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莽——一切从做一个设计者开始

 旧时斜阳 2019-04-02

公元8年十二月,长安城外。

一个身穿雪白绸缎。腰间束一条白绫长穗绦的中年男子背负着双手俯视着整个长安城。

这座面积约36平方公里,大约是同时期罗马四倍地古城散发着迷人的景色,宛如一幅正待大师手笔点睛的优美画卷。

中年男子眼里散发着欣赏的意味,那神态仿佛在告诉世人,他就是这个伟大的绘画大师。

他叫王莽,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设计师。

在他的构想中,这座迷人的古城不应该分成一小块的,它应该宏大。

在这里,居民区、工商业区和宫殿区都该集中在一起,方能提体现这座城池的世界地位。

这座城池的形容词应该是这样的 规模宏伟,布局严谨,结构对称,排列整齐。

除了这些,它还应该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享誉世界的国际大都市。

这才是他眼里的长安城。

这是他最想做的事,也是他的理想。

如今,这个理想即将通过他的手实现。

他相信自己一定是个合格的设计者。

但在这之前,他必须成为这个国家最高的掌权者,才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切。

为此,他决定先夺了汉朝的皇位。

大汉王朝自汉武帝以后,皆以外戚辅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六十余年为天下母,辅佐了四个皇帝,正是靠着这个便利,他才以姑母王政君为凭借入了大汉的朝堂。

想要在朝廷立足,取得百官的拥护,你就得装孙子,唯有这样你才能获得他们的好感。

为此,他装出恭谨勤劳的样子,不知疲倦地工作。

并且以此为凭借,广结名士和将相大臣,才几年的功夫,他的大名就响彻整个长安城。

权势地位也随着名声水涨船高。

开始有人来寻求他的帮忙,他知道这些人的目的何在,凡是来投奔他的,不论地方远近,出身贵贱,他一概收用,让他们做官,这些他这儿获得好处的人开始四处宣扬他的名声。

他名声越来越大,朝野上下,无一不知他才是当世的楷模,舆论和民意,都坚定地站在他的一侧。

各种新闻头条带来的好处,绝不是刷个脸那么简单,而是地地道道的实惠。

就在第二年,哀帝死,太皇太后王政君收了玉玺,召他复为大司马,领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不过数年的功夫他成了国家最高行政的执行人。

这一年他四十五岁。

此时的他正值壮年,有足够的精力却完成他的梦想。

他开始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增加各经博士的名额,由一人增至五人,广建学校、宿舍,使有才干之士纷来京师,短短数日,来长安城读书的人不下万人。

他比谁都清楚,在这个做官等同于做名声的时代,舆论是掌握在读书人的手里的,他们说话比自己更有用。

公元元年,在儒生的干预下,他受封为安汉公,从此大权独揽。

权势的便利在于他可以随意所欲,他开始封赏贵族百官,赡养鳏寡孤独,施恩于百姓士人。单靠舆论还不足以让他在权势上更进一步,他还需民心。

一个人要想取得最高统治权、获得整个天下是有办法的,那就是获得民众就可以得到天下了。要想获得民众有办法,那就是获得民心就可以得到民众;要想获得民心有办法,民众所需要的,就给予他们,反对的不要给予。为了民心,他以身作则,带头过简朴的生活,贡献出百万钱、三十倾地来救济群众,朝中百官无不效仿。

第二年,天降大旱。

这是老天爷给的好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

亲自带领二百多名官员献出自己的土地住宅给灾民,同时大建免费房,令他们得以安居。做到这个份上,天下都称他为当世的圣人。

公元八年,(好一个发财的年月),长安城上下军民一心大唱汉历中衰,当更受命"、"天告帝符,献者封侯地赞歌。

他顺利地接受了孺子婴的禅让,称帝,改国号为新,朝野对此欢呼雀跃,几乎无人反对。

这一年,他五十四岁。

禅让台上,初始新皇帝按剑四顾,心潮澎湃。五十年的辛劳,终于走上了权利的巅峰,压在心头的那个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长安,我来了。

五十四岁的王莽冲着繁花似锦长安城大喊了一声,便着手打造他心头的大新王朝。

他是个说干就干的人,认准的事情从来不犹豫。

经过十几个夜晚的日思夜想,王莽开始了他一系列的命令。

(1)“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来解决土地问题。

(2)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

(3)实行“五均六管”,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管理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

(4)改革币制。

(5)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改官名、地名。

(6)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无疑是十分的完美的,身着皇帝服饰的王莽仿佛是一个穿越时空的现代人,他相信自己的改革是最完美的,世人必然会接受。

但他错了,这些改革策略看似完美,却有一个最致命的缺陷——不切实际,不可操作。

从中得不到好处的百姓,开始露出了他们凶恶的嘴脸。

当初的支持者慢慢转变。

命运的齿轮不再垂青王莽,被王莽赶出长安城的刘家子弟开始顺应潮流走上了新的舞台。

他们联合各地农民起义,形成赤眉及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强大的反莽浪潮迅速席卷长安城。

这座被王莽寄予厚望的城池已经容不下他当初的理想。

公元23年,王莽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

这年三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带着无限的不舍,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

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问杜吴王莽的尸身在哪,杜吴告诉他在“室中西北陬间。”公宾就斩了王莽的首级,悬于宛市之中,数十个军士争相杀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尸体。

这颗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

王莽才带着他的理想彻底消失在历史尘埃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