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师表》删掉的一句话,为何不敢写在中学课本上?现在才看明白

 昵称413468 2019-04-03

《出师表》里,诸葛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目的就是希望刘禅能够知道有国才有家的道理,让刘禅知道蜀国江山的到来是许许多多战士付出了生命与鲜血换来的。这篇文言文虽然读起来有点拗口,但多读几遍后仍旧会感到一股沸腾的热血流淌在身体里,传递了忠诚、忠义的肝胆之心。

《出师表》不仅在于它是伟大的经典散文,更在于它在中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学教学,我始终认为,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至关重要。在一个青少年形成个人身份感,个人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能够真正深入自己的文化去感受、去探索。

有人认为诸葛亮的“愚忠”会影响未成年人的思想价值观。我认为这一点纯属诽谤。愚忠一词有多种含义,一是对自我忠心的谦称,二是昧于事理的忠心,三是有能力而忠于没有能力之人的行为。但是我们应当认清,诸葛亮只是忠心于刘备父子,而不是完全听从于后主刘禅的指挥。

建议《出师表》退出课本的理由是,诸葛亮的形象并不是大众想象的那么美好,因此建议退出。如果他说的是真实的话,那么就需要提供足够的史料证明真实的诸葛亮。

《出师表》以其“鬼神泣壮烈”而闻名于史,不论是从ZZ、军事还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评价,都堪称不朽的千古名篇。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诸葛亮一统天下的宏 愿和鞠躬尽瘁的治国之心,读之自有一种浩然正气回荡于心。就算它有“愚忠”之嫌,也不能因此被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