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哥侃茶之不如吃茶去

 齐一摄现美 2019-04-01

A cup of tea

中国有句古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对于一个潮汕人来说,恐怕次序还得改一下。夸张一点说应该是茶米油盐酱醋柴。

作为一个地道的潮汕人,从接触喝茶开始,不知不觉也有50年了,从懵懵懂懂地被灌茶到主动寻找好茶,到终于有点心得,也算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路程。

作为一名60后,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但即使在这样的年代,潮汕人依然对茶有着极端的偏爱,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家里就算揭不开锅了,朋友来了也必须以好茶相待,其实所谓的好茶,也就是供销社里六分钱一泡的混合乌龙水平,如果家里能搞到一斤半斤茶叶,家里简直欢天喜地扬眉吐气富贵逼人。

有一次冬天家里来了贵客,不巧茶叶告罄,老爸一边烧水一边命我买茶去,不巧最近的供销社茶叶售罄,无奈跑了老远才买回茶叶,气喘吁吁到家客人却已撤了,老爸苦笑:“等你半天不回,水开了一壶又一壶,眼看茶是喝不上了,为不浪费热水,只好邀请‘人客’(潮汕人称‘客人’为‘人客’)泡个脚,结果把人客赶跑了。”

小学一女同学,与奶奶同住,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必往家里跑,天天如此,同学们都很好奇,追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奶奶每天上午都会掐着时间给她生火烧水,等她回来喝两杯茶再回校上课,潮汕人对茶的痴迷可见一斑。

从小的熏陶养成了我对茶的痴迷,但真正对茶有认识也是在结识了一帮高级玩家之后,那种感觉就像打开了另一个天地,一下子对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喝茶讲究一茶二水三冲泡,缺一不可,以我现在的经验,水对茶的影响,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古人说“十分茶八分水只得八分,八分茶十分水可得十分”,诚不我欺也。

很多人问我好茶有标准吗?当然有!茶圣陆羽曰:“清香甘活”,在此基础上,喜哥曰:“食无定味,适口者珍”。

现在普遍认可的茶叶分类法,以制作工艺分为六大类,即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普洱茶是个异数,熟茶属全发酵茶应该归入黑茶类,生茶属于后发酵茶,应单列一类。

刘晓庆闹过一个大笑话,微博里晒图用高脚玻璃杯喝“极品大红袍金骏眉”(大红袍是半发酵茶,属乌龙茶类,金骏眉是红茶,属全发酵茶,另外玻璃杯喝茶有腥味,尽量避免),惹得撕葱同学跳出来一顿暴怼,著名美食家蔡澜微博《虫茶记》也出现过类似低级笑话,居然有“六千元一饼的红印”的描述(以红印的市场价,六千元一泡还差不多),可见术业有专攻,不懂装懂很容易贻笑大方。

除了工艺之外,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是树龄(乔木或灌木)、产地(海拔、水土、朝向等),总体来说是大龄乔木高海拔朝阳水土优越条件下的茶叶保持良好的品质。

以凤凰单枞为例,最好的茶叶,都产自乌岽山,最高海拔1391米,其品质最好的茶都是产自几百年树龄的老枞。

清,指一泡茶的味道,干净纯正没有杂味。

香,指一泡茶的香气,必须悠远迷人。

甘,指一泡茶的回韵,必须甘甜生津。

活,此乃茶叶的最高境界,指的是香气韵味等,必须有层次有变化。

在此基础上,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表现,或以滋味厚重或以香气悠扬见长,但万变不离其宗,以资深茶人广州一盏红的主人张工定义之——茶之极者,香悠远,味醇厚,啜之如油也。

说起张工,此人真乃茶痴,地道广州人,因为喜欢喝茶,毅然辞掉公职下海做茶,已一十三年矣。

2013年的最后一天,张工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某种水果种子的照片(见图)征集答案,答对者赠送其最得意的作品大红袍11034一泡,本人作为唯一的答对者,竟获赠此茶12泡,价值人民币¥$&€£¥,也是一段佳话。

记录美好的回忆

关于11034,评论见下图

一处笔误,“舌尖鸣泉”应为“舌底鸣泉”,特此更正。

茶也是长寿的象征,传统文化里,米寿是八十八大寿,茶寿则是一百零八高寿,可见古人认为光吃饭可以活88岁,但多喝茶可以活108岁,显然喝茶也代表了美好的祝愿,喜哥在此祝愿诸君多品好茶,福寿双全。

    借用赵州和尚从谂禅师“吃茶去”的禅宗公案:“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上一杯好茶,各位客官请慢用。

不好意思,发错图了。

怎么又搞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