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壤微生物生态工程》

 hj20 2019-04-03
《土壤微生物生态工程》—土壤资源

土壤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最基本、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资源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土壤生产力的高低,除了与其自然属性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类生产科学技术水平。不同种类和性质的土壤,对农、林、牧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土壤资源具有可更新性和可培育性,人类可以利用它的发展变化规律,应用先进的技术,促其使肥力不断提高,以生产更多的农产品,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土壤资源的空间存在形式具有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时间上具有季节性变化的周期性,所以土壤性质及其生产特征也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发展农业和保持良性生态循环的基础和前提。

(一)世界土壤资源

世界土壤资源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耕地面积小,而且分布不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现有耕地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0.7%,其中以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印度和中国等国的耕地面积较大(见土地和土地利用)。全球耕地面积不仅小,而且分布也不均衡。非洲、南美洲、大洋洲人口较少,分占世界人口10%、6%和0.5%,但拥有大面积的未耕地,那里的未耕地分别为可耕地的78%、87%和86%。亚洲人口占世界的56%,而可耕地却只有20%,其中77%已经开垦。

但由于社会和自然原因,世界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正在不断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壤肥力下降  就全世界而言,投资少、产量高的耕地面积小于投资高、产量低的耕地面积,其比例为4:6。

②土壤严重退化  主要是土壤盐碱化、沙化、沼泽化和受化学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迄今,良田仅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11%,干旱土壤占28%,薄层粗骨土壤占22%,沙化、盐化土壤占23%,渍水冷冻土壤占6%,其他占10%。

③土壤遭受侵蚀  世界每年因森林砍伐而引起侵蚀的土地面积达数亿亩。

④农田被侵占  每年约有数千万亩农地被工业、交通运输业等侵占。

(二)我国土壤资源

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世界陆地面积的6.4%,亚洲大陆面积的22. 1%。全部国土从北到南横跨不同的热量带,其土壤资源具有3大特点。

①土壤类型多,资源丰富  可分49个土类,130多个亚类,各自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和发展农、林、牧的适宜性。

②山地土壤资源多  各种高山和山地丘陵的土壤资源占国土面积的65%以上,多宜于发展多种经济林木。

③耕地面积小  中国现有耕地约15亿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0%左右,尚不及世界耕地面积的7%。人均耕地面积仅1.4亩,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概括而言,全国可供农、林、牧生产的用地总的约占整个国土面积的60%左右。

(三)土壤资源存在的问题

1.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耕地面积减少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1970 —1980年,美国有2.8%的农地被改为城市,法国为1%,意大利为2.5%,英国为1.2%。我国人地矛盾更突出,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1980年不到30年期间,人均占有耕地少了677m2。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严重危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2.土壤侵蚀严重,危害巨大

由于植被破坏,利用不当,土壤侵蚀现象越来越严重。据估计世界上有1/4的耕地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土蚀和风蚀,目前全世界土壤流失量已增加到每年254亿吨。我国50年代初,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目前扩大到190万平方公里,增长了64%,约占国土面积20%。

3.土壤资源退化,肥力下降

由于土壤侵蚀和耕植利用不合理,使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壤退化包括了土壤环境以及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特性退化综合表征。如表现在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短缺,土壤结构破坏,土壤侵蚀,土层变薄,土壤板结,土壤碱化、沙化诸方面退化表征。世界土壤资源养分亏蚀面积达到23%;由于人类在最近50年内对土壤的影响,现在的腐殖质损失量比一万年农业文明以来平均腐殖质损失量高约24.3倍。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下降也很普遍。

4.土壤盐碱化、沙化加剧

世界各大洲干旱、半干旱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土分布,其面积约占干旱区面积的39%,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美洲大陆西部、非洲大陆北部,其中前苏联的盐碱土面积最大,约7500万公顷。我国盐碱土主要在黄淮平原、东北西部、河套地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滨海地带,估计总面积20万平方公里以上。土壤沙化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资源的一种退化现象。沙漠化威胁着世界土地表面积的1/3,并影响至少85000万人的生活。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沙漠、戈壁、沙漠化地区的面积已经达到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5%,其中沙漠化土地面积为33.4万平方公里,涉及212个旗县,断续约5500km长。

5.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农田生态破坏

工业废弃物以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加上管理不善,进入土壤的有机物质逐年增多,达到危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程度,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四)土壤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措施主要包括:因地因土制宜地规划农、林、牧业等生产用地,注意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实行科学的耕作、灌溉和排水,重视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的应用,以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矿质养分的平衡,并不断提高土壤  肥力等。保护土壤资源的主要目的在于不使土壤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而发生退化,如山区的水土流失、干旱地区的次生盐渍化和沼泽化、草原地区的沙漠化,以及一般农田受农药和重金属的严重污染等。

1.利用和保护相结合防治土壤的侵蚀

在开发利用土壤资源时应注意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土壤资源保护主要是防止土壤侵蚀,防治土壤沙化,培肥土壤,提高有机质和养分的含量,改善生态系统,使土壤资源显现出应有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防治土壤侵蚀可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首先做好总体规划,并因地制宜地确定农、林、牧用地的适当比例,然后按农、林、牧业生产需要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如农用修筑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并在地坝沟头植树造林或种草,以加固或保护工程措施。美国的试验表明,种植在梯田上的苜蓿比在坡地上增产1~2倍。美国衣阿华州连续种植玉米的水平梯田,土壤流失不到等高耕作地区的3%。林业方面可采取挖水平沟、鱼鳞坑等方式栽植林木。此外,采用等高耕作、深耕松土、施用肥料免耕法以及采用固沙剂等方法,均可起到防治土壤侵蚀的作用。不管采取哪种措施都要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例如植树要选栽速生、优质木材树种或经济林木,种草首先考虑能起水土保持作用的优质牧草或绿肥。

2.采用多种措施改良盐碱土及沙土

改良盐碱土和防止次生盐渍化是遍及各大洲许多国家的一个重要问题。改良盐碱土必须是抗旱、治涝、治盐碱相结合。在沙漠化的治理上,应与区域性的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其主要任务是防风固沙,在此基础上再采取渗黏土,引洪漫淤,施用有机肥料,施用固沙剂等办法进行改良。此外,对洪、涝、旱、风、酸、黏、沙、贫瘠等多种问题影响农业生产的低产田,应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性的改良措施,使其成为高产稳产的农田。

培肥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壤的质量首先要大力发展农田基本建设。农田基本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土壤的肥力,培肥土壤。实践证明,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加强水肥科学管理,是改良低产田成为中产田、中产田成为高产田的主要措施。土壤的潜在生产力还是比较高的。

3.防治结合减少土壤污染

首先控制污染源,这可通过制订环境保护法、土壤环境容量、农田水质标准、农用污泥中有毒物质控制标准等,以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同时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治理,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值,而使镉、铜、锌、汞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科学地增施磷肥可减轻过量的铜、锌、镍等对作物生长的危害,施用有机肥可促进土骧对有毒物质的吸附和降解,污水经处理后再灌等措施,在污染较重的块地可采用客土法等方法来减轻土壤的污染。

4.扩大耕地面积,限制乱占农业用地

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和城市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人口中心有侵占最肥沃的农业土壤的趋势。为了社会的长远利益,发展城市工业、交通要全盘考虑土地利用,制订周密合理的规划,尽量限制乱占农业用地,而扩大耕地面积主要靠开垦荒地,欧洲和亚洲可扩大的耕地面积的潜力较小,其发展农业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土壤资源的生产潜力上,相反非洲、南美、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可耕地面积还很大,发展农业的重点可以放在扩大耕地面积上。

5.综合整治合理布局

要充分发挥土壤资源的优势,就要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使农、林、牧都能协调发展。否则,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破坏土壤资源,如农业开垦不考虑林业的发展,就会引起水土流失;农业开垦不考虑牧场问题,将会影响畜牧业的发展,甚至导致沙漠化,反之也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土壤资源的特点,正确合理安排好农、林、牧业,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地、稳定地、协调地发展,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