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实用中药学学习笔记(二)

 陌上花kai999 2019-04-03

第一部分   中药基础知识


二、升降浮沉

表示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

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

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

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

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

凡是具有上升提举的辛散的作用的药,它的特点是往上升的,可以治一些阳气在下的疾病。用辛散的药,少用点。剂量大的时候为散,剂量小的时候为升。补中益气汤中,柴胡和升麻,用的剂量非常的小。如果要做汤剂的话,就用一克到三克就足够了。千万不要15克,那就把正气给散出去了。所以升和散也是有讲究的,关键点在剂量上。中医的不传之秘在剂量

,凡是病在上边儿的,比如咳嗽、肺气上逆,咳的停不下来、又咳又喘的那种状态,就需要用降肺气的方法让肺往里肃降。有一个方子叫“苏子降气汤”,就可以治这种肺气上逆的咳嗽。

气往上逆的时候,血也会随着往上逆。有一些吐血,咳血,脑袋上面出血的这种症状。有时候不要见血就去止血,也可以用这个降气的方法。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往上逆血也随着往上逆,把气降下来,不用止血,血自然就不出了。止血反而会留下淤血。用降气治上边儿出血的这个方法是明代的缪希雍提出来了。要旁參各家,有时候能在关键的时候帮你一把。

,也是往上,但可能偏于发散性的。所以浮是向上向外的。升,它只是向上。升用小剂量,散用大剂量。最爱用这些升散药的一个大夫,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而且用的剂量非常小,他经常用防风、羌活、独活、升麻、柴胡、葛根这种升散作用的药。真正表邪的时候,这个剂量可以加大的,它叫散。但是如果真的是这个脾胃之气很虚弱,需要升提清阳之气的时候,这个量都用的非常的小。

,就是凡是质量比较偏重的这种药物或者药性偏下的药物,它的作用还是往下降的。比如说像代赭石。反复的打嗝,嗳气不止,你用“旋覆代赭汤”,都是往下降的。升提的药物里边,大多数的都是植物类的,比如说苏叶、桑叶、菊花、薄荷这种花类的、叶类的东西,都是偏升的,偏散的。果仁儿之类的、子类的,它的药性基本上都是偏下的,都是往下走。但也不是绝对的。诸花皆升璇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为什么蔓荆子独升?就是它扔到水里边儿老在上面飘着。也确实是有疏散风热的作用,它治风热类的头痛,效果挺好。

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

疾病

用药

上亢(逆)

重镇(降逆)

下陷(漏下)

升提

向外(汗出)

向内(收敛)

向内(内郁)

向外(辛散)

凡是上亢上逆的时候,就用降逆的方法。子类的、仁类的,包括矿物类的、贝类的,比如牡蛎、龙骨、赭石、石英这种东西都是往下降的。

下陷的时候就往上升提,比如妇科经常会有人出现崩漏,漏就是正常情况下四五天,六天七天就干净了,她来了20天,还不干净,就叫漏了,量不大,但就是不干净。这种情况下,人体的正气是往下走的,就需要往升提。用生黄芪,也有用炙黄芪的。先补气,然后配些荆芥穗炒一下(它可以入血,付青主爱用),也可以用升麻,还可以用少量的柴胡往上升。配合补气的药往上升提,就可以达到止血效果。

气郁结在里边儿不动,困住了,需要把它往外散开。怎么散?把辛味的药量稍微加大点,不要用一克三克,你改成十克十五克。量大了以后有散的作用。比如柴胡用三克的时候,它是升提阳气的。用十五克它就是往外疏肝理气的,用24克,就是高热的时候往外散热的,所以小柴胡汤里边柴胡的量非常的大。柴胡加大剂量以后退热的作用就非常好,用的量小了,退热效果要差。

总结

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者多为升浮药。

凡味属苦、酸、咸,气属寒、凉者多为沉降药。

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

凡药轻虚者,浮而升

凡药重实者,沉而降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归纳来说,凡升浮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如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升浮的。凡沉降的药物,都能下行、向里;如清热、泻下、利水、收敛、平喘、止呃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沉降的。

       升降浮沉,既是四种不同药性,同时在临床上又作为用药的原则,这是它的重要意义。因为人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势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别,在治疗上就需要针对病情,选用药物。

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胃气上逆的呕吐,当用姜半夏降逆止呕,不可用瓜蒂等涌吐药;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黄耆、党参、升麻、柴胡等益气升提,不可用大黄等通便药;

病位在表者,宜发表而不宜收敛,因表症须发汗解表,当用紫苏、生姜等升浮药,而不能用浮小麦、糯稻根等收敛止汗药;

病位在里者,宜清热、泻下或温里、利水等沉降药,不宜用解表药等。如肝阳上逆的头痛,误用升散药,反而造成肝阳更为亢盛的情况;

脾阳下陷的泄泻,误用泄降药,反而造成中气更为下陷、以致久泻不止的症状。

      

 升降浮沉,也是对药性认识的一种归纳方法,并且在应用上和药物的归经有密切联系。例如,肺病咳嗽,当用肺经药物,但又须区分病势的惰况,考虑升浮沉降的药物;如果由于外邪束肺、肺气失宣引起的咳嗽,当用升浮药发散外邪、宣畅肺气,如麻黄、桔梗等;如肺虚久咳就应该用敛肺止咳的五味子、诃子药性沉降的药物来治疗。又如,气分上逆的病症,应当用沉降药来治疗,但又须区别属于何经的病症,如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就要用半夏、丁香等胃经降逆药;肺气上逆、咳嗽气喘,就要用旋覆花、白前等肺经降逆药。

       升降浮沉的药性,一般来说和药物的性味、质地有一定关系。

       在药性方面来说,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因此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散、热无沉降”的说法。

       在药物质地方面来说,凡花、叶以及质轻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石以及质重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

        但是,上述情况又并不是绝对的,还必须从各种药物的功效特点来考虑,例如,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在性味和质地方面,药物的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从性味来说应是升浮,但因为质重,所以作用为沉降;胡荽子药用种子应是沉降,但因为药性辛温,所以作用为升浮等等。此外,通过药物的炮制,也能使升降浮沉有所转化,如酒炒则升、姜制则散、醋炒则敛、盐制则下行……。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颠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