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了【子女教育】有奖征文活动
失控的惩罚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讲的的是不要跟年龄小的孩子讲道理,而是用和善坚定的方式逼着孩子做。得到很多网友的评论,但我发现一个问题,我强调的是不要讲道理,用和善坚定的方式。但是很多的父母看到我说的不要讲道理,但看不到我说的和善坚定,然后说讲道理没用,应该运用批评打骂等惩罚,该揍就揍。 我之所以不赞成批评打骂等惩罚方式教育孩子,是因为这种方式很容易失控。因为我们用这种教育方式时,情绪处于剧烈波动状态,不是为来教育孩子,而是为来发泄我们的负面情绪,因此很容易让惩罚过度。 过度惩罚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对于惩罚我们一定要慎重。 惩罚为何有效我们惩罚是为了什么?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回答:惩罚是为了警示孩子,让孩子长记性,下次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但是,父母有没有考虑过是什么让惩罚有效,让孩子记住错误,下次避免犯错? 可能很多父母可能会觉得是惩罚的严厉程度。 有的网友就调侃,“没有什么事一顿揍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坚持这种观点的父母,在孩子犯错后,一般会比别的父母惩罚力度要大。轻的的会臭骂一顿,重的就棍棒伺候,我们也自古就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可见我们的古人也是觉得严厉惩罚才能让惩罚起作用。 严厉的惩罚也许会让孩子因为害怕而避免犯错,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让孩子意识到有错必惩,那么孩子就会对犯错存在侥幸心理,还是会去犯错,只是做的更加隐蔽,从而逃避惩罚。 比如孩子孩子在外面犯了错,他知道会有严厉的惩罚,但他也知道只要他撒谎就能欺骗发母,所以他就会撒谎隐瞒错误来逃避惩罚。 所以,严厉的惩罚并不能始终让孩子避免犯错,只是可以让孩子学会隐瞒犯错。 正确的惩罚应该是让孩子知道认有错必惩,不对惩罚还有逃避心理,只有这样他才不会去触碰红线,去犯错。 很少有孩子会被严重烫伤,为什么?因为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让他用一根手指感受过什么是烫,所以他长大后就知道,烫的东西要注意。在这里,父母不是等到孩子长大了,突然用个很烫的东西把孩子严重烫伤,来让他记住这个错误。 所以,惩罚的效果来自于惩罚的必定行,而不是严厉性。 如何正确的惩罚当我们明白是惩罚的及时性而不是严厉性在让惩罚起作用后,我们就要改变了过去的惩罚观念,改变我们之前的惩罚方式。 1、惩罚要坚决 农村有一句老话“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说的就是如果小的错误不及时惩罚,继续发展下去就会犯大错。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宠溺孩子,孩子犯点小错也不惩罚,也不制止,说“他还是孩子,跟他计较干什么”。结果孩子长大后,养成习惯了,想改都改不了。 任何事物都是逐渐发展的,罗马也不是一天就建起来的,孩子也不是一天就变坏的。如果一开始我们放松了管理,等到问题突出了再去制止,那么难度将大大增加。 所以,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要坚决,有错必惩。 吾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惩罚不要扩大化 回想我们的童年,很多人都会有这种经历,就是觉得母亲特唠叨。一个问题她会给你联想到很多其它问题,喜欢翻旧账。犯了个小错就揪住不放,把之前的所有的错误罗列一遍,扩大打击面。 比如我们今天没写作业,妈妈可能就唠叨,天天不写作业,被子也不叠,卫生也不打扫,光知道看电视,啰里八嗦的说了一通。妈妈越说越来气,最终选择的惩罚方法过于严厉。结果引起我们的叛逆心,本来还有些愧疚之心,现在也不内疚了,反而跟父母对着干。 惩罚应该有相关性,而不应随意扩大惩罚范围。 如果孩子是因为看电视耽误了写作业,我们可以惩罚孩子不准看电视,但是我们不能惩罚孩子周末不准出去玩。 这种毫无关联性的惩罚只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起不到然让孩子认识错误的作用。 3、争取孩子的合作,让孩子自己惩罚自己 在惩罚时,如果能争取到孩子的同意,这样能最大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样孩子就热衷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时,可以说惩罚还没实行就已经成功一半了。而且惩罚是孩子自己同意的,也不会破坏亲子关系,因为是他自己对自己的惩戒。 比如说我们跟孩子约定看手机的时间限制,如果孩子自己不遵守约定,让孩子自己选择惩罚方法。如果孩子提出的方案不满意,我们也可以提出我们的方案,大家相互探讨,这种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受到孩子的欢迎。 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这才是高明的教育方法。 4、惩罚的趣味性 惩罚不仅仅是残酷的,不受人欢迎的,我们也可以换一种充满趣味性的惩罚方式。 比如,我们可以把惩罚跟运动结合起来。孩子犯了什么错,就惩罚跳绳多少个 这样,我们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又让孩子接受了惩罚,一举两得。 但是需要注意,我们不要把惩罚跟学习结合在一起。如果惩罚跟学习结合在一起,那么孩子在头脑中就把惩罚跟学习结合了,他们会认为学习是一种刑罚,学习是不好的。 但是运动就不一样了,孩子以后即使厌恶跳绳,但是他幼年锻炼好身体后,他还可以参加别的运动。 结语现在,父母应该知道,我们的惩罚能否有效,不在于使用了多么严厉的惩罚方法,也不在于父母跟孩子讲了多少道理,而在于错误发生后,父母能否严格、忠实的执行处罚计划。 在保证及时性的前提下,我们在选择合适的惩罚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惩罚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