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母亲抱起的是婴儿,也是曾经年幼的自己

 刘淑姿 2019-04-02

看着心理问问的问题,特别有画面感:似乎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坐在我的面前,眉头紧锁,急切、无助地述说着自己的腰疼症状。言语切换、神情没落时又不经意流露出对被冷落在襁褓中的女儿的愧疚。

感受着这样的画面,似乎我的心更牵挂着的,是眼前的这位妈妈,而不是嗷嗷待哺的女儿。她对自己腰疼的全神贯注,把我的注意力也拉扯了过去,使得我想关心她、想帮她理解关于腰疼的一切——我想,这便是腰疼以及其他躯体疼痛在人际互动中所起的作用。

那便是躯体上的疼痛,潜意识里呼唤的是他人对自己在心理上的疼爱。

01

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的话,就可以找人诉苦、找医生求助,痛苦的感觉总会引人同情;如果身体无恙,或许就不会有人特地关注自己了吧。 

特别是在产后这段时间,经历了身份的转变以及随之带来的关注度的落差:产前自己是被人悉心照顾的人,产后女儿成了更需要被悉心照顾的人。在这样的情境刺激下,曾经被压抑掉的被人疼爱的需求就容易再度浮出水面:“女儿这么小,两个月不到,需要我照顾。我知道,但我内心的小孩也需要被人照顾啊。当我像我女儿这么小的时候被好好地关爱过么?”

如果只是简单地意识到自己有着被人疼爱的需求,情况会简单得很多,人间也便会到处是和谐之景。难就难在,成年人被压抑掉的需求,往往是个尚未愈合的伤口,结着多年的老痂,不碰不会流血,一碰就会作痛。

这一痛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成长历程中的各种冲突、感受蜂拥而出,比如“我是老大,我怎么可以和弟妹们抢爸妈的关注度”,“我内心对疼爱的需求,不能让别人知道,太羞耻了,相当于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当众暴露”,再或者“被人疼爱是有代价的,不知对方需要我做些什么,太危险了”。

于是夹在了需要被人疼爱和害怕被人疼爱之间,称之为“冲突”。心身一体,冲突中的各种感受本就容易引起躯体化症状,而精神分析诸多理论中的自我心理学以一个更加象征化的方式理解躯体化症状,称之为“妥协形成”——腰疼一方面确实让自己获得了被人关注的机会,另一方面又让自己陷入疼痛之中,好似自己被人关注的念头是个坏念头,需要以疼痛的方式被惩罚一下。痛并快乐着。这样冲突的两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满足:被关注、不能被关注。这或许是种平衡。心灵也在这被动的平衡中失去了自由。

如果这位妈妈有机会知道,自己为何在孩子两个月大时那么关注腰疼,知道了腰疼背后的心理需求是什么,与之相关的冲突是什么,并进一步知道冲突来自于过往的一些创伤体验。曾经所恐惧的、害怕的不一定会在现在的人际互动中重现,那她就能慢慢接纳自己的心理需求。并用一种更加现实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比如不是通过腰疼的方式来寻求他人关注,而是更加直接地与他人建立关系、分担内心忧愁。这个过程写出来很容易,实现的过程要曲折、漫长得多,因为它不是简单的头脑层面的知道,而是根植于情感层面的触动。

02
作者:陈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