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科举试题泄露案,唐伯虎被判终生不得参加科举,王阳明降名次

 思明居士 2019-04-01

明朝弘治年间出了一桩名动南北的“试题泄露案”。唐伯虎和王阳明都被牵连了进去,而王阳明被牵连更是无缘无故的,王阳明虽然这次榜上有名,但遗憾的是,未中状元,而是二甲。

明朝科举试题泄露案,唐伯虎被判终生不得参加科举,王阳明降名次

要说这个案件,我们得拉出另外一个人—明朝才子唐伯虎。唐伯虎大家都不陌生,都知道他是个画家,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但其实在隐没于民间之前,唐伯虎跟当时大部分文艺青年一样,都有着功名之心,他于1499年去北京参加考试,只是后来却出了意外。

明朝科举试题泄露案,唐伯虎被判终生不得参加科举,王阳明降名次

唐伯虎赴京的路上,无意结识了江阴县的富二代徐经,两人一路说笑,游玩至京城。有钱人总是与官员打交道。当时徐经花了很多钱去结识京城的达官贵人,其中便有礼部侍郎程敏政。当时会考的主考官还未定下来,但徐经得到内部消息称程敏政很有可能担任主考官兼出题员,于是他便花了重金,与唐伯虎一同拜在程敏政门下求学。

结果便如内部消息所说那般,程敏政果然是这年考试的出题者与主考官,李东阳为副考官。

考试的时候倒是特别平静,偏偏在阅卷的时候,李东阳给程敏政拿了一张卷子来,说:“老程啊,真有你的,这次题目出得可真难啊,全部的考生中也只有一个人知道《退斋记》的作者是刘静修啊!”

明朝科举试题泄露案,唐伯虎被判终生不得参加科举,王阳明降名次

程敏政笑了笑,接过卷子道:“来,让我看看这考生答得如何。”阅过一遍之后,程敏政笑道:“这必是唐伯虎的卷子无疑了!”

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时还是在办公室,有很多同事都好奇地问道:“老程啊,这试卷都是经过密封处理的,大家都看不到姓名,你怎么知道这是唐伯虎的卷子啊?”

明朝科举试题泄露案,唐伯虎被判终生不得参加科举,王阳明降名次

程敏政一愣,打了个哈哈,说这唐伯虎文采不凡,自己也是猜的。但却已有人起疑,并且这样的说辞跟刚才他一口咬定这是唐伯虎的试卷的语气截然不同,肯定有内情。

于是有人暗地里向皇上说,这次考试唐伯虎有作弊之嫌。科举是选拔国之栋梁的重要手段,此等重要的事情谁敢儿戏。皇上勃然大怒,下令彻查此事,于是唐伯虎、徐经和程敏政被初步查出有通弊嫌疑,被关进了大理寺监狱。

明朝科举试题泄露案,唐伯虎被判终生不得参加科举,王阳明降名次

程敏政一口否认自己泄露试题给唐徐两位考生,然后又说试题自己很早便在家中构思妥当,有可能是家中小厮被富二代徐经重金收买,把纸篓里的草稿给偷了出去。徐经一开始死不承认,后来被屈打成招。这下京师一片哗然,因为当时卷子都已经批阅完毕,名次都排了出来即将发榜。

明朝科举试题泄露案,唐伯虎被判终生不得参加科举,王阳明降名次

为此,朝廷召开紧急会议,最后决定推迟发榜,之前由程敏政批阅的卷子再由他人重新批阅一遍,并且这之中的卷子都不能入前三名。而王阳明,虽然发挥良好,却因此被降至二甲进士第七名。

至此,这个案件还没有落下帷幕,因为虽然程敏政怀疑是家童泄露试题,而徐经也被屈打成招,但朝廷经过一番盘查,却并未找到有泄露试题之嫌的家憧,而案件牵涉人唐伯虎更是否认买过答案。案件扑朔迷离,最后只好交三法司全权审理。三法司身为专业审判机构,在收集了各方证据与证词之后,在宫殿午门前开始了公开的审理与对质,最后终于挖出了事情的真相。

明朝科举试题泄露案,唐伯虎被判终生不得参加科举,王阳明降名次

原来程敏政在给唐伯虎和徐经讲课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近期的一些思想表达出来,甚至包括他想要出的考题,这应该是不经意的,因为大部分文人都有类似的毛病,喜欢在他人面前吹嘘显摆自己最新思考出来的知识理论。既然程敏政没有刻意去泄露试题,这个案件又该如何判呢?

最后三法司经过研究讨论,决定革去程敏政的官职,因为他虽然没有刻意泄露试题,但试题毕竟是由他泄露出去的,罪责无法推脱。而徐经与唐伯虎两人,虽然没有主动索取试题,但在临试时期主动用金钱去巴结官员,以谋取考试便利,其舞弊的心思已是路人皆知,所以最终他们被革去举人身份,终生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

明朝科举试题泄露案,唐伯虎被判终生不得参加科举,王阳明降名次

据说当时有官员觉得这两个年轻人虽然犯了错误,但学识与才华还是明摆着的,便为他们求了情,而皇上也应允了让他们去地方做县长。偏偏狂傲不羁的唐伯虎拒绝了这一安排,回到了水绿灯红的江南,找到了志同道合之辈,组成了四大才子团体,从此放浪形骸,乐于市井的繁华,对官场再无牵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