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蛙技术

 言乐vdrm1b0xqd 2019-04-01

平蛙和波蛙

平蛙,就是如上面的视频所示的游法。这种游法,也是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的业余蛙泳爱好者,所采用的游法。

这种姿势,只能叫做是休闲蛙、平蛙,甚至只能算是会游蛙泳,但还不能叫游得好。只有会游波蛙(比如下图),那才叫是游得好。

平式VS波蛙

这两种蛙泳技术比较如上图。左面是平式蛙泳,右面是波式蛙泳。

在每个动作周期中,平式蛙泳身体姿势非常接近水平位,臀部始终接近水面,通过抬头做吸气动作,所以不会破坏躯干的水平姿势。然而波式蛙泳吸气时,头和肩部则要冲出水面;收腿时,臀部下沉较深。

这两种游法的最大差异如下图c和d:

采用平式蛙泳技术的运动员收腿时,身体仍保持水平姿势。此时他的肩部仍在水下,臀部靠近水面。与平式蛙泳相比,波式蛙泳选手此时肩部露出水面,臀部位置较低,身体姿势是倾斜的。在其余动作阶段,这两种泳式身体姿势没有很大差异。

在臂部动作产生推力阶段(图a和b):

采用这两种泳式技术的运动员身体都保持良好的水平姿势,保持良好的流线型。

在腿部动作的推力阶段(图e):身体同样保持上述姿势。

此时,这两种游法的唯一差别如图F。采用波式蛙泳的选手在蹬水动作结束时,略有提臀动作。

波娃的优点-阻力小、游得快

主张采用平式蛙泳技术的人认为,由于平式蛙泳上体无须做多余的上下起伏动作,所以可减少形状阻力,游起来也省力。

下图采用平式(a)和波式(b)游进的蛙泳选手收腿时所受阻力比较。这两名选手处于同一动作阶段

a上的平蛙运动员,收腿时受到的阻力更大,因为他向前下方做收腿动作时,大腿有挡水动作。对许多采用平式蛙泳技术的选手进行速度测试时发现,做收腿动作时,游速明显减慢。从a上可看到,在收腿动作结束时,由于游速下降,速度曲线图上出现一个很深的低谷。

b上的波蛙运动员收腿时,沉臀的同时前上收小腿,大腿没有前下收动作。因为小腿截面不大,并在躯干后部前收,所以与大腿不同,收腿时几乎不产生阻力。因此在游速曲线上可看到他游速下降程度不大,持续时间也不长。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图a上的运动员游速降到0,20米/秒,而图b上的运动员游速仅降至0.80米/秒。收腿时游速下降程度小的运动员,在随后的动作中,可迅速使身体加速前游。所以从上图可看出,采用波式蛙泳技术游进的运动员,在蹬腿动作阶段游速较快。

采用波式蛙泳技术游进的选手受阻较小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游进时,收腿阶段身体在水中保持较大的斜度。因为运动员上体略高于下体,使得流经体下的水流逐渐改变方向。从运动员身体下方箭头所示的水流方向可理解这一点。抬头提肩的同时沉臀,可使身体保持这种倾斜姿势,正因为如此,许多蛙泳高手收腿时,肩部都提出水面。

也许你认为,如果运动员的身体像平式蛙泳那样保持水平姿势,同时收腿时像波式蛙泳那样,屈髋动作做得尽量小一些,阻力不是更小吗?这是无法做到的。采用波式蛙泳游进的运动员收腿时,如果上体保持水平姿势,脚部就会露出水面。也就是说,如果臀部贴近水面,收腿时除非大腿向前下收腿,否则两脚就无法在水下做收腿动作。从图a上可看清这一点,采用平式蛙泳的选手收腿时,大腿与躯干间的夹角几乎接近直角。而图b上采用波式蛙泳技术游进的运动员收腿时,由于臀部位置较低,无须前下收大腿,两脚就可不露出水面。与多数人的看法相反,臀部位置较低的运动员收腿时,膝部可保持较高的位置。

波蛙的提肩

运动员肩部的上提动作对臂部产生推进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蛙泳臂部的推进阶段与蝶泳的内划动作相似,即双手在体下做一较大弧度的内下划水动作。从下图可看出,波蛙下划阶段的推力是怎样生成的。

手掌与划水方向间的攻角可产生一向后的分力,也产生一相当大的阻力。在矢量图上可看到这二个力的方向。阻力使运动员的肩部上提,然而推力(向后分力)使身体向前游进。

平蛙:阻力减小,推力也会减小。从下图可看清这一点。

该图上运动员手掌与划水方向间的攻角很小,所以通过手掌前的水流方向没有多大改变,因此,推力和阻力都很小。这名选手没有提肩动作,这无助于加快游进速度。

可见,提肩动作有助加大推力,相反,在划臂动作的该阶段肩部位置过平无助于增大推力。

波式蛙泳具有优势的最后一个原因可能是身体的波浪式动作会产生推力。

像蝶泳一样,波式蛙泳每一动作周期内身体的波浪式动作会增大推力。在蹬水结束,身体稍呈屈身姿势时,髋下水流流速暂时减缓,划臂时,腿部上提、髋部下压,可使水流加快后移。

运动员应知道波浪动作过大的坏处。吸气时,头和上体出水过高消耗体力,像蝶泳臀部起伏那么大会增大游进的阻力。身体的波浪式动作是通过臂、腿的正确动作产生的。适当的起伏动作足可产生最大的推进力。波浪动作过大的运动员应注意:

1.头和肩部上下动作幅度超过向前动作幅度时,属波浪动作过大。在这种情况下,上体出水时,应避免背部出现反弓动作。

2.蹬水将结束时,臀部出水过高,属波浪动作过大。腿部下蹬时,臀部应露出水面,但出水部位不宜过大。

3.臂前伸时,如双手和头部入水过深,属波浪动作过大。双手和头部前伸过深会拖长手、头返回水面的时间,并浪费体力。臂前伸时,头部应稍没入水,双手稍前下伸,以便双臂、上体和腿部保持直线下倾姿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