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问世,'管宁割席'一文深植人心,管宁成为专心向学的楷模,人人赞誉,相反,华歆不但是不专心向学的代表,还扛着一副爱慕名利的枷锁,千百年来不曾卸下。到底华歆是个怎样的人,《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有不同的描述,真相如何,有待历史学家去仔细探讨,在下不是专家,不敢造次。但就刘义庆写下的故事加以分析,华歆蒙受不白之冤,其实久矣! 华歆与管宁菜园锄菜,锄到黄金,华歆受到吸引,捡起看看再丢掉;两人读书时,听到门外官员队伍,华歆好奇前往观看。于是管宁割席,耻不为友,从此华歆被视为爱慕名利,不能专心向学的负面范例。然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学习认知类型中,有些人容易自在专心的学习,不受环境影响,这种人属于'场独立型',管宁是也,他们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依然能够自行其是,不受外在环境变动干扰;另外一种人很容易受到环境左右,叫作'场依赖型',周遭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华歆是也。回看校园,许多类似的状况:有些孩子读书,专心一志,即使走近他身边,他都不会察觉;有些孩子在教室里面上课,走过走廊,他都要挥手跟你打招呼,这两种极端的典型,其实是学习特质不同之故,完全无关善恶是非。 即使无关是非善恶,那么这两种特质有优劣之分吗?或者说,常被赞誉的'场独立型'一定优于'场依赖型'吗?如果仅就老师指导课业的考试成绩来看,'场独立型'或许因为专心向学,或许容易受到传统老师鼓励,可能在学习成绩上呈现较多的优势,但也仅仅如此而已。不可忽视的是,'场独立型'对于外界环境变化不敏感,虽然可以不受环境干扰,独立学习研究,但缺点是容易自我中心,不能随机应变,所以比较不利于团体合作,也不会是杰出的领导者;'场依赖型'在学习路上固然容易分心,但对于外界变化极其敏锐,能够及时察觉,善加因应,所以担任政治领袖、推销员,新市场产品开发、流行商品设计等等,都能够与时俱进,表现出优异的特质。两相比较起来,'场独立型'的优势在专心,'场依赖型'优势在敏感,二者并无绝对的优劣可言。 千百年来,当老师的人不断表扬管宁的专心,不断贬抑华歆的敏感,不但华歆倒霉,蒙受不白之冤,连带对环境变异敏感的孩子也跟着倒霉,跟着受冤。那些具有华歆特质的孩子,可能因为环境改变而分心,于是被老师误解为不专心;他们把心思花在响应环境的变异上,被批评为不用功;他们去关心周遭的人与事,被指责为不务正业。这些所谓'不专心'、'不用功'、'不务正业'的孩子,完全被忽视他们的优势天赋,不但被误解,还被迫收敛起优势条件,去向另个极端特质的同学学习,如同老鹰被要求不准使用优秀的飞翔能力,却去向鸭子学游水,可想而知,学习路上,他们受到的挫败、屈辱,多么深重! 管宁割席发生在单一价值的古老时代,华歆即使受冤,也不知为何受冤?华歆蒙冤千年,场依赖型的敏感孩子也受压抑千年。如今是强调多元价值,肯定多元智能的新时代,我们也已深知这两种认知类型是怎么回事,那么类似华歆这样的不白之冤,还要延续吗?为人师长者,慎矣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