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行FICC业务发展趋势

 亲斤彳正禾呈 2019-04-02

   国际投行在管理和信息披露上往往会将股权之外的各类产品一包括债券、货币、商品一一全部整合到固定收益部门,构成广义的固定收益业务,即FICC业务 (Fixed income,Currency and Commodities)。国际投行作为固定收益业务的市场组织者、产品设计者、流动性提供者、交易参与者和交易对手以及风险管理者,充分发挥了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业务已经成为国际投行的利润支柱。2008年金融危机后该业务有所收缩,但仍占高盛、摩根斯坦利20l4年集团总收入的1/4。可以说FICC业务已经成为现代投资银行不可或缺的核心业务之一。金融危机后,美国投行FICC业务呈现四个发展趋势:

一、FICC业务全线收缩,收入占比回落明显。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美国投行自营交易的巨大风险暴露无遗。此后,随着以《巴塞尔协议Ⅲ》、“多德一弗兰克法案”、沃尔克法则等为代表的一批监管法规的相继推出,FICC业务受到严格监管。例如,沃尔克法则禁止投资银行从事证券、衍生品及商品期货期权等投资工具的自有本金交易(proprietary trading),因为自有本金交易与代表客户利益进行的交易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再如,美联储有权力对金融控股公司及旗下的子公司进行微观审慎监管,并对控股母公司的资本和管理提出了较之前高得多的监管要求。在这些监管条例下,2008年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高盛,其杠杆率直接从2007年的26.2倍下降到2015年的10.3倍;同期摩根斯坦利杠杆率从33.4倍下降到11.3倍;全美证券经营机构的杠杆比例从2007年高峰时期的38倍下降到2014年的18倍。受此影响,国际投行FICC业务规模明显回落。

二、FlCC业务出现结构性调整,固定收益和外汇业务波动明显,退出大宗商品实货交易业务。

   FICC业务不仅总体规模受到了压缩,其业务结构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趋势:例如,固定收益及外汇业务受宏观经济形势、利率走势及市场波动影响较大。20l5年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的巩固以及市场对美联储退出宽松政策预期的不断升温,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大,客户交易活跃性随之上升,高盛的利率及货币产品收入回升明显。但金融危机以来,美周信贷市场一直较为平淡,甚至 现贷款余额缓慢回落的趋势,相应地FICC业务中,抵押、信贷产品交易处于较低水平。商品业务方面,国际投行的收缩态势更为明显。一方面,“多德一弗兰克法案”要求银行将农产品掉期、能源掉期、多数金属掉期等风险较大的衍生品交易业务拆分到其附属公司,而自身仅保留利率掉期、外汇掉期以及贵金属掉期等衍生业务。与此同时,大宗商品结束了十年的超级周期。伴随熊市中现货商品盈利空间的收窄,在衡量行业前景、监管方诉讼风险及成本等多重因素后,一些大型投行宣布撤出商品贸易业务,仅保留一些传统的大宗商品金融业务,如衍生品交易和贵金属交易.继续扮演做市商的角色,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并向全球企业机构提供咨询建议 从2012年高盛出售旗下电力公司Cogenlrix以削减其在电力市场的敞口开始,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等大宗商品巨头纷纷关闭其能源、农产品、基本金属现货交易业务,并出售石油管道、金属仓储等业务。

三、FICC业务呈现出产品标准化、场内化趋势。

   美国投行FICC业务主要服务于机构客户,机构客户的个性化产品需求及大宗交易需求均需要通过场外交易进行,近年来FICC业务占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交易的比重越来越大。面对金融机构场外衍生品交易中的风险,二十国集团(G20)提出了明确的改革要求。一是产品标准化。场外衍生品是一对一的交易合约,在形成之初均为非标准化的交易合同,但标准化更有利于实现集中清算、交易所/电子平台交易,增加市场透明度,降低系统性风险。由于缺乏信息,目前还很难确定标准化产品的使用规模。二是推进集中清算。系统性风险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对手方信用风险,为降低该风险,要求所有标准化的衍生品合同都应通过中央对手方(central counter party,CCP)实现集中清算,并对非集中清算的衍生品合同设立保证金要求。与监管要求同步的是,大投行客户的兴趣开始从投资国外高利润固定收益产品转回到注重普通政府、公司债券,国际投行的交易业务也同时跟随监管步伐和客户需要,逐步从不透明、高利润的私下交易走向高透明、低利润的集中清算交易。

四、FlCC业务利用科技进步将服务对象扩大到个人客户。

  金融危机之前美国投行基本只面向机构客户服务,部分原因也在于服务个人客户的成本过高、利润率过低。近年来,在盈利压力之下,美国投行加大了科技投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降低对零售客户的服务成本,并提升其服务体验。高盛在业内率先宣称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JP摩根也紧随其后。其他国际投行也纷纷持续加大在信息科技上的投入,力求在信息化浪潮中占据领先优势,在“效率”和“安全”上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投入,FICC业务服务对象从机构扩大到个人成为一种很大的可能,高盛近年来已在积极拓展零售客户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