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都城的变迁 ——高都的范围

 思明居士 2019-04-01

一、古高都的范围

高都这个名称,古今范围变化很大,以至于许多人在阅读古籍时,出现高都时,以为这个事情就发生在现在的高都镇,弄出许多错误。比如史书记载,晋国末代国君被迁往端氏,庙在高都。但是现在的高都镇和端氏镇,好像一点遗迹和传说都没有,倒是泽州南部有个晋庙铺,阳城有些姓酒的人(末代晋君俱酒,俱酒可能是酒姓的始祖)。如果推测起来,古代高都范围大,整个泽州的乡镇,哪一个都属于高都,晋庙铺自然也不例外,那么,晋庙极有可能在今天的晋庙铺镇。不但如此,即使晋庙出现在泽州高平陵川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奇怪。

高都城的变迁 ——高都的范围

而古代端氏的范围也很大,濩泽是后来析出,那么末代晋君的后代在阳城也不奇怪。

从这个例子看来,如果用今地名的范围来来推断末代晋君的归宿,则高都镇和端氏镇都无迹可寻。如果用古地名的范围来寻找,晋庙铺镇和阳城县的区域似有端倪。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有待以后考察,我们今天探讨一下古代高都的范围。

古高都的范围,大致相当于半个晋城市——包括现在的泽州高平陵川三县的全部。自有高都或垂都这个称呼以来,一直到秦汉三国,范围大致不变。泽州高平陵川三县的地方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存在时间是比较长的。之所以如此,是有其原因的。

打开晋城市地图,我们可以发现,晋城市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狭的不规则形,但泽州高平陵川三县合起来,形状比较规则,大致像一个心脏形,这三个县在太行山南端,阳城和沁水两县大体在王屋山西部。晋城市好像由两部分合成似的。这两部分的分界线,北部高平和沁水大体沿着丹河与沁河的分水岭,南部泽州和阳城大体沿着沁河。

高都城的变迁 ——高都的范围

也就是说,今天的晋城市市由太行山南部的晋高陵和王屋山西部的阳沁合成的。事实上,在秦汉以前很长时间里,晋高陵三县区域合称高都,属上党管辖,一直和长治联系紧密,以至于被称作南上党。阳城和沁水一直和河东联系紧密,属河东管辖。后来才被粘到一块。

高都在曹魏到西晋的时期,曾作为司马昭的封地,范围曾经极度扩张,由于是家族势力不断扩大,高都公国的疆域也不断增加,从泽高陵三县,扩大到河东和上党,再扩大到晋阳,令人惊骇的几乎包括了大半个山西。这是高都这个行政单位最大,高都公国最辉煌时期。现在的高都人几乎可以骄傲的宣布:高都曾经管理过几乎整个山西。不过后来封王的时候就改称晋王了,随后建立的朝代也就称为晋朝。

想想也可怕,如果司马昭当年晋爵时继续称“高都王”,司马炎受禅让称帝后国号仍然“高都”的话,那历史上中国就会被称为“高都国”,司马炎就是“高都大帝”了。当然,历史没有假设。但高都公国的范围曾经短暂非常膨大,却是事实。你问我当时高都有多大,晋高阳陵沁加上临汾运城长治太原市一点也不夸张的。

二、政区变化的原因

高都由上党析出,和长治地区分离,本身又析出泫氏和陵川,然后从河东析出濩泽和端氏。经过一番眼花缭乱的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五县格局是历史的必然,一来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大,管理难度增加,就必然要减小行政单位面积,增加行政单位数量。二来从地缘角度讲,上党地区南北比较狭长,虽然南北交通比较便利,但行政中心偏北,还是加大了管理成本。所以析出高都是必然的。而河东(现在晋南)地跨中条山脉和汾河河谷,东西跨度大,交通不便,所以析出端氏和濩泽让高都就近管理也是合理的。

历史上这种政区面积变小的行政区划调整大规模的发生在南北朝时期,一方面,经过两汉三国和西晋长期的发展,经济积累和人口密度达到了一定程度,另一方面由于战乱导致北方地区分裂,小国林立,国家虽小,五脏俱全,州城府县只好面积缩小。并且国界线犬牙交错,因此许多政区只好重新调整。古高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经行了重新组合,经过几百年摇摆磨合,最后在隋唐时期,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和同道的朋友探讨高都行政区划的变动,考察西燕-北魏-东魏-北齐这一段时期,由高都到建兴、建州、泽州、泽州府等变化,考据非我所长,我喜欢探讨这些变动的偶然性中的必然。深究其自然、政治、经济的原因。这段时期,不但政区范围和划分发生了变化,而且行政中心也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

三、高都城迁移的原因

上古时期,中华人文始祖尧、舜、禹汤,均活动于今晋南一带,而高都属"京畿之地",由此产生了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神农播谷、尧封丹朱、蚩尤冶铁等一系列神话。注意,这个高都,那时候是没有名称的,是后世指称的,整个中国也没有成型的国家形态,更没有政区,也无所谓中心。

禹治水成功,分置天下为九州,高都为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这时候也是个模糊的概念。也许连名称都没有,至少是名称没有被历史记录下来。

夏末时期,夏末帝桀昏庸无道,商汤伐夏桀,桀居于安邑,始迁于垂都。注意,这个垂都,才有了个“中心”的意味。也就是说,这时南太行这块土地上开始有个中心。因为从安邑迁来的,所以,河东(晋南)的地盘一定丢了,山下河南的土地更不用说了。高都镇成为南太行的中心,应该是从这里开始的。从那时开始,至商至周至秦汉,都没有大的变动。

战国时期冯亭献上党十七城,其中就有高都城,引起长平之战,但高都城被魏国取巧得到。后来蒙骜帅师伐魏,取高都,引发秦魏大战,后来高都城被焚,这也说明高都城这个中心是存在的。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置高都县属上党郡,辖境当晋城、高平、陵川三县地。秦汉三国到西晋,高都的范围是南太行,中心是现在的高都镇。直到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才有所改变。

为什么高都镇这个地方可以作为南太行的中心呢。原因有三,其一,展开地图,观察现在的晋高陵三县,我们发现晋高陵三县整体上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而高都镇大体位于这个三角形的中心。泽州和高平陵川的界线看做三角形的中位线的话,它就在三角形中位线的中点上。在古代三个县没有划分的时候,在这里设置管理机构,成本最低。其二,高都镇加上周边巴公镇、北义城镇,土地肥沃,是个产粮区。农业基础好。其三,位于丹河中游河谷,巴公河在这里汇入,属于“河叉娅”地带,交通便利,军事位置优越。

所以,在东晋之前,本地区中心非她莫属。是不二的选择。但是东晋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西燕在慕容永在位期间统治疆域最大,计有上党、太原、武乡、建兴(今山西晋城)、西河(今山西离石)、新兴、平阳(今山西临汾)和河东(今山西运城)共八郡,总领人口七万六千余户。他在晋城置“建兴”,第一次把行政中心西移南迁,建兴城现在的位置存疑,是个争论的焦点,到底在川底还是在阳阿,大家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我们不去管他,我们只知道这个中心离开了高都镇这个地方就行。

莫容永显然是为了接纳阳城和沁水,并且扼守沁河险道,统治中心西移南迁的军事意义比较大。但是,从此以后,北魏、东魏、北齐的统治其间,这个中心回不去了,经过几次摇摆后,最后固定到现在晋城市区的位置。北魏太平真君九年省建兴改置高都郡在今县治,名子还是叫“高都”,但已经不是古高都了。治所在今市区,范围比古高都多了阳城沁水。而且位置固定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高都城的变迁 ——高都的范围

我们回到上面晋城市政区图上,从高都析出高平陵川后,泽州县又变成了一个小等边三角形。现在的市区就正好在三角形的中心。泽州县单独管理,高都镇位置偏在东北,十分不便。为了方便县级管理,选取几何中心作中心,这是高都城位置漂移的一个原因。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晋城自古就有冶铁业,但是冶铁业的经济比重增加的过程是逐步的,在北齐的时候,七个冶炼中心,两个在晋城,已经非常发达了。晋城的冶铁业,城区一带是优先发展的,高都附近不发达,这是由于巴公、高都、北义城这一带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煤炭埋藏深,古代难以开发。泽州中南部地区由于雨水冲刷,有大量露天煤炭,这种煤炭不仅开采成本低,而且由于风化,含硫、磷等杂质少,非常适合冶炼。用这种风化煤做还原剂炼出的铁。成本低,质量好,竞争力强,优势是得天独厚的。这个优势在唐宋以后就更加明显了。当这个地区的冶铁收入大于农业收入时,经济中心随之发生转移到冶炼业的集中地,是不可避免的。至今晋城的九头十八匠等与手工业有关的村名,都分布在城区附近,就是一个证明。另外,晋城宋元以来建成的三大庙宇:青莲寺、岱庙、府城玉皇庙都在这一代,也说明当初经济中心南移的情况。

到隋唐以后,晋城市区这一带经济中心确立,从唐初开始,就开始筑新的县城了。

当然,接纳新成员——阳城和沁水,便于管理而使中心位置西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刚开始移到新城的时候,还叫高都,但是新高都和旧高都地名冲突,十分不便,后来索性名字也改了。

高都城的变迁 ——高都的范围

上面叙述可以看出,高都城的变迁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 古高都时期,在现在的高都镇,为泽州高平陵川的整体中心。

二 东晋南北朝时期,县城东西摇摆,为泽州县中心。

三 隋唐以后,固定在今市区,为泽州县中心并为晋高阳陵沁的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