城池,之后形成大城池,望楼都是一直存在的,随着规模变大,望楼内就会放一面鼓,必要时可以敲响,通报其他人。

古代城池军事防御建设有哪些?护城河、望楼、瓮城都设置在哪里?

望楼不分地区差异,南方和北方都有,就拿南方的广东开平县城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望楼,尤其是在清朝到民国之间,土匪横行,设立望楼可以及时了解土匪动向;还有北方的陕西榆林,里面有多座楼,据统计,有八座瞭望性建筑,分别是南城门楼、文昌楼、万佛楼、新明楼、凯歌楼、鼓楼、北城门楼,这些楼阁都属于加强城池防御的望楼建筑,同时也是街心景观建筑。

望楼相当于观察敌军动态的“侦察机”,可以随时随刻了解情况,也不至于措手不及,是不可缺少的军事防御措施之一。

平凉府城

前面只是对一个城池军事防御是由哪些组成做了大致的讲解,但是很难让人产生深刻的印象,接下来以“平凉府城图”为例,再次深入了解,一张图带你看懂城池防御布局!

古代城池军事防御建设有哪些?护城河、望楼、瓮城都设置在哪里?

平凉府城图

平凉府城在甘肃省,明清时期,平凉府城的设计应该是极其复杂的,主城是正方形,东北角是一个弯曲的斜弧墙,全城有五个城门,南、东、北都设有不同形状的瓮城,途中16789都是不规则形状的瓮城,是负责防守城门。

城内有众多城门,主体城池五个城门道路都不相对,每个城门进入之后,道路也不直通,每条道路会出现丁字街口以及拐角路口。

古代城池军事防御建设有哪些?护城河、望楼、瓮城都设置在哪里?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受军事防御思想的影响,原本古代城池的城门和城门都是相对的,道路也是直通的,但是因为军事防御的需要,开始将“城门不相对,道路不直通”的原则作为建筑城池的基础准则,比如这个平凉府城东西城门就不相对,相错近20米,南北城门之间的道路更不相通,以丁字街居多。

城外有护城河,还有4条,河水由东北方向向南流入,虽说在图片上并没有表现出城池防御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地形来看,这些河流都有着不同的作用。

城池的最东边设有望楼,望楼时刻有士兵值岗,可以观察外界的一举一动。

总结语

通过对上面的一些了解,你是否对古代城池军事防御建设有了更加清楚直观的了解,古代攻城战一直都是伤亡较大而且难度系数高的战争,因此一般很少有攻城战,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之所以这样说相信大家通过本篇文章也能知晓,城池的防御建设太过牢固,在同等兵力下攻方要想取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往往看到的大多都是拥有绝对的兵力压制的战役,当然也不排除极少数智取或强攻赢来的战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