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子 | 当全能小孩长大之后

 静易净明 2019-04-02


注:本文根据《好父母是后天学来的》读书会整理而成,每周二上午10:10-11:00由资深心理咨询师高骞带领,欢迎各位家长、老师和感兴趣的朋友参加。读书会QQ群:436949544

1

全能小孩VS 适当的挫折

      本期读书会的关键词是“全能小孩”,也就是咱们大家都熟知的“小皇帝”、“小霸王”。那么,他们是怎样养成的呢?

      一个孩子在其成长的早期(婴儿期)必然会经历全能幻想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十分重要,它能帮助孩子形成稳定的真实自体。当孩子有稳定健康的自体时,才会有对自己的自信。但同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也会经受各种各样的挫折,也只有通过“适度的挫折”,他才能健康的成长。

      温尼科特就说:适当的挫折是小孩子成长最好的促进性环境。

      本书的作者也说:“孩子是经由适当的挫折,才学会注意外在世界的存在,慢慢了解原来自己不是宇宙的中心,甚至只是现实中微不足道的存在。同样,孩子也因为适当的挫折,透过自己的没被摧毁的,甚至加以克服才真正打从心底里自信,而不是小霸王那种乍看强势其实是不堪失败的。”

      孩子在成长的每个阶段中都会有相应的挫折体验。比如说,我们提过很多次的,小婴儿需要妈妈即刻的满足以及高度的配合与回应,才能感觉到被安抚。但有时,妈妈可能走不开,回应也就没那么及时,那这个“不及时”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挫折”。当这个不及时发生在婴儿刚出生的头一两个月,并且这个”不及时“的时间过长时,对于婴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挫折,甚至可能是创伤。不过,随着婴儿慢慢长大,他等待的时间可以慢慢变长,他可以通过吸吮手指或者玩玩偶来安抚自己。而这个时候,这个程度的挫折对他来说,就不会那么强烈,反而可能对他的成长有了促进作用,有了“过渡空间”来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并学会延迟满足等。

      温尼科特提出来一个概念叫“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有人会翻译为”足够好的妈妈“,我个人觉得这似乎对妈妈的要求过高,我更愿意使用”够好的母亲“),也就是跟“完美的母亲”相对应的。他认为母亲会出现失误或犯错是十分正常的,甚至鼓励母亲去失误和犯错(当然是适度的),进而来促进孩子的成长。如果孩子在渡过了最初的婴儿期后,妈妈还是孩子一哭闹就及时的满足,那么这个孩子就没有办法学会延迟的满足,也没有办法体会到妈妈是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事情,而是会认为“我”就是世界的中心,别人也会或必须围着我转。自然,也就不会去尊重这个妈妈。

      这样的孩子可不就是“小皇帝”么?

2

当全能小孩长大之后

      当全能小孩长大之后,他大概率就成了“巨婴”或自恋的人,也就是说,他仍然处于全能状态之中,时刻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还有一些人则成了另一个极端:具有讨好性人格的人,需要靠不断的满足和取悦别人,期待别人能喜欢自己,爱自己。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全能小孩”与讨好型人格的人凑在一起,结局会很完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嘛。但其实好景不长,因为讨好性人格的人也有强烈的被爱的需求,可以说,他就是因为缺乏爱,才试图通过去满足别人而获得别人的爱。但去满足一个自恋的人,是很难有一个好结果的。那么这个关系自然就没办法持续下去。

      而当“全能小孩”成为父母之后会怎么样呢?他们的家庭又会怎么样呢?

     当他们成为父母之后,就是我们上一期所讲的拥有“不成熟的自恋”的父母: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孩子只是他们“自恋的延伸”-也就是说,孩子是通过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感受到”存在“的。只有当孩子满足他们的期望时,才是”被喜爱的“。而他们的孩子往往因为被忽视或被抛弃而极度低自尊、低价值感,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够,总担心别人会因为自己的不好而离开、讨厌、嫌弃、抛弃自己。上期我们也讲到,极度低自尊通常也会用自恋来防御,这样重复的命运就会在家族中不断的上演,代代相传,成为“家族传家宝”。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因为很难被父母认同但却又想得到认同,会促发他们不断的想要上进,或许他们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但却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来自父母的认同,而这会让他们很难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或成就感。

      在我的咨询生涯中,会碰到一些孩子从初中开始就沉迷于电玩或网络。对于自恋的家长或是有大学梦的家长,他会不断的推动孩子去实现他自己(父母)的梦想,要求孩子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永远好成绩。而孩子一旦出现不是全然投入的时候,家长就很焦虑,觉得孩子”浮躁“了,甚至是”学坏了“、”堕落了“。但其实,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怎么可能不躁动呢?这是他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他在老师和家长心中就是做错了,就是“不认真”、“不努力”、“笨”。而这种“认定”或”诊断“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困难。孩子会觉得,上学是在满足父母的需要:“我学习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父母。”一旦孩子有了这种想法,孩子或许就不会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为了自己,而更多是任务,是筹码。但因为孩子终究是孩子,没有办法直接与父母抗议,可能就会通过放弃学习(打电玩或网络游戏)来报复父母。

      有些孩子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学习成绩也不错,可为什么父母还是不满意呢?因为当父母处于全能的位置时,是永远既不满足也喂不饱的,他们不可能给孩子以肯定或认同,或者说:你学习认真、成绩好,这是理所当然的。那么,这些孩子的”努力“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到底如何做好会被看到、被认可呢?而经历这些的孩子们在承受多么大的压力呀?又怎么可能感受到自信,以及如何感受成功的体验呢?

      在我们的身边往往可以听到这样的例子:有些孩子在平常考试时成绩很优秀,但一到了关键时刻,背负了很多人的期待时,就考试失利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因为孩子焦虑了,但也有可能其实是孩子无意识里在对父母进行攻击,甚至不惜用失败来挫败父母:“你不就是想要我考个好学校给你长脸吗?我偏不!”尽管这种攻击其实是两败俱伤,但对于孩子来说,他其实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为自己的人生作主-这实在是有些惨烈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