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以前看杂志,总能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说是一个人去面试,排队的时候看见地上有一个突兀的小纸团,旁边没有垃圾桶。 其他的人也看见了这个纸团,但是都当不知道,只有这个人,觉得这样很不干净,所以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捏在手中,然后才坐在一边安安静静准备自己的面试。 面试很快开始,排在这个人前面的那些面试者,进门时无一不是信心满满,出来却是满脸沮丧。 这个人越看越紧张,感觉自己这一次只怕也是铩羽而归。 轮到他面试了,面试官十分严肃。只问了他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新人,你对我们的公司有什么建议吗?” 这个人回答说希望大厅中能够有一个垃圾桶。 面试官要他证明,他展示出了手中的小纸团。 结果看到小纸团的面试官喜笑颜开,要他当面打开纸团。 这个人打开纸团,惊喜地发现这上面写着一句话:欢迎你到我们公司任职。 当然,故事只会是故事,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可能仅仅因为应聘者注意到,并且捡起了一个小纸团,就轻易将其应聘为自己的员工。 但是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细节,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细节,能够看出的不仅仅是人的品质,还能够看出茶的品质。 以往写如何看出茶的品质,往往说的是要从外观,从茶香,从滋味来观察,却很少说到过叶底。 其实叶底之上,也有许多的细节。仔细观察叶底,能够轻易辨别一款茶的品质如何。 今天,便来好好说说如何从一泡茶的叶底,看出它的品质好坏。 《2》 想要了解如何从叶底看出一泡茶的好坏,首先要了解的,是什么是叶底。 所谓叶底,就是白茶经过冲泡之后,留下来的吸饱了水的茶渣。 要从叶底看出一泡茶的品质,主要是看以下几点。 【看叶底的外观】 白茶有三个种类,分别是白毫银针,白牡丹,以及寿眉。 这三个种类采摘的时间不一样,因此外观也不同,冲泡后的叶底更是大相径庭。 白毫银针只采芽头,因此它的叶底,也是一个个圆鼓鼓的小嫩芽,像是吸饱了水的织梭。 白牡丹,采的是茶树梢头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冲泡过后,叶片舒展,如同一朵刚刚绽放的花苞,身姿十分优美。 寿眉虽同样是带芽带叶,但是由于它采摘的时间比白牡丹更晚,生长时间更长,因此叶底看着也是一种粗壮的样子。 若说白毫银针是个胖娃娃,白牡丹是个纤弱的少女,那么寿眉,就是一个眉目和蔼的老爷爷,看着就觉得精神矍铄。 但无论是白毫银针,还是白牡丹,又或者是寿眉茶,虽然他们的品类不同,但是叶底的颜色大致上还是相似的。 优质的白茶,冲泡之后的叶底,呈现的是一种深沉的颜色,像是棕褐色,深绿色,或是黄褐色,还带着油亮莹润的光泽。 总的来说,优质白茶的叶底仍旧是保留原色的,只是伴随着叶绿素的减少,颜色稍稍褪去,但依旧充满了新鲜活力。 而品质不好的白茶,冲泡后的叶底,也就没有了这样的一股新鲜活力了。 若是白茶叶底的色泽较为深沉,没有莹润感,且叶片上带着砖红色的斑块,那么这一泡白茶,很有可能是经历过渥堆发酵的。 渥堆发酵的时候,叶片中的叶绿素会因为较高的温度而转化分解,因此渥堆过后的白茶,叶片总是偏向于黄红色的。 冲泡只是带走了叶片中的营养物质,并没有改变叶片的外观。 因此,若是发现叶底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么这一泡白茶,极有可能,不是一泡上佳的白茶。 【闻叶底的茶香】 俗话说的好,雁过留痕,白茶也不例外。 即便是经过冲泡之后的叶底,也依旧带着浓郁的叶底香。 优质的白茶,即便是叶底香,也是纯净的。 新茶,往往带着馥郁清爽的毫香与花香。 而老茶,经历过时间的淬炼,更多的却是清幽的药草香,陈香,花香,以及粽叶香,若是优质的老寿眉茶饼,甚至还会出现甜蜜的枣香。 无论是新茶还是老茶,优质白茶的叶底香,都是一种能够令人感到舒心的茶香,清晰而灵动。 但是劣质的白茶,茶香就没有这么温和动人了。 由于自身品质,或是工艺,又或是后期储藏的原因,一旦白茶出现问题,最先有反应的,就是白茶的茶香。 含水量不达标,或是保存过程中受潮,白茶的叶底就会散发出一种闷闷的水味,若是受潮严重,还会出现一种类似于梅子的酸味。 若是工艺不好,烘干时火力较大,又或者是做旧的老白茶,茶叶在工艺过程中经历了高温烘烤,这样出来的成品茶,由于叶片在制作过程中受到了高温的灼烧,叶片中就有可能会出现一种焦味,或是烟火味。 若是在后期保存时,将白茶放置在了有异味的环境之中,那么白茶的叶底之后,茶香之中就会生出种种的怪味,如烟味等。 以上这些怪异的气味,都是白茶品质不好的表现。若是在叶底之中发现了一泡白茶拥有这些气味,请千万远离。 【感受叶底的触感】 观察叶底,光看,光闻,自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亲自上手触摸,感受其真实的手感,从而做出判断。 感受叶底的触感,需要注意这三点。 1.感受叶底的厚度 2.感受叶底的舒展程度 3.感受叶底的纹理脉络 从这三点,能够轻易判断出一泡白茶的品质。 优质的高山白茶,生长在高山之上,因此叶片也是鲜嫩肥厚,看着就十分讨人喜欢。 由于白茶工艺只有萎凋和烘干两个步骤,不揉不捻不炒青,因此能够完整保留下叶片的外观。在吸饱水之后,叶片纹理清晰,脉络明显,柔韧性极好,即便是轻轻上手按压,也会感觉到叶片具有较好的弹性。 可若是茶青品质不佳的白茶,叶片本身内质稀少,叶片单薄,因此冲泡之后,叶片是细瘦而粗糙的。 若是白茶的制作工艺不好,或是做旧的白茶,叶片在制作过程之中遇到粗暴对待,内里的纹理和脉络就会出现问题。 这时候的叶底,没有弹性,一捏就烂,毫无活力与生机可言。 因此,在挑选白茶时,还是要查看一番白茶的叶底情况,确保冲泡后的叶底仍然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如此才是优质的白茶。 《3》 挑选白茶,重要的是产区和工艺。想要知道这两者如何,常看的都是外观,茶香,和滋味,叶底,作为被人丢弃的存在,常常被人忽视。 冲泡之后剩下的叶底,对于品鉴来说,的确已经没有了价值,可对于挑选来说,却是绝佳的一个素材。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品行,总要结合他在人前和人后的两方面来查看。 想要了解一泡白茶的品质,也应该结合它在冲泡前的表现,和冲泡后的表现来查看。 叶底,作为一泡白茶最后的残留物,自然是观察的重点。 而它所能够呈现出来的内容,也足够茶友细细观察和品味。 春茶季已经来临,是时候通过查看这叶底,寻找到那一泡适合自己的春白茶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