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材笔记|红枣,更适合在北方干燥之地使用的药物!

 昵称20622184 2019-04-03
        前两天,有朋友微信小卡说:“你写的几篇文章中的小故事到底是你编的呀还是你网上找的呀?那么真实!”

        同样的问题,也有其他的朋友问过小卡。

        在此,小卡必须再次澄清:

        所有文章中的小故事都是医生老师多年前的真实医案!

        医生老师选用了这些具代表性的医案来论述疾病的发病规律及药物的特征。通过阅读这些医案后,若仔细去品味这其中的道理,你就会发现原来每一个故事和解决方案都很精巧地使用了中医的辩证规则。所以才能使得治疗立竿见影。

        为了将小卡的老师与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区别开,小卡将以“医生老师”的称呼来特指他。
大枣


内容提要:
*    大枣
    *    细说主治
    *    使用禁忌

        民间有『一日食仨枣,百岁不显老』『要使皮肤好,粥里加红枣』之说。 所以,红枣干、大枣汤小卡都没少喝,甚至于买酸奶时,都会特地去买红枣味儿的。

        据说,美味、有营养的红枣还有这样的传说呢!

        传说,枣原本是天宫里的仙果,一日,王母娘娘派金童玉女持两颗仙枣到人间犒赏治水有功的禹王。金童玉女经不住诱惑,半路上偷吃了仙枣。王母娘娘盛怒之下便把他们变成两颗枣核,打入凡间,金童玉女长成了两棵枣树,从此世上便有了枣。
        这枣虽香甜可口,却只能由青变白,色相并不是现在这样。一次王母娘娘巡游人间,忽然被一股沁人心脾的枣香吸引,寻味来到一片枣林,看到枝头玉串似的枣儿,禁不住顺手去摘,却不慎被枣刺刺破了手指,殷红的鲜血沾染到枣上。从此,那些青绿的枣就变成了红色。因王母娘娘的血非同凡俗,所以红枣便有了治病、保健和驻颜长寿的功效。


大枣
〖别名〗
枣、壶、木蜜、干枣、美枣、良枣、红枣、干赤枣、胶枣、南枣、白蒲枣、半官枣、刺枣、枣子。
〖性味〗
味甘,性温。
〖归经〗
归脾、胃经。
〖功效〗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大枣树皮:消炎,止血,止泻。
大枣根:行气,活血,调经。
〖主治〗
大枣:胃脘嘈杂,易饥,血虚大便干结。
大枣树皮: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伤出血。
大枣根:月经不调,红崩,白带。

        所有的本草以及古代各方名家都说大枣可以补中益气、和胃,比如:
        弘景曰︰
        『道家方药,以枣为佳饵。其皮利,肉补虚,所以合汤皆擘之也。』
        杲曰︰
        『大枣气味俱浓,阳也。温以补不足,甘以缓阴血。』

        所以现代人也大都认可大枣补中益气、和胃的功效,并且认为食用大枣是多多益善。但其实,这种方式是不尽正确的。

        在肯定大枣功效的同时,各方名家也指出使用大枣的局限性:

        震亨曰︰
        『枣属土而有火,味甘性缓。甘先入脾,补脾者未尝用甘。故今人食甘多者,脾必受病也。』
        《素问》言︰
        『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谓治病和药,枣为脾经血分药也。若无故频食,则生虫损齿,贻害多矣。』
        王好古云︰
        『中满者勿食甘,甘令人满。』

        什么『一日食仨枣,百岁不显老』之类的说法其实是很错误的。长期食用的话,很容易造成脾胃有湿,反而障碍脾胃的吸收功能,造成人的营养不良。

        而北方之地相对来说比较干燥,人的体质,湿热现象相对来说没有南方人严重。所以,相对于南方人而言,在北方干燥之地生活的人们更适合食用枣。

        在当今营养过剩的年代,如果还想冬季进补的话,“人参+大枣”的配方已经不再合时宜了。还不如采用“人参+核桃仁”的方法试一试。

细说主治

        大枣补中益气的功效:

故事一:

        曾经有一位50多岁的妇女,经常会肚子饿怕冷。但因为怕吃药,所以到处打听有没有好一点的食疗的方法。于是,医生老师就介绍她用吃枣子汤的办法。拿10多个大枣用开水烫一遍,把水倒掉,然后再用水煮开,连喝汤带吃枣。没几天,大姐肚子饿的现象就完全好了,怕冷的现象也减轻了许多。
        大姐肚子饿的现象代表她中气不足。而大枣甘温,能补中益气。所以,在食用大枣后,就不再容易肚子饿、怕冷了。

        除了补中益气外,大枣还能通过补血来润肠呢!

故事二:

        曾有一位年纪大的人,常年大便干结,容易饥饿、怕冷。于是,医生老师就让他每天吃十多个大枣。没过几天,就解决了问题。
        故事二中使用的方法叫补血润肠。但如果病人出现的是大便干结且腹胀的症状的话,就不可以用大枣。
        总之,脾虚、血虚,但没有湿热,就可以用大枣;但如果是有湿热的脾虚、血虚的话,就不可以用大枣。

        虽然大枣补中益气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并非每一个人都适用。比如,曾经有一个人就因为不恰当长期过量食用了大枣而造成身体不适。

故事三:

        有一个人,经常胃脘闷胀、打嗝、咳嗽,找医生老师看病。在详细询问下,了解到他经常用大枣泡水来喝。医生老师就建议他停用大枣,过了一段时间他就变好了。
        大枣甘温,补中益气,但是甘会助湿,对于这种脾胃有湿造成胃脘闷胀的病人的话,是禁止使用大枣的。
        对于脾胃虚寒或燥引起的胃脘嘈杂的症状,如果在缺少食物、营养不良的年代,使用大枣其实是挺不错的选择。
        然而在当今这个普遍营养过剩的年代,很多人胃脘闷胀,到了吃饭的时间都没有饥饿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大枣以后,反而会更加加重身体的负担
        另外,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胃下垂的病人出现胃脘闷胀的症状。因为有传说大枣有补中益气、和胃的功效,所以很多医生会选择使用大枣来辅助治疗。但经常会发现疗效不怎么理想。究其原因,因为中气不足而造成胃下垂的这个说法,不是真正中医的说法。所以误导了医生和患者,影响了疗效。在治病时,千万要用纯正的中医的辩证施治的方法,才可以避免再次误入这种误区。


        最近小卡在看新闻时,经常看到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事件。看着看着,小卡突然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

        为什么在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班级里,有的孩子容易被传染,有的则不会呢?

        于是,医生老师给了小卡这样一个解释:

        小儿手足口病看上去像一个传染病,但究其原因,其实是孩子的痰湿体质加上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外因,内因则是痰湿体质。

        而造成痰湿体质的有以下几种原因:

1
        长期过量食用奶制品:中国人对奶制品真正的需求其实比欧美人低很多,但我们的日常摄入量是参考欧美人的标准。
2
        过量食用瓜果类:现在很多家长的观念中,维生素摄入是越多越好。其实,各类维生素只需要适量摄入即可。超量摄入反而会引起身体不适。
3
        长期过量食用甜食,包括红枣、蜂蜜、巧克力等之类的零食。
4
        长期饮食过于油腻
5
        长期饮酒
6
        一旦有呼吸道感染时,只是单纯使用了杀死病原体的抗菌素或抗病毒药物,而没有清除病原体产生的垃圾:痰。反复多次呼吸道感染后,就会造成痰湿在体内的累积。

                以上诸多因素共同作用,日积月累就成为了痰湿。人的抵抗力自然就会下降很多。只要暴露在病毒传播的环境中,人自然会更容易感染而得病。

使用禁忌

        在“细说主治”中小卡说到红枣并非是任何人都适合食用的。那么,具体是哪些人群并不适合食用红枣呢?

禁忌
    禁用:
            ⚠    胃脘闷胀者;
            ⚠    脾胃有湿者;
            ⚠    糖尿病患者;
            ⚠    湿热或痰湿体质者;
            ⚠    牙齿疼痛者;
    慎用:
            ⚠    热性体质者;
            ⚠    风湿症患者;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