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书》被称为我国的八大神秘文字之一,无人能识、无人能晓、无人能解。早在宋朝淳化三年,已被载入著名的《淳化阁帖》。大观三年又载入《大观楼帖》,并加上了释文。对于这个释文,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在历史上,文人相轻,古已有之。作为今天的古文字学者,没有必要再掺和其中,将水搅浑。《仓颉书》是真是伪,破译一下文字就知道了。而我们现在的古文字专家,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那只有保持沉默了。 笔者是一个业余的登山爱好者,凭着一股热情和耐力,曾爬过117座高山,它用去了我的十年时间。十年让我总结了一条经验,每一座山,都要一步一步的去爬,除此之外,别无捷径。其中的滋味,只有孤独的登山者才能体会。 当我破译完《仓颉书》之后,我一直期待着奇迹出现…… 果不其然,不久任南红山文化网的一位网友,贴出了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弗瑞尔美术馆(The Freer Gallery of Art)收藏的《仓颉书》玉版文字。
第二块黄帝时代玉碑碑文背面碑文 第二块黄帝时代玉碑碑文正面碑文 接着,曾力先生又将他收藏的“大眼龟玉碑”文字,在网上公布。——两者可以互相参照、比对、分析、研究。结果让人惊喜地发现,两者属于同一系统的文字、同一时期的文字,而且是成文历史,可读、可解、可释,怎么评价这次大发现都不为过。历史上存在过的东西,终于出现了。100年前,我们发现了商朝甲骨文;100年后,我们又发现了5000年时期的文字,这与中国的文献记载是吻合的、与仓颉造字是一致的、为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做了最有力的证明。换句话说,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炎帝、黄帝,在亚洲的东方定居下来,刀耕火种、采集果实,最先进入农耕时代。炎帝尝百草,黄帝采铜首阳山、筑城于阪泉为皇城,黄帝左史仓颉、右史诅诵造字成功,一个拥有众多草民的草国,已正式诞生于此时,并跨入世界文明之门槛。大眼龟碑文已记录下来,并千古万世永传。  曾力先生与黄帝时代玉碑合影
《仓颉书》和《大眼龟碑文》的发现,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5000年文字是什么模样:独体字多、合体字少,象形字多、会意字少,文字笔划少,句子成文短。与商朝甲骨文比一比,自然会将《仓颉书》和《大眼龟碑文》放在商朝之前。如果再与夏朝甲骨文、夏朝象牙文、夏朝玉版文字比一比,您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它们就是我们长期要寻找的最早最初的文字,他们终于面世了!”历史的链条在此时此刻,以完整的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天衣合缝、无懈可击! 下面是我对《大眼龟碑文》第二块碑文的破译初稿,欢迎批评指正: 1、庇,护也。 2、月,肉祭也。 3、草,国族名也。 4、孝,考也。 5、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6、屯,厚也,善也。 7、日,每天也。 8、乃,副词也。 9、出,生也。 10、尹,治也, 11、弘,大也,吉也。 12、示,祖先神灵牌位也。 13、古,远也。 14、化,变也,教也。 15、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16、虫,灾害也。 17、屯,厚也。 18、隐,蔽也。 19、石,神祗也。 20、家,窝也 21、乃,副词。 22、以,用也。 23、月,肉祭也。 24、告,祷也。 25、厓,古居也。 26、以,用也。 27、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28、尹,治也。 29、佑,护也。 30、草,国族名。 31、山,高也。 32、川,河也。 33、祀,祭也。 34、妣,祖母也。 35、占,卜也。 36、屯,厚也。 37、宗,祖庙也。 释文如下: 庇月草孝,人屯日乃,出尹弘示,古化人虫,屯隐石家,乃以月告,厓以人尹,佑草山川,祀妣占屯宗。 释义如下: 1、庇月草孝:草人进孝是每月初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上天庇护。 2、人屯日乃:草族人每天都要积德积善。 3、出尹弘示:国家治理,要用大礼——祭祀,以扬祖德。 4、古化人虫:古人用教化免除灾害。 5、屯隐石家:德善往往存于礼尚之家。 6、乃以月告:每月都要祭拜神灵,告慰先祖。 7、厓以人尹:治理民居,安定天下。 8、佑草山川:苍天会保佑草国的江山社稷。 9、祀妣占屯宗:祭祀祖母占卜吉凶,继承先祖厚德。 大眼龟碑文第二块背面的文字: 1、是个合体字,由月和仁组成,该字应是“朢”字。《说文解字》解释为:“朢,月满与日以朝君也,从月从臣从壬,壬,朝廷也。”此说可信。 2、“旦”字,日出为旦。 “朢旦”:即每日天明上朝廷拜会君王,商议国策也。 从铭文上看,5000年前,黄帝时代的草国已有上早朝的规矩,绝非象某些人所讲的那样是神话传说时代、是部落时代、黄帝不过是个部落头领。因为自文字产生起,就已开始记录历史,已是信史时代,人们不再口耳相传、或口耳相传逐渐被文字记录所取代。这时,只有在这时,历史不再是神话传说,而是信史。总之,黄帝时代的草国已是一个国家。黄帝是天子,左右有文武大臣、国家有都城、国家有文字、国家有法令、国家有军队、国家已掌握炼铜和铸造工艺,草国的草民已跨进了人类文明的门槛。 文章作者:马贺山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