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道与做到的差别相 知道并不是做到,不要因为知道就误以为自己做到了,而心存优越感。更不可以因此而我慢心起,习惯性指责他人。做到了,不用张嘴,自然不怒自威;做到了,不用标榜,自然有人钦佩。正所谓桃李不言而成蹊。 二、说道与修道的差别相 说道容易修道难,知难而进难能可贵。只说不做是嘴把式,犹如贫人数他宝,不能堪用。千万不能学佛之后“听其言,超佛越祖,观其行,俗人一个”,说一丈不如行一寸,不要卖弄口舌,踏实修行为至要。 三、懈怠与随缘的差别相 随缘不要成为懒惰懈怠或不作为的借口,随缘不是什么都“无所谓”的消极心态。随缘是随着缘的变化,不断灵活调整心态思路,主动作为去适应,敢于接受任何结果。随缘是心无挂碍,因心无挂碍,因此可以有更大的格局成就更大的事情,利益更多的众生。 四、执着与担当的差别相 不要把自己的执着误以为是一种担当,担当是责任,担当是无私,担当是大义。担当绝不是自己心里执着追求的名闻利养,执着外在的一切功名利禄,不要用敢于担当做借口。 五、欲望与愿力的差别相 欲望是自私的,是要去除的内容,是贪嗔痴的显现,绝不要把内心染污的欲望当成愿力去粉饰。愿力是清净的,是积极的,是见贤思齐的志向,是敢于摆平内心的勇气。 六、放逸与解脱的差别相 不要把自己放逸的言行举止当作解脱,不要把自己放荡不羁的个性当成逍遥自在,不要把自己无有规矩的散漫当成境界。解脱一定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解脱一定是心境高远的,解脱一定是让周围的人感觉到舒服的。 七、博学与正见的差别相 不要误以为博学的人就一定有正见,不要以为著作等身的人见解就一定正确。博学有可能眼界思路更宽阔,也可能让心更乱,更不能心明眼亮。正见是以道德作为基础的,正见是抛开自己偏执的,正见是觉悟者引导的,正见是福慧所决定的,正见是不受外界干扰的。 八、事多与明理的差别相 不要因为自己事故就以为自己明理。不依佛陀教导,完全靠自己牵强附会出的道理,或自己臆想出来的道理,以为明理,而去指导他人,属于自欺诳和欺诳他人。明理的人依教奉行,相信因果不敢造口业,不会离经叛道地妄自揣测圣人言论,而是踏实用功,随缘去服务他人。 九、奢靡与福报的差别相 不要因为自己生活奢侈就认为自己有福报,花销用度大小和福报不成正比。有福气的人少有挂碍,一定生活很快乐,他不会缺钱,但未必生活奢侈。 十、华丽与庄严的差别相 不是长得漂亮就端庄,不是穿得华丽就威仪。庄严不是漂亮和帅气,庄严不是穿着高档和时尚。庄严是内在修为表现出来的外在气质、是言谈举止的如理如法。外在用功夫打扮不如内在用功夫修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