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6、相对静态的“中”只有在动态的“和”中感觉到——再谭《中庸》 《中庸》接着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说:天(宇宙)下,包括天、地在内的万物万事达到“和”适“中”的过程,就是变化之道的“达道也”。也就是在“中”的制约下“和”的一定的范围,天(宇宙)下,包括天、地在内的万物万事方能各在其位,万物才能各自生长繁育。由此,回应了《中庸》开篇所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也就是说:只有天的“致中和”决定了,包括天、地在内的万物万事按各自性质存在的命运,各自适应各自的性质变化,方是各自生存繁衍之“道”。由此想到了老子得那段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联系起来:“和”适“中”就是变化之“道”,你说其“中”无吧,感觉到天、地、万物、万事是在其制约下“和”范围内存在;你说其“中”有吧,天、地、万物、万事只是在“和”存在的范围内产生,而其“中”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这也就说明了:相对静态的“中”只有在动态的“和”中感觉到;而其“中”制约着其“和”的变化之“道”,永远包括天在内的天下万物万事,相对“和”的状态中变化着。这就是“和适中”的变化之“道”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