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芹故乡 话雪芹

 燕山茶社 2019-04-01

雪芹故乡 话雪芹

如果把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比作中外小说之林的参天华盖,那么,唐山市丰润区(原丰润县)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曹雪芹因《红楼梦》而伟大,丰润因曹雪芹而平添人文底色,而声名远播。

有人曾质疑曹雪芹的祖籍在丰润,但事实却给了肯定的回答。早在上世纪30年代,学者李玄伯就在《故宫周刊》发表论文《曹雪芹的家世新考》,以尤侗《松茨诗稿序》和乾隆年间的《丰润县志》为依据,提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与河北丰润曹冲谷为同族兄弟”,首次确认曹雪芹的祖籍在丰润。1953年9月,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论》一书的第三章《籍贯出身》第一节“丰润人”、第二节“辽东俘虏”中,全面论证了曹雪芹祖籍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县。后经深度挖掘整理,丰润县政府有关部门于上世纪80年代出版《丰润曹氏家族》一书。书中既交代了曹氏家族的来龙去脉,又提供了曹雪芹祖父曹寅与丰润曹氏家族曹冲谷为同族兄弟的事实依据。周汝昌为此书作序,表示认同。书中写道,曹冲谷(名曹鋡,字冲谷、松茨)性聪颖,情怡合,幼年曾在曹寅家的南京江宁织造府居住,与曹寅一起“夜雨读书床”“风堂说田诗”“列客展前席”。曹寅幼年亦曾在丰润曹家寄居过,与曹冲谷形影相伴,常常于浭水岸边垂钓,于松茨草堂吟诗,于家酒作坊漉酒,于蘋婆书院泼墨挥毫。“浭水”“松茨”“蘋婆”乃丰润曹家之标志,足见两兄弟近密热烈的聚晤与往来。后两兄弟中曹冲谷进京为官,至国子监主簿、理藩院知事;曹寅则经康熙帝恩准,赴南京接替父亲曹玺任江南织造。既然曹寅的祖籍在丰润,那么作为他孙子的曹雪芹其祖籍也就非丰润莫属了。另,受家庭人文境况的影响,曹雪芹在《红楼梦》写作中,用了很多丰润方言。比如,把借钱写作“倒扁”,把贫嘴滑舌写作“花马掉嘴”,把吃饭快写作“爬拉”等等,不一而足。这些方言极具丰润特色,而其他地域则很少用或根本不用。虽然曹雪芹或许并未在丰润居住过,但少不了与丰润曹家人的往来,言谈话语间,家乡的方言会自然而然地存于脑际,见之于《红楼梦》的字里行间。无论是曹雪芹的家世考证,还是他写作《红楼梦》的语言习惯,均能印证丰润是曹雪芹的祖籍。

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曹雪芹出生于南京江南织造府内,可谓生逢其时,他是含着宝玉甚或是金钥匙来到人间的。彼时,曹家从其曾祖父曹玺到祖父曹寅再到父亲曹颙、叔父曹頫已祖孙三代续任江南织造,高官厚禄,到曹雪芹出生时,已聚财万贯,成为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早年的曹雪芹,托赖天恩祖德(康熙帝之恩,曹玺、曹寅之德)在昌明隆盛之邦(康雍盛世),花柳繁华之地(南京),诗礼簪缨之族(江南织造府),温柔富贵之乡(西园),享受了一段锦衣纨袴、富贵风流的公子哥生活。每天只和姊妹丫鬟们一起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或吟诗作画,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浅唱,折字猜枚,日子过得心满意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曹雪芹13岁,时任江南织造的叔父曹頫以骚扰驿站、织造亏空、转移财产等罪被革职入狱,次年被抄家,曹雪芹随全家迁回北京。从此,家道急剧败落。曹雪芹的生活从九天降到九地,先居于北京城内,后搬至京郊黄叶村,日子一天不如一天,“蓬牑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尝尽世态炎凉。生活的困顿没有消磨曹雪芹的志气,相反更促进他一扫“纨绔之气,高梁之风”,对现实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态度。他矢志著书立说,立言之德。他从“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著春秋”的典故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旧作《风月宝鉴》“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了巨著《红楼梦》。“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曹雪芹因贫病交加、幼子夭折而感伤过度,阖然长逝,年仅48岁。

曹雪芹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他的传世之作《红楼梦》,用毛泽东的话来说,《红楼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补天之作,评价至极。

就曹雪芹《红楼梦》的文学价值而言,古往今来无人能望其项背。他一改之前小说的写作窠臼,既不借助于任何历史故事,也不以任何民间创作为基础,而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以个人家庭为背景,如实写来,爱恨情仇凝于笔端,保持现实生活的多样性,现象的丰富性,打破了过去“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写法,所叙述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现实人物,使古代小说的人物塑造完成了从类型化到个性化的转变,塑造出典型化的人物形象。

曹雪芹《红楼梦》的社会价值,更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尊重。他善于从众多的人物关系中,揭示封建社会腐朽没落的本质,预示其必然消亡的客观规律,让人们清晰地看到,既使盛世之下的清王朝,也难掩其衰败的社会现实。在曹雪芹笔下,象征着封建社会的荣国府和宁国府,就是腐败不堪的两个封建贵族的大家庭。他借用柳湘莲的话说:“你们东府里,除了两个石头狮子干净,怕是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足见这两个封建官僚家庭里面大大小小的主子们,除了享乐,没干过一件正经事,甚至勾结官府草菅人命。对此,曹雪芹深恶痛绝。随着荣宁二府的败落,特别是荣府抄家后雪崩式的破产,以及诸多社会弊端的不可逆转,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官场、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愈发失望,及至发出:“昏惨惨似灯尽,忽啦啦似大厦倾”的呐喊。在批判封建社会的同时,曹雪芹提出新的生活理想。他对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描写,实际上就是曹雪芹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反映和追求。曹雪芹的批判是属于他自己的现实社会的,而他的理想却是属于未来社会的。未来是什么?是民国取代大清,是新中国取代旧中国。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曹雪芹把《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活生生的人物、故事、情节演绎历史规律,形象地告诉我们,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和旧的社会制度的死亡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在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制高点上,曹雪芹较之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毫不逊色。他的《红楼梦》以其深邃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和永恒的魅力,永远伫立在中外文学史的珠穆朗玛峰上。曹雪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故乡唐山人民的骄傲。

屈指算,曹雪芹已经逝世300多年了,他的名字和他的《红楼梦》一样,流传至今。曹雪芹不死,《红楼梦》永恒。因为曹雪芹已在《红楼梦》中梦醒,因为他所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已被历史所证明。今天,当人们移步曹雪芹祖籍故居,抚今追昔;当人们品尝曹雪芹家酒,欢聚一堂;当人们漫步曹雪芹文化主题公园,尽享阳光下当家作主的愉悦,有谁不觉得往事已矣,还是社会主义好呢?好就好在社会主义制度优于封建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好就好在社会主义制度把人们带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生活。( 作者: 王克俭 )

(压题片为丰润曹雪芹文化主题公园的曹雪芹塑像。 烁辉 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