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摇篮的手, 就是推动世界的手 孩子, 是跌落凡间的天使, 降临时一尘不染。 除了宇宙, 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和他说话不必思索, 态度不必矜持。 抬起头来说笑, 低下头去弄水, 任你深思也好, 微讴也好, 驴背上,山门下, 偶一个回头望时, 总是活泼泼地, 笑嘻嘻地。 《可爱的》 作者/冰心 孩子的笑脸与眼泪, 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风景, 要多美好,有多美好。 我看过你哭—— 一滴明亮的泪 涌上你蓝色的眼珠; 那时候,我心想, 这岂不就是 一朵紫罗兰上垂着露; 我看过你笑—— 蓝宝石的火焰 在你之前也不再发闪; 呵, 宝石的闪烁怎么比得上 你那灵活一瞥的光线。 你那微笑给我阴沉的脑中 也灌注了纯洁的欢乐; 你的容光留下了光明一闪, 恰似太阳在我心里放射。 《我看过你哭》 英/乔治·拜伦 他们那些纯洁的小心思啊, 让人一想起来, 就忍不住发笑。 星星的小眼睛, 洒下泪滴或露珠。 你们在上面抖个不停, 是不是因为寒冷? 星星的小眼睛, 我向你们保证: 你们瞅着我, 我永远,永远纯真。 《对星星的诺言》 智利/加布里埃拉·密斯特拉尔 小心啊, 他的眼中是珍宝, 他的未来就是人类的历史。 孩子,难道你从没听说过, 你是全部历史的继承者? 你一双小手生来是为了 取得美和善, 拒绝丑和恶: 你的手也将用来同那些 祖先们厚实的巨手紧握。 《在赠给孩子的书上题词》 英/西雷亚·贝洛克 我们要学会, 牵着蜗牛散步, 耐心等待他们长大, 让他,就只做一个孩子。 你的儿女其实 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 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 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庇护的, 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论孩子》 黎巴嫩/纪伯伦 孩子,要这样爱 《关于教育孩子,我有四个建议》(节选) 作者/毕淑敏 成功是为了什么?成功之后又将如何? 人们对于成功的理解越来越功利,以至于成功的标准最终都可以简化成挣钱的多少。这个问题折射到子女教育和后代发展上来,就变得非常畸形了。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一路拼杀而上,在一个大的社会范围内经历着严酷的竞争,好像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被整个社会承认,才是成功者,而绝大多数人都成为失败者,这样的评判标准是错误的。 成功是为了什么,成功之后又将如何?其实这个问题经不住几次追问,事实上,每个人尽己所能、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出来就是成功。 建立起这样一种观念: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困扰,产生自给自足的幸福感。 要让孩子从小懂得,并不是只有考第一才会更幸福。 人活着总在追求幸福,那么自给自足的幸福感从何而来?有钱就是幸福吗?女孩儿一定要长得漂亮才能幸福吗?接受最好的教育就是幸福吗? 这些都是不能画等号的,但是人们一窝蜂地把这个问题简化成为“永远的第一”就是幸福,但世界上的“第一”是没有穷尽的,真正的幸福应该是有意义加上长久的快乐。因为快乐是一种停在表层、比较短暂的人生体验,吃喝是快乐的,但还不等同于幸福,不等同于有意义。 怎样让孩子体验到幸福?一定要让孩子在特别小的时候就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打破世俗的标准,让孩子明白并不是不出类拔萃就没有资格享受幸福,并不是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被社会认可,并不是只有比别人更好才会更幸福。 爱孩子,请给他更多可能性。 父母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才能和兴趣所在。真正爱自己的孩子、与孩子朝夕相处、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那么难,很多家长为此焦虑是因为他们封死了很多可能性、过于急功近利,当一个孩子说他想当救护车司机时,往往被家长断然否定了。 我觉得一些家长为孩子设计人生之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孩子有权利选择其他道路,当孩子与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让家庭环境恶化到无药可救的地步:你怕什么,孩子就来什么,孩子有时候会不惜自毁来控制父母,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 有些人本身是高学历的受益者,他们把自己的人生经验简化为“我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为我学习好”,因此他们竭力为子女选择最优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藐视自己出身的过程,是自己人生经验的一种投射,孩子可能从小就在他们的控制下失去了幸福童年。 如果是我,我会让孩子就近上学。之后尽可能地拿出所有的时间去玩,去看博物馆、去接触大自然,和所有的小朋友和谐相处。 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 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的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这样的小事中,我有了不小的感悟——觉得自己瞻前顾后,实在是小心得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 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他的价值,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愿他慢慢长大, 好好幸福 告诉孩子, 努力追求幸福吧! 不论何时何地,不论何种状态。 愿他有沉静而丰盛的灵魂, 愿他的生命中时时有快乐的源泉。 《你应该努力追求幸福》 美/麦克斯·埃尔曼 在嘈杂和匆忙中, 平静地前行吧, 也别忘了在寂静中, 能找到多好的安宁。 可以的话, 尽量不放弃原则而与所有人和睦相处。 细语清晰地说出你的肺腑之言, 也聆听别人的说话, 别人的话纵然又枯燥又无知, 总会有他们的故事。 避开大声吵闹和好斗的人, 他们是扰乱心性的人。 不要跟其他人比较, 否则可能变得虚荣自负或忿忿不平, 因为一定有人比你伟大, 也一定有人比你渺小。 享受计划, 也享受成就。 无论自己的事业有多卑微, 维持对它的兴趣; 在一生多变的命运中, 它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 很多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 生命到处都有英勇的事迹。 做你自己, 尤其不要虚情假意, 但也不要把爱视为虚伪, 因为尽管生命有时枯燥乏味, 有时令人迷醉, 爱, 却如青草般日久常在。 不轻视因年老而获得的阅历, 并得体地舍弃年轻时拥有的东西。 培育心灵上的力量, 以面对突然而来的不幸。 但不要杞人忧天以致心神不宁。 众多的恐惧, 源自疲乏和孤独。 要既不逾矩, 又善待自己。 你是宇宙的孩子, 身份不次于树木和星星, 身处这里是你的权利。 不管你是否明白它的奥秘, 毫无疑问宇宙在展现着 原本应有的样貌和规律。 不管你怎样劳累和胸怀大志, 在生命的烦嚣和困惑中, 要保持心灵上的安宁。 不管经历了多少伪善、苦役 和破碎的梦, 世界依然是美丽的。 要保持轻松开朗, 努力保持快乐。 来源:央视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