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吼大的孩子和没被吼过的孩子有什么区别?长大后,差距不是一点

 赵玲文化图书馆 2019-04-03

文|小不点

带娃的过程中,每个父母都会遇到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有时候娃一闹,就忍不住开启吼叫模式,吵完孩子之后又非常后悔。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培养孩子的过程可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常被吼叫的孩子和没被吼过的孩子不仅在成长过程中有差别,长大之后差距不是一点点,所以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经常被吼叫的孩子

1、更容易自卑

经常被吼的孩子在心理成长上会有很大的阴影,他们的自信心会被一次次吼叫慢慢磨灭,随之而来的是孩子的自卑、自闭,如果家长不及时加以疏导,很容易让孩子在一个阴霾的环境下自我毁灭,吼叫对于孩子不仅仅是一种威慑,同时也意味着孩子会受到很多心理伤害,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

2、更容易发怒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行为会受到家长的熏陶,如果家长平时比较急躁,那么孩子长大也很可能经常性情绪失控,做出一些比较过激的行为或者不理智的做法,孩子很大机会变成和父母一样的人。

3、做事半途而废

经常被吼叫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总会抱有怀疑的态度,有时候孩子明明很努力在做一件事情,但是被父母一次次大吼而被迫中断,所以他们更容易半途而废,长大之后很难获得成功。

没被吼过的孩子

1、更容易掌控自己的情绪

有些人说“暴脾气也会遗传”,其实并非是家长遗传给了孩子,而是家长给孩子做了错误的示范,如果在平时带娃过程中,家长无论什么事情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讲道理,不对孩子大吼大叫,孩子长大之后也会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做事情更加理智,让人觉得很靠谱。

2、持之以恒的精神

每个孩子都会遇到挫折,但只有持之以恒的孩子才能战胜困难,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父母的鼓励就是孩子最大的动力,孩子遇到困难了,他们沮丧准备放弃的时候,千万别对着孩子大吼大叫,这样只会让他们知难而退,如果不吼孩子而是鼓励他们,孩子就会变得更加优秀。

面对孩子犯错误时,家长可以这样掌控自己的情绪

如何做情绪的主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家长对于该不该吼孩子都心知肚明,但是总被自己的情绪左右,所以吼了孩子之后,看到孩子躲在角落里哭,自己又会非常不忍和后悔,那么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可以尝试一下这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1、闭上眼睛

很多时候对于孩子的调皮,家长是越看越烦,只要看到孩子犯错误,自己就会情绪失控,这个时候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闭上眼睛,然后什么都别想,给大脑几秒钟的空白时间,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冲动的行为。

2、想想后果

想要吼孩子之前,先想一想自己这样做的后果,以前每次吼完孩子自己都很后悔,而且孩子也会被自己吓得胆小自卑,如果想到这一点,就能让自己冷静下来,通过别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3、制定规矩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误都是因为屡犯才会让家长觉得愤怒,俗话说再一再二不能再三,所以想要让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非常有必要给孩子制定规矩,不能太过于宽松,这样对孩子没有约束力,也不能太严格,那样又会让孩子变得胆小,通过制定规矩,自己也要受到规矩的约束,每次都按规矩来办,很多时候自己也能够快速消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