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心您 Knee,再谈膝痛痛

 天空9089 2019-04-02

前膝疼痛是个极困扰人的一件问题,随着人体活动的改变,姿势的多样化,让每个人的膝痛都会不定时的发生,使得它不再是退化进行式的议题了

2019.03 或 2019.04 

滨城 PT棒槌联盟 公益论坛

就是关心您(Knee)的膝

在上一回俊哥哥的文章中,我们大致了解膝痛的三大杀手锏---膝外翻、股骨内转、胫骨外转之后,接着还有许多症状也会引起前膝疼痛,首先介绍的是髌骨下脂肪垫所引起的注意,这个问题不仅是疼痛而已,对于外观更是造成许多美女的心痛呀。

不只是外观啦,是该好好的思考一下髌骨下脂肪垫的退化问题Degenerative subpattelar fat pad)了,我们就从这个议题切入来讨论与看看临床康复治疗的策略手段。

即使前膝痛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议题,但从动作层面、或者是结构层面,都有很多角度能够切入来解释疼痛与压力之间的关联性,但,今天要介绍这个看似不重要却很重要的结缔组织症状:髌骨下脂肪垫(Subpattelar fat pad)疼痛,不再是关乎美腿议题而已,它一直是医学要处理的核心问题,但是疼痛的机制有点复杂,也牵扯到许多层面,因此首先要复习一下在之前MTC贴扎或其他康复治疗课程中所提过的疼痛科学概念--感覺受器。

痛觉是来自于大脑的整合出来的感觉,全身的感觉器官只负责:接收、转换、发送化学讯号给大脑,是大脑要经由当下的情境急迫性(有生命/身体危险与否),加上过去曾经有的经验,整合出来再决定这个感觉是什么。所以临床上在处理病人很多时候不一定是真正在处理受伤的组织,不再只注重于结构损伤的议题,而是从功能损伤、失调、障碍等议题下手思考,甚至要改变大脑的认知。

因此我们先看一下脂肪垫的功能与它会造成的症状表现,还有就是看看它的样子吧。

在髌骨下面(大多)跟上方(些微)存在的脂肪组织,医界对它的理解大概还停在缓冲吸震用的脂肪,不是太重要的存在的样子。对这个议题原本我也不是这么的在意,但在数十场的贴扎认证课程以及其他专业康复手法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群友不断的关注它,让我想更进一步来谈谈。澳洲物理治疗大师Jenny McConnell对整个下肢的生物力学钻研非常多年,在她发表的许多文章中,对于脂肪垫也有独特的研究跟见解,也提出许多的实证医学证明,其实脂肪垫结构不是单纯只有脂肪而已,功能上也比我们想得更多。

包含了:

1.促进关节内滑液的分泌与分布

2.改善膝盖的生物力学(包含减压分散等)

3.提供膝关节<20度与>100度时,关节的稳定

4.胫骨外旋角度增加

5.增加膑&股关节的接触面积

另外在许多研究上也发现,

脂肪垫是所有膝盖的结构之中,对疼痛敏感度最高的(Dye et al 1998,Bohnsack et al 2004),在许多的研究上也发现当膝盖产生疼痛的时候,脂肪垫其实也常常处于一个水肿发炎的状态(Brukner et al 2001,Saddik et al 2004)。而进一步去对脂肪垫做研究后才发现;在膝盖的脂肪垫与内侧支持带上,有着非常多的游离神经 substance-P nerve fibers,这些神经对压力和痛觉非常的敏感,算是一个复合性的感觉传输站,会侦测动作与发出本体觉,来促进局部的循环与代谢,以及对大脑产生动作控制的前馈。

研究中也指出许多的恶性循环机制,来解释脂肪垫与疼痛的相关性:

当P-fibers受到过度刺激或受伤时,微血管会断裂渗血,造成脂肪垫本身的水肿,而长期慢性的水肿又会让微血管增生(慢性发炎),所以相对的水肿又使得P-fibers受到压迫,过多血养的供应又使得P-fibers过度增生,对于疼痛又越发敏感。而疼痛对于大脑的动作控制而言,又会被解读成受伤的组织,进而会影响到大脑对于股内侧肌群甚至于股直肌的肌肉征招与控制(判断为受伤,保护性截断肌肉动作讯号)。

写到这个境界,大家是否已进入「知命」境界了?如果这个时候再贴一张最常用的膝盖第一贴(直红横黑贴布),相信大家都破洞玄入知命境界,迈入 Just Tape it 的时空了。

再看一次,健康与不健康膝盖的差异

健康的膝盖应该如上面的左图般,明显的骨感,各种肌肉与骨头的形状很清楚的体现。

而上图右边便是脂肪垫增生后的膝盖,明显的浮肿了一大圈。也因为疼痛的范围跟动作模式跟膑骨肌腱炎非常类似,容易造成误判。

另外,在站立侧面观的时候会有骆驼现象 Camel Sign出现,也就是有高的髌骨(第一驼峰),而髌骨下脂肪垫也会变为较突起(第二驼峰),这个现象尤其以女性特别明显,就更应该评估膝痛是否与之有关。

临床上有一些简单的鉴别诊断方法可以去区别脂肪垫是否已经发炎,在此简单介绍给大家:

1.挤压测试 :

病人平躺床上,膝盖自然伸直,治疗师双指夹压脂肪垫看是否产生疼痛为(+)

2.过度伸直测试:

同样平躺床上,请病人自主用力膝盖下压,看膑骨的下缘处是否凹陷并产生疼痛为(+)(膑骨在膝盖伸直时,股直肌收缩与股骨夹角形成杠杆,会让下缘插入脂肪垫)

若经测试两者皆为(+)与外观上的判定皆为脂肪垫的问题的话,在处理上就要格外的注意!

Mcconnell女士针对这个问题就发明了一套自己的贴法:#McconnellTapingTechnique 如下

因在临床处理时在贴扎需特别注意,这些重点我与徐旭斌老师都不断再强调,尤其XXB徐老师在力学分析时不断由这个点切入说明:

因为疼痛会 启动  恶性循环,会让肌肉正常功能被抑制掉,进而产生不正常的代偿力学动作,这通常也会伴随着膑骨外翻(内外侧肌力、肌筋膜与结缔组织的失衡变数),更要特别注意的是:大多膑骨外翻被注意的只有膑骨的冠状面位移,鲜少人会考虑到它在水平面的翻转倾斜,所以这种贴法的膝盖固定会有两条,1是将倾斜压正,2才是将位移推回。

这种贴法的目的是将脂肪垫的压力完全放松,并且给膝盖额外的力学支撑减轻负担,让后续重新在练动作控制与唤醒被抑制掉的肌肉时,不会再被疼痛的讯号干扰,练成错误的动作!

题外话:有些天气变换时,膝盖的酸软感觉有一部份也来自于脂肪垫的病变。如果你有类似的问题,最好还是经由有经验的治疗师来做综合的判断与评估比较好

三/四月份的康复论坛、也将说明与演练相关治疗手法,有兴趣的群友,请把握机会。

我们下回再谈另一个前膝痛的机制与康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