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讲堂丨“不学礼,无以立”

 Purefact 2019-04-01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范畴,也是最高伦理规范和普适性的行为准则。四川南充广播电视大学王旗认为,“礼”是中华民族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做到仪态端庄、温文尔雅、揖让周旋、从容中道,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纯粹的人。当今社会,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和践行“礼”,就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详情请看——

中华民族历来重礼法、讲礼仪、倡礼貌,华夏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礼、义、廉、耻”被视为国之“四维”(《管子·牧民》),“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人伦“五常”(董仲舒《天人三策》)。可以说,“礼”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范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伦理规范和普适性的行为准则。

1

“礼”最初指的是原始巫术、祭祀神灵或图腾崇拜中带有宗教性质的礼节仪式,殷商时,其含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人事方面。西周初年,辅佐武王的周公鉴于商纣王“失德”的教训(即成语“殷鉴不远”),提出了“明德慎罚”的为政方针,并创制推行了一套包括国家典章制度、个人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规矩礼仪在内的制度。这套制度便是“礼”,世称“周礼”。中华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底色由此确立。

“礼”涉及的对象,上至王侯将相,下到贩夫走卒,男女老幼概莫能外。“礼”规范的范围,上至天子诸侯宗庙祭祀时的衣冠服饰、坐立行走,下到邻里乡亲间的寒暄问候、揖让礼仪,包罗万象,无所不及。出生于春秋末期鲁国的儒学创始人孔子,从小就受到了周礼的耳濡目染,长期的熏陶和切身体验使他对周礼极为尊崇和赞赏。《论语·八佾》引孔子言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到了礼崩乐坏、人伦失常的战国时期,孔子更是将维护、整理、传授周礼视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他认为西周社会是理想社会,典章礼乐制度最完备,因而以后的朝代只需在周礼的基础上加以“损益”(增减),即可让社会长治久安,统治者永享太平。《论语·为政》是这样说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孔鲤是孔子的儿子,孔子曾教导他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如果不学习和践行礼,便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怎样才能实现呢?他的看法是“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回归周礼,按照周礼行事,战胜人性中的私欲私心,一个人才能具有完善的道德观念和思想品质。对于周礼,孔子除了大力倡导之外,还很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落实。比如“席不正,不坐”,他认为,如果面前的席子没有摆放端正,是不能入座的,这是有悖礼制的。由此可见孔子对礼的推崇和坚持。

2

一个人无礼、失礼,是其道德修养和家教家风缺失的表现;一个社会礼崩乐坏,则是治国理政者的失败,必然导致社会的动荡与混乱。古人早就认识到了礼的重要性。《左传·隐公十一年》引“君子”之言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唐初经学家孔颖达疏云:“国家非礼不治,社稷得礼乃安。故礼所以经理国家、安定社稷。以礼教民则亲戚和睦,以礼守位则泽及子孙。”作为《左传》的一个关键词,“礼”字出现的次数很多,如《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昭公二十六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僖公十一年》:“礼,国之干也。”儒家经典《礼记》也讲:“礼者,君之大柄也。”“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法家思想家荀况在《荀子·王霸》里说得更加形象:“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他视礼为规范约束人们社会活动的标准,为经邦治国的大经大法和敦风化俗、教化国民的基础。

《礼记》对朝廷、宗庙、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典礼活动的地方)、祠堂(同族人共同祭祀祖先的房屋)、迎送、交接、加冠、丧葬、服丧、祭祀、婚嫁、觐见、拜谒、讲学、宴请、吉庆、斋戒、居家、问询、做客等场合中,各色人等需要做到的礼仪规矩,从衣冠穿戴到神情举止,从称呼揖让到坐立行走,方方面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比如后辈晚生见到长辈尊者时,应该“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参加祭祀时,所有人员必须“容貌颜色,如见所祭者。丧容累累,色容颠颠,视容瞿瞿梅梅,言容茧茧,戎容暨暨……”再以“坐”来说,古人有“坐、跪(长跪)、跽、踞(箕踞)”等几种坐姿,每种坐姿都有明确具体的姿势要求。如《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墨子》“孔丘与其门弟子闲坐”,《战国策》“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庄子》“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礼记》“坐毋箕”,《荆轲刺秦王》“(荆轲)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史记》“(郭)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每一种坐姿都表示不同的“礼”——中国礼仪文化的博大精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3

人们今天常用的词语也反映了这一点。如“礼到、礼让、礼数、礼器、礼品、礼貌、礼炮、礼服、礼教、礼金、礼堂、礼遇、礼聘、礼节、礼赞、婚礼、军礼、丧礼、敬礼、礼贤下士、礼尚往来、礼轻情意重、来而不往非礼也”等等。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这里的站相、坐相、吃相,不正是礼所要求的吗?学生给老师写信,信封上写着“某某老师敬启”,不就是敬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由人为设计规定而至约定俗成,最后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潜意识,成为约束和规范人们社会活动的一种行为自觉,体现了两千多年以前我们先民的智慧,这是中华民族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文化中,待人接物、交际应酬等看得见的容言行色背后,其实蕴含、折射着严肃的政治伦理和道德修养的实质,反映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化传统,是仁爱友善的人文精神在日常社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礼的终极目标是“和”,旨在促进个人身心、人际关系、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礼的核心要义是“敬”,倡导谦卑自奉、恭敬孝顺、尊贤敬老、扶弱助困、团结友善。礼的外在形式是规范,要求人们讲规则、重礼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的重要特色是典雅,只有仪态端庄、温文尔雅、揖让周旋、从容中道的人,才能“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成为一个高尚、纯粹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