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国统一六国时,哪一场灭国战役是最难的,王翦给出了答案

 昵称55301288 2019-04-03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发动了对六国最后一个国家的消灭战争,而这个国家就是战国时期最有钱的国度,可是当人们以为秦、齐两国会发生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时,齐国的国君齐王建突然宣布了投降。从上面所说的情况中,我们可以知道齐国的国力并不强大,那么为何秦国要最后再消灭齐国呢?这就与秦国的一个“远交进攻”的国策有关系。因为秦国本土和齐国的相距比较远,虽然当时秦国当时的力量已经很强大了,但是依然不敢攻打富饶的齐国,由此可见秦王赢政的精明之处。

既然在秦国的统一战争的中,齐国不是最难打的一个,那么谁是那个最难啃的骨头呢?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说是楚国,因为从那一场战争持续的时间、投入的兵力就可以看出。下面咱们还原一下秦楚之间的战争,看看它到底事情到底是不是这样,为了把秦楚战争说的清晰一点,我们把它分为两个阶段:李信阶段和王翦阶段。

李信阶段

灭楚战争之初,秦王赢政进行了一次朝堂会议,他问需要多少兵马才能够把楚国给消灭,王翦回答需要60万的兵力,此时李信站了出来说:我只需要20万就可以了。可能因为对王翦心存猜忌之心,因此就让李信带领20万大军出发了。

当楚国项燕和秦军交战时,发现带领秦国大军的不是王翦而是李信,因此就采用了“请君入瓮”的计谋。先是假装打不过李信诱使李信孤军深入,而李信也确实没有辜负项燕的“重托”,随后项燕把秦军撤退的口子给掐断了,最终李信因为中计20万大军全部覆灭。

王翦阶段

后来秦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便向王翦道歉并让他重新带领60万大军去攻打楚国,此次伐楚可是倾尽了全国之力,而楚国一方也是拿出了40万兵力。当王翦和项燕的大军相遇时,他并没有急于动手而是静观其变,项燕一方呢更是和王翦对峙起来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一年时间,最后因楚国粮草不济项燕不得不撤军。王翦看出了楚军的弱点,于是60万大军倾巢出动追杀项燕,最终楚国40万大军的有生力量被消灭,而楚国也在不久之后灭国了,据记载当时楚国王城抵抗秦军达到一种令人发指的程度,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来。

看完上面灭楚的战争或许大家都没有什么概念,也不知道灭楚战争到底难在哪里,那么我们可以简单进行3点的分析。

第一点王翦60万大军明明比项燕40万大军有优势,为何还要对峙一年。当时王翦在朝堂上已经说出了原因,楚国的疆域极其广阔再加上内部河流众多、环境极其复杂,如果擅自出兵那么必然会受至于环境,最后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第二点楚国虽然衰弱,但是其军事力量依然不可小觑。战国后期除了楚国之外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组织起来40万的大军,另外楚国是一个尚武的国家,所以士兵的素质完全不是其他国家能够比拟的,这才有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豪言壮语。

第三点齐国依旧在虎视眈眈。当时齐国和楚国是最后两个活着的国家,而且他们的国土是相邻的,战争打响后如果秦国不能够快速把楚国消灭,一旦齐国进行支援那么战争就会出现很大的变数。即使齐国虽然远不如以前了,但是它的财力依然可以支撑起楚国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王翦正是看出了这三点,才知道讨伐楚国的战争秦国并不具备压倒性优势,再加上楚国的环境复杂必然要稳步前进、扬长避短。那么秦国的长处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综合国力比楚国要强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木桶原理”,秦国因为多年的发展后勤资源已经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了,而楚国的国力完全经不起长时间的消耗,所以战争对峙到最后楚国必然要失败。就像当年长平之战一样,因为赵国缺少粮草而从防守一方变成进攻一方,最终被白起带领的秦国大军完全抹杀了。

秦楚战争之后,秦国也是花费了两年的时间才从这场消耗战中恢复过来,可见这场战役的艰难程度。为何说秦国伐楚的战争是最难的,楚国差点把秦国给拖死,你对这场战争的艰难程度怎么认为?假如说王翦直接和项燕打起来了,那么谁会是最后的胜利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