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土之下的画卷,能说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轻风无意 2019-04-03

2017年11月29日,上海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拉开帷幕。展览遴选山西博物院珍藏的北朝和宋金元这两个时期的12组89件墓葬壁画作品,展品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

展览分为“天似穹庐”“人亦黄土”两部分,展现北朝与宋金元这两个时期山西地区民族融合的历史轨迹,描绘民族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壮观场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壁画艺术原作特别展览。

山西现存225000余平方尺的古代壁画,堪称世界壁画艺术的宝库。北朝和宋金元是我国历史上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相会交融的两个重要时期,山西地区出土的这两个时期的墓葬壁画在艺术史、文化史、社会史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天似穹庐 山西北朝壁画墓

自汉代以来,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进入,草原文化与中原传统的农耕文化间不断发生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历经300多年,朝代更迭频繁,政治格局历经由统一到分裂、又由分裂回归统一的过程。北朝时期的墓葬壁画,其主人虽然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绘画主题大多为仪仗图、出行图、狩猎图等,表现了墓主生前的累累战功和赫赫权威。这一部分精选了九原岗大型建筑图、水泉梁完整的壁画组合、北齐娄睿墓出行图,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从艺术的角度佐证了当时各民族文化在此汇聚交融,塑造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

黄土之下的画卷,能说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鞍马游骑图》,局部,位于墓道第二层,高158厘米、宽198.5厘米

太原市北齐娄睿墓

年代:北齐

形制:平面呈方形的砖砌单室墓,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

地点:太原市晋源区王郭西村

发掘:1979—1981年

该墓中有“齐故假黄钺右丞相东安娄王墓志之铭”,以此确定墓主为北齐宰相娄睿。墓壁全部绘有壁画,现存71幅,约200平方米。壁画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墓道全部,天井的中、下层,甬道、墓室的下栏,描绘娄睿生前的戎马生活及奢华的官宦生活场景,有出行图、回归图、仪卫图和宫廷生活图;墓门、甬道与天井上栏,墓室顶部和中、上栏,描绘墓主死后升仙的奇幻境界,主要有祥瑞图、升仙图。

墓道西壁第二层应该是《鞍马游骑图》中的出行场面。主骑八人,头戴风帽,身着交衽长衫,穿长靿靴,皆挎长弓。中间年长者双目前视,其右一人回顾长者,其后六人同行,有的前视,有的左盼。马的躯干矫健,双眼炯炯有神,生动地描绘出机警劲健的猎马神态。壁画中广泛运用了色彩渲染、明暗映衬和远近对比,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整个画面的真实感。其中画马的技巧完全摆脱了汉墓壁画中的呆板形象,画出了马的生动神采,可见画师十分熟悉草原牧场的生活,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表现浓厚的生活气息。娄睿墓壁画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代表北齐的绘画水平,为研究北朝绘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对于研究北齐墓室壁画的绘制技法及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土之下的画卷,能说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黄土之下的画卷,能说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夫妇宴饮图》,北壁壁画

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

年代:北齐

形制:穹窿顶砖券单室墓,由封土、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

地点:朔城区窑子头乡水泉梁村

发掘:2008年

壁画主要分布在甬道、墓顶与墓室。甬道拱顶以黑彩勾绘云气纹,东西两壁石门外各绘一手拄仪刀的仪卫,石门内各绘两个手拄仪刀的仪卫;在东西两壁的仪卫身后远处分别绘骑马仪仗队,东壁为出行仪仗队,西壁为归来仪仗队。娄睿墓、九原岗墓和水泉梁墓均将东西两壁的仪仗队设计成出行与归来的行进方向,也是东魏北齐壁画墓图像中一个有趣的特点,好像墓室就是墓主人生前居住的府邸,可以进出往还。

墓室顶部壁画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上层绘天象图,中层为四神图,下层为十二时图,绘代表十二时的十二生肖形象。墓室四角各绘有一土红立柱,立柱上端绘土红檐枋,是对室内木结构建筑的简单模拟。墓室北壁绘墓主夫妇于帷帐中坐在床榻之上宴饮,两侧及帷帐外簇拥着男女伎乐侍从。东壁为鞍马仪仗,西壁为牛车出行。南壁在门洞两侧对称绘鼓吹图,两名乐手并排而立,上身转体相向,手持长号斜举。以墓室北壁墓主人正面像为核心的贵族府邸内外一元化空间场景的现实性图像系统显得紧凑有序。

此次展览重新搭建复原了整座壁画墓。由于进入墓室的甬道较为狭窄,出于对文物保护的考虑,设计了一条通透的玻璃通道,顶部隐藏LED灯带照明,以呈现更好的观展效果,让观众走进墓葬内部参观,近距离欣赏这组气势恢弘的北朝壁画。

黄土之下的画卷,能说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黄土之下的画卷,能说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墓道北壁壁画,高320厘米、宽320厘米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

年代:北朝

形制:平面呈方形,斜坡墓道砖砌单室墓,坐北朝南,由封土、墓室、甬道和墓道组成

地点: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下社村

发掘:2013年

该墓发现较大面积的壁画,主要集中在墓道东、西、北三壁,甬道和墓室的壁画基本缺失,总面积约240平方米。墓道东西两壁满绘壁画,自上而下各分为四层。第一层为奇禽畏兽、龙鹤仙人、雷公风伯等形象,四周以流云、忍冬补白;第二层绘有“马匹贸易图”“围猎图”等;第三层为“出行图”;第四层东壁因开挖盗洞已基本被毁,西壁为站立的武士形象。

墓道北壁壁画是此次展览中单体面积最大的一件展品,为将这件文物运送至展厅,上博在闭馆后拆除南侧玻璃门,这在开馆21年来的展览史中尚属首次。壁画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木结构建筑,华丽的门楼、芜殿顶、复杂的斗拱、重复的额枋、特殊的瓦钉、彩色铺地砖,建筑中的一砖一瓦都形象逼真,特别是双柱子式的斗拱,在以前的资料中未曾见过,是研究该历史阶段建筑形式的珍贵资料。壁画中的宫门正脊两端各有一个硕大的鸱尾,鸱尾之间和两边垂脊上竖着宝珠头的瓦钉。垂脊之端各有一个巨型鬼面瓦。正门紧闭,侧门半开,门扇各有四路门钉,一对衔环铺首。两个各开启一扇的门里,分别露出顾盼相视的两个女子,其中一人手持团扇。两边廊子里的侍女均臂横一物,此物当为对折起来的一方茵褥,原当挟持腋下,只是工匠不曾把它画得妥帖。坐以方褥,是南北朝时期上流社会的风尚。屋顶正上方绘一高足莲花盆,左右两侧各绘一兽首鸟身的怪兽形象。宫阙以凤凰为饰,是汉代以来一直沿用的做法。

人亦黄土 山西宋金元壁画墓

北宋以后狼烟再起,女真族对中原虎视眈眈,入金以后山西不再是边关。为了逃避纷飞的战乱,各民族又一次涌入山西。到了元代,“马上民族”一统中原。北方草原文化与中原的农耕文化再次碰撞出了灿烂的火花。宋金时期受北方民族“薄葬简俗”的影响,墓葬形制简单,墓室主体壁画中大多都会有墓主人的形象出现,他们往往是当地的士绅、富户。这个部分精选繁峙西沿口壁画墓、繁峙下永兴村壁画墓、繁峙南关村金代壁画墓、忻州南呼延村壁画墓、五台县阳白壁画墓、盂县皇后村宋金壁画墓、平定西关村M1壁画墓、阳泉东村元墓、屯留县康庄工业园区元代M2壁画墓的作品,有些作品描写主人仕途青云、老而隐居的理想境界,有的借花卉与诗歌衬托主人的清高,也有描绘主人富庶有余的理想生活画面。

黄土之下的画卷,能说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仕途青云》,东北壁壁画,高158厘米、宽151厘米

黄土之下的画卷,能说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离家求职》,西南壁壁画,高158厘米、宽180.5厘米

繁峙南关村金代壁画墓

年代:金代

形制:仿木结构圆形穹窿顶单室砖墓,现存甬道、墓室两部分

地点:繁峙县杏园乡南关村

发掘:2007年

该墓的壁画由墓顶壁画、建筑彩绘和墓室主题壁画三部分组成。墓顶为天象图。墓室南侧为一拱形的门洞;北壁以双扇格子门为中心,门两侧绘修竹、仙鹤;东南壁、西南壁以砖砌的板门为中心,绘神煞、人物、禽鸟;西北壁和东北壁以砖砌的窗棂为中心,绘文武官吏和男女侍从。门窗上下均绘有杂宝,有犀角、方胜、火焰宝珠、象牙、珊瑚等。墓室主体壁画经过修复后,根据壁画题材和场景特点分为六块,分别为《门洞》《离家求职》《青年得志》《仕途青云》《暮年闲居》《仙鹤》,描绘了墓主人年少时离家谋求仕途,老来还乡隐居故里的理想人生,同时还营造了墓主人仙逝后的来生世界。

东北壁棱形毬纹格子窗的右边一位头戴长翅官帽、身穿圆领长袍的文官正襟危坐于屏风前,右手桌岸边放着一叠公文。身后墨竹枝叶繁茂。左边绘有五名侍女与一名髡发侍童,分别手捧珊瑚、包袱、铜镜、渣斗等物。似乎在缅怀墓主人“仕途青云”的时光,带有浓重的现实生活色彩。图中人物形象生动,用笔流畅,竹叶浓淡变化自如,竹竿线条柔韧,节节而升。西南壁正中镶嵌朱红色双扇板门,左边一髡发少年拱手观望,身后一位女子相伴。右边墨竹下方绘有一只羽翼丰满、姿态优美的锦鸡,在湖石上傲然而立,身后一行大雁飞向远方。描写了墓主人少时踌躇满志,为了谋求锦绣前程而踏上“离家求职”的征途。

黄土之下的画卷,能说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黄土之下的画卷,能说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金玉满堂》,东北壁壁画,高101厘米、宽127厘米

忻州南呼延村壁画墓

年代:元代

形制:墓葬为青砖砌筑,平面呈六边形,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

地点:忻州市忻府区兰村乡南呼延村

发掘:2012年发现后

墓室各壁面交界处以黑色图绘倚柱,上端用青砖做出仿木斗拱、耍头、阑额、普柏枋等建筑构件。

墓室主题壁画经过修复后分为六块。南壁为门洞。西南壁额枋间墨书“乐安堂”三字,下层壁面满壁墨书,当中有“时大元岁次己卯戊辰月癸酉日丁巳时”的相关纪年文字。东南壁额枋间墨书“积玉斋”三字,额枋下端壁画中满壁大字墨书,字体粗犷。西北壁额枋间墨书“寿山福海”,东北壁额枋间墨书“金玉满堂”,下层壁画均彩绘瓶装牡丹三枝,枝头三朵牡丹花或盛开或半开,鲜艳明丽。北壁额枋间已经漫漶不清,无法辨识是否有文字,下层壁面彩绘瓶装花叶,则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骨朵及两支团状的针形绿叶植物。“金玉满堂”象征财富与才华,“寿山福海”寓意幸福和长寿,牡丹代表富贵、吉祥,内容朴素、典雅,形式简洁、大方,极富文人情怀。

黄土之下的画卷,能说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黄土之下的画卷,能说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尚宝》,东北壁壁画,高123厘米、宽116厘米

平定西关村M1壁画墓

年代:金代

形制:坐北朝南,平面呈八边形,砖砌单室墓,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

地点:阳泉市平定县城关镇姜家沟村砖厂

发掘:1991年发现后

该墓主体壁画经过修复后共有八块。南壁为《门吏图》,东南壁为《驮运图》,东壁为《杂剧图》,东北壁为《尚宝图》,北壁为《内宅图》,西北壁为《尚物图》,西壁为《进奉图》,西南壁为《马厩图》。壁画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极具生活气息。

北壁描绘了一对夫妇在垂帐床榻两边相对而站,男子髡发长辫的形象表明墓主人可能是来自北方草原的民族。东北壁描绘了四名身穿襦衫、头绾高髻的妇人和一名头戴无角毡帽、身穿宽袖长袍的长髯老翁。左侧手持铜镜的妇人回身招呼身后的人,好似在引导大家向墓主人夫妇所在的北壁方向走去。南壁两侧的驮运和马厩场景,描绘的是当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运输、出行工具。

黄土之下的画卷,能说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黄土之下的画卷,能说明多少地上的事情?

《夫妻对坐》,北壁壁画,高126厘米、宽111厘米

阳泉东村元墓

年代:元代

形制:砖雕八角形单室墓,叠涩攒尖顶,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组成

地点:阳泉市河底镇东村

发掘:2012年

墓室主题壁画共有八块,南壁为门洞,东南壁为《驮运》,东壁为《埋儿奉母》,东北壁为《备茶》,北壁为《夫妻对坐》,西北壁为《侍酒侍乐尚食》,西壁为《元觉拖舆谏父》,西南壁为《马厩》。东西两壁描绘了二十四孝的内容,东北、西北壁描写墓主人的日常生活。

北壁画面中央方桌上摆放着祖宗牌位,男女分坐于两边。男主人头戴黑色无檐帽,身着圆领窄袖袍,腰系带,脚穿尖足高靴,右肘拄桌,左手端茶。女主人拱手坐于无扶手之交椅,下有脚踏,交椅靠背搭黄色椅披;头梳髻,插簪,上身外穿黄色对襟半臂,内穿左衽襦,下着裙,下摆露出尖头鞋。男女主人两边有男女侍从伺候。东北壁分左右两个画面,右边帷幔下三名男子正在忙碌准备茶点,左侧是上茶的场景,从格子窗可以依稀看到主人似乎在等待茶点。

“平定西关村M1壁画墓”和“阳泉东村元墓”的绘画内容与墓主人的吃、住、出行、享乐有关,旨在营造一座热闹、温馨的“吉宅”来保佑他们的家人安康。

文∣王芷岩

图∣上海博物馆

参考书目与延伸阅读

上海博物馆编,《百代过客: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精品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年

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

时间:即日起—3.4

地点:上海博物馆一楼第一展厅

本文刊载于《典藏·古美术》简体版2018年1月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