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头】 复合场中的问题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之一,在有关重力场和电场的题目中,可以充分应用等效思想,将物体受到的多个恒定的场力等效为一个力,就可以将较复杂的运动情景,转化为较简单的运动情景,从而借助学习过的基本物理模型去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解题的难度,有利于得出正确结果。 【例题】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该区域中,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光滑绝缘圆环,环上套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O点为圆环的圆心,a、b、c、d为圆环上的四个点,a点为最高点,c点为最低点,b、O、d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已知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现将小球从环的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能越过d点并继续沿环向上运动 B. 当小球运动到c点时,所受洛伦兹力最大 C. 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D. 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D 【解析】 如果采用常规方法,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候电场力做正功,重力做正功动能一定增大,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候重力做正功,电场力做负功,所以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动能的最大值。C选项中“能不能越过d点并继续沿环向上运动”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动能定理列式,发现从a点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了负功,重力做了正功,由于电场力和重力相等位移都是圆环的半径,所以总功为零,即动能与a点相同,即速度为零。 如果采用等效的方法,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则二者的合力指向左下45°,由于合力是恒力,类似于新的重力,所以ad弧的中点相当于平时竖直平面圆环的“最高点”。
关于圆心对称的位置(即bc弧的中点)就是“最低点”,速度最大。由于a、d两点关于新的最高点对称,若从a点静止释放,最高运动到d点,故A错;由于bc弧的中点相当于 “最低点”,速度最大,当然这个位置洛伦兹力最大,故B错;从a到b,重力和电场力都做正功,重力势能和电势能都减少,故C错;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但由于bc弧的中点速度最大,所以动能先增后减,D正确。 【变式】2017年北京市区海淀区高三物理期末反馈题 第 13题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水平轨道AB连接着一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其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荷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离圆形轨道最低点B相距为L处的C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水平轨道运动。已知小球所受电场力与其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水平轨道和圆形轨道均绝缘,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带电荷量q保持不变,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求: (1)求小球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D点是右半圆弧上与圆心等高的位置,试分析论证无论L的大小如何,小球均能运动到D点; (3)若要使小球能沿圆形轨道做完整的圆运动,请说明其在水平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置到B点的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 (4)若小球恰能沿圆形轨道做完整的圆运动,请说明小球沿圆形轨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的大小,以及具有最大速度时的位置。 【解析】 (1)小球所受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qE=mg 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 (2)由于小球所受电场力与其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根据动能定理从B点到D点电场力和重力做功大小相同可以抵消,从B点静止出发的小球恰能到达D点,所以从AB上无论哪点出发都能到达D点。也可以从复合场的角度进行分析,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与竖直方向成45°角,斜向右下,将这个力看成新的等效重力,将圆弧BD的中点看作最低点,小球在B点释放时如果速度为零,那么运动到D点的时候速度也为零。 (3)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大小为 要使小球能沿圆形轨道做完整的圆运动,其在水平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置到B点的最小距离为L0,根据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 所以,要使小球能沿圆形轨道做完整的圆运动,其在水平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置到B点的最小距离L满足关系式: (4)小球恰能沿圆形轨道做完整的圆运动时,其出发点与B点的距离为L0。 其有最大速度的位置在复合场中的“最低点”:即圆周与一斜向右下45°角的半径交点处。设最大速度为vm,根据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 【方法小结】 通过以上两个习题,不难看出由于引入了“等效重力场”的概念,就把重力场和电场两个场相复合的问题简化为只有一个场的问题,从而将重力场中的相关规律有效地迁移过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重力场和电场都是匀强的场,即电荷在空间各处受到的重力及电场力都是恒力,这种等效思想才是正确的。如果电场不是匀强的或替换为匀强磁场,则不能进行上述的等效变换。在等效变换的过程中,确定“等效场”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