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您告诉我:您为什么吃保健食品?我告诉您:您为什么别吃保健食品!

 laoyu2012 2019-04-01

  1. 您想吃保健食品吗?

  2. 您怎么知道您需要一种保健食品?

  3. 您吃保健食品是因为您得了什么病吗?

  4. 您怎么知道您生病了?

  5. 您吃保健食品多久了?

  6. 您吃的保健食品安全吗?

  7. 保健食品使您更加健康了吗?

  8. 每天吃保健食品的时候,您还吃着西药吗?

  9. 每天吃保健食品的时候,您是否还坚持着锻炼身体或改良生活方式?抑或,原本令您痛苦的生活处境或不良事件是否已经解决?

  10. 如果觉得身体好多了,那么,您怎么知道这是保健食品的独特功效?

  11. 保健食品是否偷偷添加了西药成分?

  12. 为了保健,您吃的究竟是“药品”还是“食品”?

  13. 您知道什么是保健食品吗?您心目中的保健食品究竟是“保健食品”四个字还是专业组织和权威机构的科学定义?

  14. 面对花言巧语的保健食品广告和琳琅满目的保健食品橱窗,您有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质疑、鉴别或想要寻求更多信息?为什么不去请教医生?

  15. 如果不知道怎样回答上述问题,您到哪里寻求答案?

上网。

好的,那就跟我上网搜索一番,我们一起寻求答案。

百度百科提供了一个定义:“保健食品亦称功能性食品。一个特定的食品种类。它具有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学词典.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9月)。

根据这个定义,既然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您是否需要重新考虑任何保健品公司宣称的疾病疗效?如果您是一名患者或以治疗疾病为目的,那么,您是否需要重新考虑有没有必要服用保健食品?您继续相信“广告”还是相信“定义”?

百度百科继续说:“《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自2016年7月1日正式施行,严格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那好!我反复调阅《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根本就没发现这个定义。于是,我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意,这不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以“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为关键词搜索。结果,我查到了一篇文章:“您真的会吃药吗?这些用药误区躲远点!”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宝葫芦娃”:http://www.nmpa.gov.cn/WS04/CL2158/319338.html

我不得不说,相关法规没有提供“保健食品”的统一定义,没有明确保健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这是保健产品市场混乱的根本原因之一。

进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我在“特殊食品——国产保健食品”栏目一目了然地看到第一页:

  1. 龟龄宝冲剂 (北京超微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卫食健字(1999)第0581号)

  2. 龟鳖粉软胶囊 (广州康力源食品有限公司卫食健字(1998)第408号)

  3. 龟蛇蛤蚧酒 (广西柳州市古岭酒厂卫食健字(1999)第0471号)

  4. 龟灵春牌酒(原名:龟灵春酒) (葫芦岛市龟灵春酒厂卫食健字(1998)第400号)

  5. 龙马酒(原名:莫氏神奇酒) (北流市莫氏神奇保健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卫食健字(1998)第146号)

  6. 龙革阿里牌龙革胶囊 (北京协和医药进出口有限公司国食健字G20050670)

  7. 龙达南瓜降糖粉 (哈尔滨市龙达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卫食健字(1997)第353号)

  8. 龙虎豹牌陈醋饮料 (广东天地壹号饮料有限公司国食健字G20060369)

  9. 龙虎牌金爱心血宝咀嚼片 (上海中华制药厂卫食健字(2000)第0482号)

  10. 龙虎牌人参蜂皇浆口服液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华药业分公司国食健字G20041148)

  11. 龙藏牌龙藏胶囊 (北京大威德文化有限公司卫食健字(2001)第0119号)

  12. 龙莲堂牌辅助降血糖胶囊 (天津市龙莲堂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食健字G20060449)

  13. 龙茯星牌石斛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 (浙江国镜药业有限公司国食健字G20060712)

第 1 页共1113页共16690

http://app1./datasearch/face3/base.jsp?tableId=30&tableName=TABLE30&title=%B9%FA%B2%FA%B1%A3%BD%A1%CA%B3%C6%B7&bcId=118103385532690845640177699192

您相信这些“龙”和“龟”吗?

http://app1./datasearch/face3/base.jsp?tableId=30&tableName=TABLE30&title=%B9%FA%B2%FA%B1%A3%BD%A1%CA%B3%C6%B7&bcId=118103385532690845640177699192

您看,图中“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两个栏目都是空白。这是不是意味着行政监管当局不知道一种保健食品适合谁吃和不适合谁吃?如果他们都不知道(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您怎么知道某种保健食品适合您呢?莫非,您是无条件地信奉行政监管当局公示的注册信息?

http://app1./datasearch/face3/base.jsp?tableId=30&tableName=TABLE30&title=%B9%FA%B2%FA%B1%A3%BD%A1%CA%B3%C6%B7&bcId=118103385532690845640177699192

如果说1999年的行政监管当局还不知道一种保健食品的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那么,2013年的行政监管当局似乎知道了。例如上图适宜人群是“易疲劳者”,不适宜人群是“少年儿童、孕妇、乳母”。

既然如此,我再问您:填充着“西洋参、刺五加、枸杞子、麦冬、淫羊藿、糊精”的胶囊是一种药品还是食品?如果回答不上来,那么,我能不能说这是“挂羊头卖狗肉”或至少不伦不类的一种“赚钱商品”吗?

是您自己决定吃这种不知道是食品还是药品的“赚钱商品”?还是医生处方上写着“龙革阿里牌龙革胶囊”?如果您是一名慢性疾病患者,而且正在服用一种或多种真正的化学药物进行治疗,那么,您知道这种“龙革阿里牌龙革胶囊”和您服用的化学药物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吗?您怎么知道这些化学反应对您的身体没有危害?

如果您是一名“易疲劳者”,您觉得老板或领导不再让您过度加班更有效呢?还是“龙革阿里牌龙革胶囊”更有效呢?

为了说服公众,我建议相关公司提供符合科研规范的完整资料,包括可对照、可验证且显著安全和成本有效的“龙革阿里牌龙革胶囊缓解疲劳效果研究报告”,并回答这究竟是一种“保健食品”还是“中成药”。

以此类推,权健集团有限公司的“保健食品业”呢?


这玩意儿能治疗癌症吗?

还想跟我继续上网搜索吗?

百度百科提供了“保健食品”的英文是“Functional Food”。我们就查查这个英文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

根据英文版维基百科: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是一种通过添加新成分或添加更多现有成分而具有附加功能(通常与健康促进或疾病预防有关)的食品。

援引文献:What are Functional Foods and Nutraceuticals? Agriculture andAgri-Food Canada Archived June 7, 2008, at the Wayback Machine.

据此定义,保健食品不是“药品”而是“食品”。这种食而非药的定性一致于百度百科的“保健食品”解释。令人遗憾的是《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没有提供保健食品的定义并与国际接轨。

于是,您认为“西洋参、刺五加、枸杞子、麦冬、淫羊藿、糊精”还是食品吗?显然,这些不是我们老百姓一日三餐的“现有成分”。但是,它又是在什么食品基础上添加的“新成分”呢?

然而,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的术语不是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Food)而是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s)。他们专设一个“膳食补充剂办公室”,以增进膳食补充剂知识和理解为使命。

您怎么知道您需要一种保健食品?关于这个问题,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膳食补充剂办公室面向公众的回答是这样:

因为许多产品作为膳食补充剂销售,所以,重要的是记住补充剂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草药、植物或其它物质。根据“我的餐盘”(MyPlate)和美国人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如果您吃的不是多种多样食物,一些膳食补充剂可能有助于确保您获得足够的必需营养素或帮助您健康和绩效变得更好。然而,膳食补充剂不用于治疗、诊断、缓解、预防或治愈疾病。在某些情况下,膳食补充剂可能产生不良效应;尤其在手术前或与其它膳食补充剂或药物一起服用或您有某些健康问题的情况下。

https://ods.od./Health_Information/ODS_Frequently_Asked_Questions.aspx#Need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我再给您解释一遍:

  • 如果您吃的东西多种多样,就没必要再吃膳食补充剂(或保健食品)。

  • 承认自己不是医生,不要自以为是地自己给自己诊断任何一种疾病。

  • 无论如何,膳食补充剂(或保健食品)“不用于治疗、诊断、缓解、预防或治愈疾病”。

  • 术前服用膳食补充剂(或保健食品)很不安全。

  • 膳食补充剂(或保健食品)和药物一起吃可能不安全。

  • 两种或多种膳食补充剂(或保健食品)一起吃可能不安全。

  • 以膳食补充剂(或保健食品)取代药物,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 询问医生,怎样改善您的健康状况。

  • 在购买膳食补充剂(或保健食品)之前,首先询问医生并经医生同意。

美国人“我的餐盘”分为四部分:大约30%的谷物、40%的蔬菜、10%的水果和20%的蛋白质,伴随着一杯牛奶或酸奶。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总之,如果您吃得样数不少且饭量不小,就别吃什么保健食品;如果您为了治病防病,就找医生而不是自作主张——包括决定购买什么时髦的保健食品或乞灵于什么神奇的保健品公司。

本文收入【公众参与】栏目,文首轻触【华杏图存】关注本号。本文作者祝您健康、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