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东阿屯兵建尉迟寺

 昵称63213010 2019-04-03

曾经辉煌的“观音寺”

 

   观音寺原名尉迟寺,地处于东阿县姜楼镇广粮门村东100米处,相传纪念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称“尉迟寺”         (大雄宝殿)

简称尉寺。尉迟寺从创建至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几经战乱沉浮朝代更替,历尽沧桑的尉迟寺已是残垣断壁,唯有残破不堪满目疮痍的大雄宝殿,依然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尉迟寺自唐代创建以来,一直香火旺盛,历经五代十国的战乱已面目全非。北宋中期,由于同辽、西夏订立盟约,天下大定,国泰民安。朝廷敕建天寿寺(东阿县刘集镇的李堂村东北),同时重建尉迟寺。随着岁月的流失原著居民已不复存在,新迁入的居民又不

(观音寺石狮子)              知其原委,村民以讹传讹,“观音寺”逐渐代替了“尉迟寺”。相传,天寿寺和观音寺各有一口近3米高的大钟。黎明时分,两座寺院的钟声遥相呼应,声传数十里,成为当地一大亮点。由于观音寺的香火鼎盛,在周围又出现了曹寺、武当庙、泰山行宫庙、神通寺、曲山禅寺等几个寺庙拱卫者观音寺。当时,天寿寺和周围寺院的僧众都去观音寺讲经。附近善男信女的香火钱使得观音寺空前壮大,最辉煌的时候,寺院拥有100多亩田产,在寺院前场院的西边足有一亩半的菜园,菜园中间有一口大井,是浇灌菜园的水源,整个寺院的面积达10亩之多。寺院的周围有几十亩浓密的芦苇,据说是在建寺基时挖土形成的。据广粮门村的老人回忆,寺院的正前方是星罗棋布的塔林,前几年村民在翻地时,就曾挖出过僧人坐化用的瓷缸和精美的石质缸盖。整个寺院的外围由灰瓦白墙构成,在宽阔的场院里有两头石狮子守在寺门两旁。一头威严凶猛,一头乖巧可爱。寺院的西面是车门,上面是平顶,样式比较简朴,它的功能是供干活的杂役驱车进出。寺的正门有五尺多宽,大门刷着朱漆。门顶有脊和飞檐,雕刻都非常精美。瓦当上面有猴子飞檐下面的木梁上有精美的兰花的图案。

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又叫“天王殿”,里面供奉着高大威武的四大天王。身着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身着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身着红色,穿甲胄,手缠一赤龙的西方广目天王;身披绿色,穿甲胄,右持宝伞,左手握神鼠的北方多闻天王,他们一个个二目圆睁,面目狰狞,栩栩如生,似凶神恶煞一般。

进入寺院,迎面伫立着两层飞檐的方形影壁,上面彩绘释伽牟尼菩提树下参禅悟道的故事。院子的东南角是钟楼,西南角是鼓楼。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晨钟暮鼓,由此可见佛教文化在我国古代民间的深远影响。东厢房内供奉的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西厢房内供奉的是大行普贤菩萨。大雄宝殿的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高大坐像,两侧分别供奉着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以及十八罗汉大殿非常雄伟华丽,在大殿前廊的廊檐上,门窗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据残留的木质构件看,隐隐还存在着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大殿两侧的瓦当上刻着东鱼、西鼓,正面的瓦当上刻着猴子。殿脊上两条巨龙环绕,龙口吞着两边的飞檐,旁边的瓦当上刻着瑞兽麒麟。寺院的后院是主持诵经的禅房,藏经楼,以及僧人居住和放置放杂物的场所。

元朝末年,统治腐朽社会黑暗,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加之水、旱、蝗、疫等灾害连续不断,使得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的大片土地荒芜,民不聊生,“道路皆棒塞,人烟断绝”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九),以至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规模宏大的观音寺也在这场浩劫中,遭到了无情的毁坏。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洪水泛滥,城池陷落,东阿知县朱真再次迁治于谷城(平阴县东阿镇)。期间,马曹集(姜楼镇广粮门)一带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洪武二十              (赵得和墓)

五年(公元1392年),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率领子孙跟随迁民大军,从山东青州乐安县(山东广饶县)来到了马曹集,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户部员外郎赵得和。赵氏一家,勤俭持家,辛勤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得大片的荒地变成了良田。此外,赵得和又发扬济世救人禧泽桑梓,他利用东阿传承千年的阿胶工艺,创建起远近闻名的赵氏胶坊,后来发展成“贡禧堂”老字号胶坊传承至今。四十年后,赵氏一族家业兴旺,粮仓丰满,成为当地的富商大贾。

明英宗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发生特大自然灾害饿殍遍野,赵得和出豆谷7500石赈济灾民,明英宗得知以后对他褒奖,旌为“义民”。后赵得和又将白麻2000石进贡朝廷,以解灾荒所需,明英宗为此加封他为户部员外郎,敕建广粮门牌坊一座。百姓为感念赵得和的赈济义举,遂将马曹集改为广粮门村,并沿用至今。赵得和的善举震惊朝野,感动乡邻。除此善举意外,赵德和还出巨资重新修缮了观音寺,现存的观音寺大殿的建筑风格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二十世纪初,政府大力提倡废科举,兴学堂,附近村民积极行动起来推到神像,建起了广粮门初级小学,为本村及附近农民子弟提供了上学的机会。广粮门初小,除了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外,还积极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展党的组织,进行组织建设,传递了革命火种,壮大了革命队伍为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聊聊东阿 曹传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