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针在台湾|中医大学不能缺少这样有用又有理的课程

 田丽莉百和堂 2019-04-03

台湾的中医诊所遍布各地,各级医院中几乎都设有中医科,执业中医师超过六千余人,中医医疗早已列入全民健保范围,民众对中医的需求与日俱增。

在台湾,中医师的养成教育,分七年制中医学系(分为双主修及单修)及五年制学士后中医学系三种制度,分别设立于中国医药大学,长庚大学,义守大学以及慈济大学,培育现代化中医师人才。中医学系、学士后中医学系学生毕业后,中医师及中医硕博士加入中医行列注入新的活水,壮大中医医疗团队。

符仲华老师发明浮针疗法至今第23年,虽然于2010年以前就曾应邀来台授课,但一直未能被广泛使用。自2012年起,与世界肌筋膜疼痛大师洪章仁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合作后,才慢慢于台湾康复医学界被探讨,运用于临床上。然而,与中国大陆的中医教育比较,浮针早就被列入针灸学的正规教育中,台湾的大学生却还没有机会在求学过程中,了解什么叫做浮针医学?

有鉴于此,我从2018年起开始尝试着在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系乙组5年级的中西结合骨伤复健科学中加入了一堂『浮针医学简介』,并将洪章仁教授的『肌肉疼痛』和符仲华老师的『浮针医学纲要』列入学生的学习参考书目,希望能让他们提早认识肌肉疼痛和浮针医学的概念。两年下来,已经引起更多的未来中医师对浮针医学的兴趣。

在课堂上课中,除了从西医的角度介绍肌筋膜疼痛症,更将浮针医学中以扫散和再灌注手法处理患肌引起之相关疾患的概念跟同学分享。

最重要的,当然是让同学们当场体验被浮针治疗,缓解肩颈酸痛的速效,课堂上同学的反应和回馈相当热烈。

另外一个培育未来中医师的摇篮,位于号称台湾后山最美的大学 – 慈济大学,当然也要把握机会介绍浮针医学。有幸接受负责针灸学科教学的曾国烈医师的邀请,连续两年到花莲慈济大学学士后中医学系来授课。希望能让这一群未来的中医师尽早认识浮针,学习浮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