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种草肥水?怎么放苗投料?

 lj0279 2019-04-03

随着2019年安徽省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以来,全省各地积极性空前高涨,越来越多养殖户初入这片领域,赶上这趟“养虾潮”,新增面积体量巨大。但接踵而来的苗种、技术问题也成为工程实施以来所面临的首个难关。

为保证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于春夏季健康平稳发展,向新增养殖户及时传达技术要点,3月26日下午,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渔业局联合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了稻虾综合种养春夏季关键技术视频培训会,共有来自全省63个分会场的1500余人同步收看了直播。会上多位专家分别就稻虾综合种养、轮叶黑藻栽培、小龙虾苗种的相关问题作出了讲解,更有企业代表针对自身情况进行了介绍。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奚业文针对2019年春夏季稻虾综合种养指导意见和轮叶黑藻栽培技术要点作出报告

奚业文研究员从春季稻虾生产管理要点夏季稻虾管理要点轮叶黑藻栽培技术要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春季稻虾生产管理要点

1.  稻田工程:一般应在2用底之前完成稻田工程改造,3月份开挖的稻田抓紧时间整固田埂;平原地区田块面积以20~50亩为宜;江淮分水岭和丘陵地区根据土地落差情况,田块面积可以3~5亩,或者5~10亩。稻田工程改造根据田块大小,可以开挖四面环沟,或三面U形沟,或两面L形沟,水面占比面积均要小于10%。

2. 新开挖稻田改底改水:对水稻种植农药使用情况不清楚的新开挖稻田,为保证投放小龙虾苗种的安全,稻田工程结束后,应及时改底改水,第一次泼洒生石灰浸泡消毒,用量150千克/亩,7天后放干田水;第二次泼洒生石灰用量25千克/亩,7天后放干田水;再重新进水,完成稻田改底改水。

3. 水草栽插与管理:以移栽伊乐藻为主,应在3月15日之前完成伊乐藻移栽工作,适当肥水促进伊乐藻生长。

 

4. 稻田小龙虾苗种投放规划

  4.1 养殖小龙虾2年以上的稻田

从我省最近几年稻虾养殖的实践来看,一般苗种数量偏多,规格不大;因此,春季加强小龙虾苗种的培育,争取4月中旬左右,每亩出售25~50千克苗种;一者可为新开挖稻田提供苗种来源,增加自身收入,二者使留田小龙虾苗种保持在合适的密度,在水稻种植之前,能达到上市规格,成虾养殖也能取得较好的收益;三者可以预防五月病害的爆发。

 4.2 养殖小龙虾1年的稻田

一般苗种数量能够满足本田的养殖需要,因此,要加强本田虾苗的培育,争取在5月上旬完成第一茬小龙虾的养殖。到时根据小龙虾苗种情况和自身管理能力,选择养殖第二茬小龙虾,或者直接按照常规时间种植水稻。

 4.3 新开挖稻田

在附近2小时运输范围内考察小龙虾苗种资源情况,根据稻田条件和自身管理能力,确定合理的收养密度。

5. 小龙虾苗种投放

 5.1 投放时间:从3月底开始投放,到5月10日之前完成虾苗的投放。

 5.2 投放数量:水草多品种搭配、生态条件较好的稻田,投放量为25千克/亩,规格160尾/千克~200尾/千克, 即 4000~5000尾/亩;新开挖稻田底质,水草等条件较差,建议减量投放,投放量为10千克/亩,规格160尾/千克~200尾/千克,即1600~2000尾/亩。

 5.3投放顺序:在投放2天前,用少量虾苗试水,经过24小时后虾苗无异常情况,再正式投放虾苗。

 5.4虾苗来源:以本地培育虾苗为宜;如从外地进苗,运输时间不超过2小时,且确定虾苗用地笼从养殖水体直接捕捞起水装筐,确保买到“一手小龙虾苗种”(一手小龙虾苗种是养殖成功的最关键条件,提醒广大稻虾种养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

6. 投放后敏感期管理

小龙虾苗种投放进稻田10天内为敏感期,管理不当容易发生大批死亡,应加强管理。

6.1 加强投喂: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蛋白质含量28%以上,投饵量为在田小龙虾群体重的3%左右。

6.2 监测和调节水质:监测水体pH、溶解氧、氨氮等理化指标;用光合细菌、EM菌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6.3 监控水草变动情况:每日早晚巡田,观察稻田水草变动情况,如水草迅速减少,应及时补种伊乐藻,并适当增大投饵量。

7.春季后期开挖的稻田小龙虾种虾投放

按水稻种植常规安排生产,于2019年7月至8月投放后备亲虾,投放量为10~15千克/亩,为第二年生产繁育苗种做准备。

 夏季稻虾管理要点

 1. 水稻种植之前加大捕捞力度,使留田小龙虾数量,每亩保持在2.5~5千克,作为亲本虾培育。

 2. 夏季稻田以水稻种植管理为主。留田小龙虾主要在环沟内活动,田面灌水时,小龙虾也会进入田面中间觅食、活动。

3. 水稻第一次烤田结束后,投放种虾。根据留田小龙虾的数量,一般每亩需补充种虾10~15千克/亩;养殖水平较高以培育苗种为主的稻田,可以加大种虾投放量。

 轮叶黑藻栽培技术要点

1. 特性:轮叶黑藻属水鳖科,俗称灯笼薇、竹节草、温丝藻、转转薇等。性喜溫暖,耐寒,在15~30℃的溫度范围内生长良好,越冬不低于4℃。秋末开始无性生殖,冬季为休眠期,每年3月下旬水溫上升到10℃以上时,芽苞开始萌发生长,形成新的植株。

2. 轮叶黑藻栽种

芽苞播种:12月到翌年3月,选择晴天播种,每亩用量为0.5~1.0千克。

或营养体繁育:一般在4月将轮叶黑藻切成长8cm左右的段节,每亩按30 kg~50kg均匀泼洒。

3. 早期围栏虾蟹护草:在轮叶黑藻株高不足10cm时,通过围网将小龙虾控制在暂养区,避免小龙虾对水草嫩苗摄食与破坏。

4. 足量投饵防止虾蟹破坏水草:水草生长前、中期要保持虾蟹饵料充足,以尽量减少小龙虾对水草的破坏。

接下来滁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站长凌武海作了关于小龙虾苗种春季培育、捕捞、运输和投放技术要点的报告

凌武海站长介绍到,滁州市稻虾产业起步于2006年,目前全市稻虾总面积已达45万亩以上,这期间一直坚持探索和推广连作共作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这次技术培训会上,他就滁州市在此种模式下总结出来的春季小龙虾苗种培育等要点向大家作出介绍。

  小龙虾苗种春季培育

1. 严格控制水位:水位的调控是小龙虾苗种繁育的关键措施之一。从水稻收割后加水开始,应始终保持田面较低水位,即浅水越冬,整个越冬期间和早春应控制在20cm以下。正常年份一般从雨水至惊蛰之间开始缓慢加水,但是今年持续低温,不利于小龙虾苗种繁育和生长,应推迟加水。全椒县每年向外大量提供虾苗,成为全省全国闻名的小龙虾苗种基地,就得益于这一方法。

2. 适当肥水:春季肥水:应在3月底之前进行,使用发酵腐熟后农家肥,每亩施肥总量控制在120千克,分批全池泼洒。春季施肥,使水体内的浮游动植物增多,可为虾苗提供更多天然生物饵料。水肥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青苔的发生发展。促进水草生长,为小龙虾提供良好的栖息生存环境。

3. 注意增氧和水质调节:曾有人认为,小龙虾生命力强,什么环境都能适应,但实际小龙虾对水质环境是比较敏感的,尤其怕缺氧。2018年4月底5月初,大范围出现过两次缺氧死亡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天气变化而引起的水体缺氧所致。还有,在生产过程中,到下半夜,常常会出现小龙虾侧卧在水草上或池边,时间长达4~6小时,太阳出来后,这现象才消失,严重影响小龙虾正常生长。预防缺氧和调节水质,一是可以采取常加水加新水,和人工增氧的办法解决缺氧问题,二是在4月20日前后,开始使用微生物来调节改良水质,如EM、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经常使用可有效地改善小龙虾养殖环境,促进生长。

4. 注意青苔处理:冬春季节青苔对小龙虾苗种养殖的影响,主要是遮光影响水温升高,过多还会影响饲料投喂。对青苔的问题应当客观的看待,数量不多发展不快,可以不用处理。如果青苔发生发展快,就应及时处理,防止影响小龙虾苗种生长。具体方法,是肥水加遮光,对小龙虾苗种最安全。一般不建议用药物杀除,以免造成损失。

5. 加强饲料投喂: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小龙虾吃饱吃好。原则是“选好料、均匀撒、喂的饱”。我们一般采用“察颜观色法”来判断饲料好坏和是否吃饱。即,一是观察龙虾是否“夹草”?出现夹草,说明饲料严重不足;二是观察水色是否过于浑浊?如果田里没有野杂鱼,而出现水质混浊,说明小龙虾活动量大,饲料不足;三是观察地笼捕虾多少,和观察分析龙虾在田里分布情况,笼子里虾太多,说明饲料不足;四是观察小龙虾体型、体色、光泽以及壳的厚薄;五是观察小龙虾丰满度;六是注意水中是否缺氧和其它环境状况。

  小龙虾苗种捕捞要点

小龙虾有生长快、占地好斗等习性,因此要及时捕捞。一般釆用地笼捕捞。2019年春季长期低温,建议推迟捕捞推迟投放,一是目前苗的数量少,不利于规模化快速操作,二是虾苗个头小虾壳薄,不利于运输。此外,为保障虾苗的质量,养殖户和企业在虾苗捕捞操作中,还应注意下网到取虾的时间、以及捕捞上来的虾苗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小龙虾运输方法

生产当中一般采用干法运输。装运虾苗的专用塑料框,高度约10cm,每格内虾苗的高度(厚度)在5~8cm,以确保不受挤压。尽可能缩短装箱和运输时间。

  小龙虾苗种投放

滁州的稻虾模式,主要是秋季放种虾,可确保90%以上成功,养过小龙虾的田一般不需要再投放苗种。如果是新田,春季放虾苗,除培养好水草和环境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虾苗投放数量,春季投放虾苗的养殖模式风险较大,亩放养量建议在4000~6000只;二是投放的规格,应控制在50~80只较好;三是放养时间,今年宜选择在4月10日前后开始投放较好;四是把好虾苗质量关,宜原塘捕捞、就近购买,避免多次倒手、远程运输; 五是虾苗运达塘口后,应多点或全池均匀投放。

作为企业代表,无为江十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桂友就无为县江十月小龙虾苗种特点和春季肥水技术要点作出报告

“江十月”是无为县知名的稻渔产品品牌,采用了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产供销技术网络服务一体化的形式,目前带动了稻虾产业种养规模4.2万余亩。蒋军副站长在报告中也重点提及江十月公司在进水过滤方面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作为前来报告的唯一一名企业代表,胡桂友董事长向同步收看直播的人员道出了江十月的“秘诀”。

  无为县江十月小龙虾的苗种特点

1. 选种

1.1 小龙虾种质资源来源地:安徽无为县长江水系、江西鄱阳湖的野生种群;

1.2 种虾是自选优胜劣汰、提纯复壮后的亲本种群

2. 早杂交稻田生态调控模式下繁育的早秋繁苗

2.1  选择、计算、实施全生育期125天~130天的早杂交稻,4月底泡种,5月底栽插,9月中下旬收割,与提纯复壮后的优选种虾6月中旬~7月初投放至杂交稻田,(这期间杂交稻有效分蘖结束,可深水管理)经过稻田一两个月的体质强化培育,8月~9月中旬再经过一个月的生殖脱壳、交配、硬壳、掘洞、入洞、抱卵(这期间正好是水稻深水过渡到浅水,无水烤田,水稻收割过程)。水稻收割后,上水、抱卵虾出洞、孵化过程,充分利用杂交稻6月中旬后的生态环境,遮阳避光、调温控水及稻田的微生态环境。水稻生长成熟过程正好和小龙虾繁育过程需水管理要求同步,相互促进利用、相得益彰。

2.2  杂交稻收割后留高桩晒干稻草上水,培肥、适度种草,刺激抱卵虾出洞孵化,这时用微生物制剂调水,微生物制剂分解处理稻桩稻草化害为宝,成为有机肥有益菌及有机碎屑,培育养殖水体丰满的微生物,供小龙虾育苗期利用。

2.3  虾苗孵化出苗后投喂用有益菌发酵配合的鱼粉、豆粕、棉粕、芝麻粕、皮糠等氨基酸平衡的髙蛋白粉状料。

2.4  养殖水体封闭的微流水增氧,刺激抱卵虾出洞与孵化,下半夜或极端天气中全天侯使用。

2.5  冬春季自制发酵有机肥挂袋肥水,适时取出残渣,防止残渣耗氧及底质恶化。春季低温肥水抑苔:使用蛋白肽氨基酸及腐殖酸钠、黄腐殖酸钾。

2.6  定期补充钙、镁、磷、锌、硒等中、微量元素和复合维生素制剂,增强小龙虾免疫防病和抗应激能力。

2.7  极端天气中适施VC系列动保和活性离子钙抗应激与防病。

2.8  虾苗起捕:先用大眼网起捕孵化后的种虾,再用适度的小眼网起捕80~100头/斤规格的虾苗,取大留小,这样虾苗整齐且产量高。

总结优势特点:1. 提纯复壮后的优势种群亲本后代有明显的种群优势,此虾苗在成虾养殖中规格大、产量高、肥度好;2. 全生态调控下繁育的虾苗健壮,个体大,抗劣性强;3. 科学的起捕,虾苗整齐规格,脱壳期整齐,养殖周期短,效益好,让出空间时间养二季虾。4. 育苗放苗模式,苗早苗大,苗量可控,成虾上市早价格高,稳产高效。避开传统的本田自繁、成虾规格小、上市迟且集中上市,价低效差,苗量产量成虾规格无法把控。

  无为江十月春季小龙虾池肥水的要点

1. 春季肥水前的基础工作:上年秋冬适施农家肥用EM菌发酵自制的有机肥,水温10度以上时适度用枯草芽孢杆菌或EM菌等微生物调水,分解稻草、稻茬。冬季早春低温期间,水深80公分以上,减少池底光线度,抑制青苔滋生。

2. 春季水温在10度以下时,用发酵好的有机肥挂袋肥水,适施蛋白肽氩基酸和腐殖酸钠、黄腐殖酸钾肥水遮光抑苔。

3. 春季水温在10度以上时,当养殖水体PH值在7~8之间,适度的溶氧时,使用肥水产品和有益菌制剂肥水,即培育养殖水体中的有益藻和有益菌,适时补充有益藻类生长的必须的微量元素。

4. 春季适度挂袋补充有机肥,这样使微生物有营养和能量来源,随着气温的升高合理增减,这样就能达到我们所要的理想水质条件,持久稳定的肥活嫩爽,适宜小龙虾的生长的水质。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要平稳实现每年新增种养面积100万亩以上的目标,对技术的要求更是不能放松。磨刀不误砍柴工,提前做好今后规划、掌握养殖技术,即使在当前大环境下,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