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望中华(25)少典氏

 澴川行者 2019-04-03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少典氏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
他是黄帝和炎帝的“父亲”。
然而,搜遍网络,想找一些关于他本人的生平介绍,却很难。
他总是被当作关于黄帝或炎帝之叙事中的背景性人物,出现于我们的搜索之中。
如《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史记集解》谯周:“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这说明,少典氏之有名,完全是“父凭子贵”,完全是因为他的两个“儿子”——黄帝与炎帝都很有名,都替他争了光。
那么,少典氏本人,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他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
他的一生,除了生下两个为他争光的“儿子”外,又做了哪些其它的事情呢?
首先,黄帝以龙为图腾,以伏羲氏为祖先;而炎帝就是神农氏部族的末代之王,神农氏又是女娲氏部族一统天下之后的天下之盟主,当然是属于女娲氏部族。
少典氏作为黄帝和炎帝的“父亲”,而炎帝属于神农氏,也就是属于女娲氏部族,黄帝却属于伏羲氏部族。
那么,少典氏又是属于哪个部族呢?
《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氏“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这是告诉我们,是伏羲氏部族,最早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
在伏羲氏部族由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有了婚姻制度之时,女娲氏部族,还是停留在母系社会,还是在实行走婚制,生下的孩子,只认其母,不认其父。
这才有了黄帝和炎帝,都是少典氏和有蟜氏的后裔,却一个属于伏羲氏部族,一个属于女娲氏部族的情况。
黄帝是伏羲氏部族中的男人、娶女娲氏部族中的女人所生育的后代,他在伏羲氏部族的文化环境中长大,他认同的是自己的父系血统,所以,他就属于伏羲氏部族。
炎帝是女娲氏部族的女人,与伏羲氏部族的男人进行走婚所生育的后代,他在女娲氏部族的文化环境中长大,他认同的是自己的母系血统,所以,他就属于女娲氏部族。
那么,少典氏作为黄帝和炎帝的父系血缘,是属于伏羲氏部族呢?还是属于女娲氏部族?
显然,少典氏是属于伏羲氏部族。
这是黄帝认同自己的伏羲氏血统之前提。
如果少典氏是属于女娲氏部族,那么,黄帝,又是怎么认同自己的伏羲氏血统之身份的呢?
少典氏属于伏羲氏部族,却能够和女娲氏部族通婚,甚至是进行走婚。
这说明,他们不是生活在燕山之北的伏羲氏部族之老家,而是生活在渭水流域之女娲氏部族的地盘上。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伏羲氏部族在进入蒙古高原,成为游牧部族之前,是从成纪出来,在陈仓,也就是炎帝的出生地——姜水一带,生活过一段时间的。
少典氏,是不是伏羲氏部族当初前往蒙古高原时,留下来的孑遗呢?
都几千年了,何况,伏羲氏与女娲氏原本同出一脉,如果少典氏是伏羲氏部族当初留下来的孑遗,他们不会早就被女娲氏部族给同化了?
还会在几千年后,仍然认同自己的伏羲氏部族之身份吗?
所以,少典氏,应该是伏羲氏部族再入中原,在打了败仗逃往湖南时,无法带走,而被迫留下来的一部分人所组成的一个部落。
那么,少典氏又是怎么留下来的呢?
他们,最初又是集中居住在哪个地方呢?
如果没有女娲氏部族参战,共工氏部族和东夷氏部族,是很难战胜伏羲氏部族的。
而女娲氏部族参战的目的,只是为了制造平衡,不是想要消灭或者赶走伏羲氏部族。
所以,他们不会把伏羲氏部族往死里打。
在伏羲氏部族的主力逃往湖南后,一些逃跑不了的伏羲氏部族非战斗人员,以及小股部队,肯定会受到共工氏部族和东夷氏部族的追杀。
而女娲氏部族原本和伏羲氏部族同出一脉,他们在这时候,就必然要出手,对自己的这些几千年前的同胞,施以援手。
在共工氏部族的地盘上,这些人肯定是生活不下去的。
所以,女娲氏部族,就将他们带回到关中平原,让他们重回几千年前的故土。
这就是炎帝生长在姜水的原因。
少典氏是在姜水与女娲氏部族的女人进行走婚,而生下炎帝的。
至于黄帝所在的部落,是生活在中原,那就是后来,时局再次变化之后的事了。
少典氏部落中的大部分人员,应该是在河北被女娲氏部族所打败的黑龙氏部落中的被俘人员。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沿用自己的黑龙氏部落之名号,而要改称少典氏呢?
第一,这些人中,以黑龙氏部落的人为最多,但并不全都是黑龙氏部落的人;第二,时势转移,伏羲氏部族要韬光养晦,尽量地隐蔽自己的龙之特性,他们不再以龙为图腾了,而改以蛇为图腾。所以,继续沿用黑龙氏的名号,不合适;第三,少典氏的历史贡献,足以使他们使用这个新名号,这个新名号,要比黑龙氏的旧名号响亮得多。
“少典”之“少”,是与伏羲氏的“太昊”之“太”相对应的,老少相应,这意思就是说,他们的功绩,可以与祖先的功绩相提并论;“少典”之“典”,就是说,他们就是伏羲氏部族中发明竹简——“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的主角。
史籍中,“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的功劳,是记录在伏羲氏的头上的。可“少典氏”这个名号,充分说明,他们,就是那个“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的伏羲氏。
由此可见,“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的功劳,极大地提高了少典氏的历史地位。
那么,为什么少典氏能够“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呢?
第一,通过贾湖文化和半坡文化的孕育,文字,在这个时候已经充分发育成熟,这使得书契的产生,已经有了充分的文化基础,只待某个因缘,来充分显示它的优越性。
第二,伏羲氏部族,被打得一分为三,他们有紧迫的、要在三个地方之间建立通讯往来的需求。而结绳记事所使用的的材料——绳索,体积松散、容易腐烂,并不适应于风餐露宿的旅行携带。相对的,用竹简制作的书契,对于风餐露宿的长途旅行,就要实用得多。
在伏羲氏部族这个三方互传信息的运作过程中,处于关中地区,在女娲氏部族之保护下的少典氏,无疑地会承担更多的责任,他们相对具有更多的旅行,相对具有更多的传递信息的任务。
这就迫使他们要想办法改变信息传递的方式,以减少旅行负担、和风餐露宿给信息载体带来的损害。
所以,由他们“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事实上,由于少典氏居住在关中、乃至于中原,长期地与女娲氏部族相处,对共工氏部族观察也更多,他们不但在文化上相对其它两个地方的伏羲氏部族更为成熟,更能切合实际提出一些发展本部族竞争实力的计划,而且,他们更有机会调动其它两个地方的伏羲氏部族,随时配合他们的行动,抓住一切机会扩展他们的实力,直至赢得伏羲氏部族最后的胜利。
所以,黄帝出现在少典氏部落,也不是偶然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