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现状 (一)学校家长情况及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学校通过调研家长职业信息和开展家访活动,深入了解、分析学校家长情况和家庭教育现状。 1.学校家长情况分析 学校通过对家长个人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发现:齐陵中心小学学生家长个体职业人员占76%,务农人员占13%,外出打工人员为8%,从事固定职业人员仅占3%,其中个体职业又以从事危险品运输、小商品买卖、个体户经营为主,而这些职业的特性造成了家长忽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产生一系列教育问题。学校通过开展家访活动对隔代抚养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其中隔代抚养的家庭数为232户,占学校家庭数的46.4%,占比较大;而在非隔代抚养的269户家庭中,有156户家庭以母亲教育为主,父亲对学生的教育不够关心。由此看来,学校应该重点对待及培训个体职业人员家庭和隔代教育的家庭,并有选择性的进行家庭课程培训,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2.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学校通过开展家访活动,对我校家长家庭教育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部分家庭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从而使孩子形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爱哭闹、懒散等不良的行为习惯,隔代抚养家庭尤为严重;第二,个别家长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习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德育、习惯养成、劳动等教育,有些家长对行为习惯养成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学校在某些方面教育孤掌难鸣,工作开展不顺;第三,齐陵中心小学片区开大货车、做小生意的父母不在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部分家长虽然将其子女交于爷爷奶奶管束,可是隔代抚养不是宠爱有加,便是有心无力;第四,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以与学校教育融合,有的家庭成员缺乏对教育的正确认识和协调意见,家庭成员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彼此埋怨、指责、争吵,弄得孩子无所适从,分不清是非曲直,从而养成了投机取巧、见风使舵等不良品质;第五,诸多媒体如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等中不乏不良游戏、暴力镜头等糟粕,孩子因为得不到家长正确的监督和开导,而形成了暴力模仿倾向和不良的心理品质。 (二)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发展面临问题 学校深刻反思近年来家庭教育工作存在问题,以期更好的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学校家庭教育发展面临问题如下: 1.对家庭教育讲师团及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成员没有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只停留在临淄区教育局基教科及教育中心的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导致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整体水平不高。学校今后应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讲师团的培育,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打造一支专业、专注的家庭教育队伍。 2.家庭教育课程开发没有注重家长的接受程度,也没有注重课程研发的系统性。学校在本学期初,对家长最喜欢的家庭教育课程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课程,选出了各个班级家长最喜欢、最想听、最关注的家庭教育课题,对此学校成立家庭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专门开发家长喜欢的家庭教育课程,并形成体系化、系统化。 3.在学校家庭教育发展中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也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宣传、推广。在今后的家庭教育工作推进过程中,学校将更加重视网络,重发发挥“互联网+”所带来的效益。学校计划利用乐教乐学平台、微信平台等对家长开放家庭教育自学平台,发布家庭教育工作简报,做好家庭教育宣传推广,利用qq群、飞信群、微信群等平台接收家长的问题并及时给与指导,充分发挥“互联网+”所带来的工作效益。 4.在过去的培训中,我们更加注重“被培训”,而没有注重家长是否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家长“被培训”也就是:培训了,却没有学到东西;培训了,却不喜欢培训。所以学校改变思想,转换思维,更加注重课程的实效性,更加注重家长的接受程度,让家长喜欢听、自愿听、主动听,让家长自觉接受家庭教育的培训。 二、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目标 (一)家庭教育三年工作总目标 齐陵街道中心小学致力于打造一支由优秀班主任团队组成的专注、专心、专业的家庭教育讲师团;吸收家庭教育讲师团优秀成员,设立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开发、完善家庭教育课程,打造“悦行”系列家庭教育课程品牌,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家庭教育课程;强化家庭教育讲师团功能,健全、完善“必修+选修+自学+反思”3+1“悦行”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打造“悦行”家庭教育简报品牌,并在家长内产生强烈影响。 (二)家庭教育年度目标 2016年度工作目标: 创建专业家庭教育讲师团队,提升家庭教育讲师团自身专业素养,打造一支9人规模的家庭教育讲师团;成立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进行专业家庭教育课程研发,打造“悦行”系列家庭教育课程;构建“必修+选修+自学”三位一体的“悦行”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提升家庭教育实效。 2017年度工作目标: 加大家庭教育讲师团和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成员培训力度,继续提升其专业水平,打造一支11人的家庭教育专业团队,使其走上家庭教育专业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讲师团的能效,建立“必修+选修+自学”三位一体的“悦行”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修订家庭教育课程,完善“悦行”系列家庭教育课程,开展优秀家庭教育课程评选活动;发行“悦行”家庭教育简报,提高简报实效性。 2018年度工作目标: 重点突出家庭教育讲师团和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成员培训,培养13名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能够肩负起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使命;打造专业的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完善家庭教育课程,打造“悦行”系列家庭教育课程品牌;建立“必修+选修+自学+反思”3+1“悦行”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打造“悦行”家庭教育简报品牌,在家长内产生强烈影响。 三、家庭教育推进措施 (一)重视师资建设,夯实家庭教育专业培训 1.建立两个机构,落实一个目标。即由校长、德育干部、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和家长代表等组成的“家庭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负责调研学生家长关注的家庭教育课题,并依据课程开发适合家长的家庭教育选修课程;由德育主任、德育副主任和优秀班主任组成“家庭教育讲师团”,负责根据家长选择的课题和“家庭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发的课程对家长进行培训宣讲;坚决落实以“家庭教育工作”作为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政策,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改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家长真正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016年:初步建成“家庭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家庭教育讲师团”,打造具备9人规模的家庭教育团队,并明确工作目标,发挥其功能作用。 2017年:建成“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家庭教育讲师团”工作室,打造一支11人的家庭教育专业团队,完善工作章程,充分发挥其功能。 2018年:重点突出家庭教育讲师团和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成员培训,培养13名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能够肩负起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使命。 2.重点培训一批“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培养一支专业化家庭教育教师团队。学校在家庭教育师资培训方面,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坚持请家庭教育专家进校培训“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另一方面坚持让家庭教育教师外出培训,提升其家庭教育专业水平。2016年:做到3名教师加入临淄区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1名教师接受国际化心理指导师培训,家庭教育专家和临淄区家庭教育讲师团入校培训不少于2次,“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外出培训不少于1次。 2017年:家庭教育专家和临淄区家庭教育讲师团入校培训不少于3次,“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外出培训不少于2次。 2018年:家庭教育专家和临淄区家庭教育讲师团入校培训不少于4次,“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外出培训不少于2次。 (二)强化家校合作,构建家校沟通桥梁 1.坚持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相结合。一方面我们坚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开放周、电访、家庭教育手册、《致家长的一封信》与家长保持联系,注重学校和家庭的联系;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大家访”活动、《谈谈我的家庭教育》手册、社区座谈等,注重家长对学校意见的反馈和解决,注重和家长交流学生不在校的表现,注重交流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 2016年:落实家长开放日、开放周工作,确保每学年至少一次家长开放日、开放周,每学期至少发放一次《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教育政策、学校动态,充分利用入户家访、社区家访、电话家访等形式积极开展“大家访”活动,家访率保证达到90%以上。 2017年,使家长开放日、开放周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致家长的一封信》制度,充分利用入户家访、社区家访、电话家访等形式积极开展“大家访”活动,家访率保证达到95%以上。 2018年,开设家长开放日、开放周课程,开设《致家长的一封信》课程,充分利用入户家访、社区家访、电话家访等形式积极开展“大家访”活动,家访率保证达到100%。 2.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打造家校沟通桥梁。充分利用乐教乐学平台、微信平台、QQ平台、飞信平台等网络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家校沟通交流更具便捷性、实效性,打造家校沟通桥梁。 2016年:建立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班级微信群、班级QQ群,并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确保家长的问题当天进行回复,利用乐教乐学平台以调研、问卷、一封信等形式了解家长意见并进行反馈。 2017年: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教育政策、学校动态,推送家庭教育知识,推送次数不少于20次,实现乐教乐学平台沟通常态化、制度化,家校沟通使用次数不少于20次。 2018年: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教育政策、学校动态,推送家庭教育知识,推送次数不少于40次,实现乐教乐学平台沟通常态化、制度化,家校沟通使用次数不少于40次。 (三)开发家庭教育课程,提升家长培训实效性 1.打造专业的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完善家庭教育课程,打造“悦行”系列家庭教育课程品牌。开展优秀家庭教育视频课程评选活动,打造一批有质量的家庭教育视频课程。大力提升大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功能,进质量较高的家庭教育课程。 2016年:通过家长选出自己需求的家庭教育课程,形成调研课程,建设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进行课程研发,根据家长的选择,研发出10种以上家庭教育课程。形成家长反思记录,每班至少6册以上。 2017年:开展优秀家庭教育课程评选活动,确保有方案,有过程材料,提升大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功能,进行课程研发,根据家长的选择,研发出11种以上家庭教育课程,形成家长反思记录,每班至少7册以上优秀家长反思记录本。 2018年:开展优秀家庭教育视频课程评选活动,打造一批有质量的家庭教育视频课程,大力提升大家庭教育课程研发中心功能,研发出12种以上家庭教育课程,形成家长反思记录,每班至少8册以上优秀家长反思记录本。 2.完善“必修+选修+自学+反思”3+1“悦行”家庭教育课程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强大功能。“必修”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和家庭需要开设的课程;“选修”课程是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和选择进行研发开设的家庭教育系列课程;“自学”课程是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学校的需要通过微信平台、纸质宣传和网络推送等方式进行的,以家长自学为主的课程;“反思”是指家长经过一系列系统的培训,进行深刻反思,着眼于构建适合自己家庭的家教模式。 2016年,开设“必修+选修+自学”三位一体的“悦行”家庭教育课程,每年开展3次以上必修课程,4次以上选修课程,2次以上自学课程,提升家庭教育实效。2017年,开设“必修+选修+自学”三位一体的“悦行”家庭教育课程,每年开展3次以上必修课程,4次以上选修课程,3次以上自学课程,提升家庭教育实效;按月发行“悦行”家庭教育简报,提高简报实效性,确保每年家庭教育简报推送不少于8次。 2018年,完善“必修+选修+自学+反思”3+1“悦行”家庭教育课程培训体系,每年开展4次以上必修课程6次以上选修课程,4次以上自学课程,提升家庭教育实效,按月发行“悦行”家庭教育简报,确保每年德育简报推送不少于12次,并在市级及以上媒体上进行学校家庭教育工作典型经验报道。 (四)创新工作途径,注重追求家庭教育实绩 1.实施“私人定制”家庭教师制度 “私人定制”家庭教师制度:学校根据家长的需求,为每一个家庭配备一名私人家庭教育教师。私人家庭教育教师由学校“家庭教师讲师团”成员担任,负责指导自己所担任私人家庭教师的每一个家庭的家庭教育行为。当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难题时,可以随时请教自己的私人家庭教育教师,而私人家庭教师必须当天给予回复和指导,指导家长满意为止。 2016年:培训“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组成“私人家庭教师团队”(9人以上),根据每一个家庭的需求,为其配备一名私人家庭教师,为其家庭教育专程指导及服务,每学期至少为每个家庭主动服务一次。 2017年:扩充“私人家庭教师团队”,达到11人以上,并确保每学期至少平均为每个家庭服务1.5次,创新服务方式为入户指导服务、电话指导服务、网络指导服务。 2018年:扩充“私人家庭教师团队”,达到13人以上,并确保每学期至少平均为每个家庭服务2次,学校建立回访机制,由家长对自己的私人家庭教师的服务进行评价打分。 2.开创“父母课堂”微信平台,专注于系统化家庭教育 在“父母课堂”微信平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就是通过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在“父母课程”平台进行推送,以家长自学的形式开展课程。 2016年,建立齐陵街道中心小学“父母课堂”微信平台栏目,推送不少于20次“父母课堂”课程,并发行“悦行”家庭教育简报,提高简报实效性,确保每年家庭教育简报推送不少于4次。 2017年,打造齐陵街道中心小学“父母课堂”微信品牌,推送不少于30次“父母课堂”课程,并按月发行“悦行”家庭教育简报,提高简报实效性,确保每年家庭教育简报推送不少于8次。 2018年,打造齐陵街道中心小学“父母课堂”品牌公众栏目,推送不少于40次“父母课堂”课程,并按月发行“悦行”家庭教育简报,提高简报实效性,确保每年家庭教育简报推送不少于12次。 3.打造“悦行”家庭教育课程品牌 根据对家长需求的调研,学校“家庭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开发最适合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打造家长喜欢、需要、愿意接受的家庭教育课程品牌。学校现已根据家长的需求,开发出《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成功的孩子》、《孩子学习方法辅导培训课程》、《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如何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养成学生学习的习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赏识你的孩子》、《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等11家庭教育课程,并根据课程制定了授课计划,扎实有效的开展家庭讲堂。 2016年:不断吸收家长反馈意见,调整课时及内容,力争家庭教育课程满意度达到60%。 2017年,针对家长的意见进行调整、规划,争取家庭教育课程满意度达到70%。 2018年,通过修订家庭教育课程,逐步满足全体家长的需求,使满意度达到90%。 四、家庭教育保障机制 完善制度,强化措施,确保家校共育扎实有效。家长学校是引导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家长育儿教子水平的重要平台。我校牢牢抓住这一重要平台,不断完善,不断夯实,通过完善“四落实”,强化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有效稳固了家校互动的基础。 (一)制度落实,建设民主、法治家长学校 为进一步推动家长学校建设、家长委员会建设、班级教育委员会建设,我们建立并逐步完善《家庭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制度》、《家庭教育讲师团工作制度》、《家长学校工作条例》、《家长委员会章程》、《家校联系制度》、《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家长委员会例会制度》、《家庭教育培训制度》、《家长学习评价办法》等等。同时,本学期我们将出台《优秀教育家庭评选条例》,组织全体家长学习,要求他们做好学生的表率,关心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任课教师授课做到“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听取意见、认真考核、年终认真评选好“优秀教育家庭”并收集优秀的家教经验论文,整理好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签到名单、活动记录等资料,形成家庭教育课程。家长学校内设机构必须齐全,人员配置到位并要求运转正常。 (二)时间落实,规范家庭教育行为 在依据《家庭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好讲授内容、授课人及授课时间。家庭教育的上课时间严格按照计划要求执行,每课时为四十分钟以上,每次上课前事先用《致家长一封信》的方式通知家长,使家长心中有数,以便安排好工作按时参加。授课形式多种多样,或讲座、或讨论、或交流。家长学校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模式,学校统筹安排,开设进度性的专题课,学生入学家长即入学,小学毕业和学生一同毕业。 (三)师资落实,保障家庭教育质量 一是由各班主任结合本班实际,结合临淄区教育局编印的《牵手两代》课程授课;二是邀请有关家庭教育理论专家和临淄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作报告;三是请在教育子女方面比较成功的家长作经验介绍;四是由学校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根据“家庭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发的教材进行授课。经过近年的努力,我校已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热情高、责任强、素质好的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学校将继续加大家庭教育教师专项培训力度,鼓励其专业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和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家庭教育论文。 (四)经费落实,推动家庭教育工作长期发展 为了保证家长学校的正常运行,我们学校调拨专门的家长教育经费,并专款专用。学校把家长教育与教学工作一样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并逐步加大经费的投入,在师资的培训上、教学条件的改善上、教学环境的创设上等等一些方面,调拨专门的经费,而且绝不把家长教育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分隔开来,做到物尽其用,财尽其力。 齐陵街道中心小学家庭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