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挺好 清华斯坦福高材生苏明哲为什么那么落魄?2019年4月3日价值漫步指数基金估值

 一抹丹霞 2019-04-04

看了几集《都挺好》 据说是最近比较火的一部电视剧,有点意思。不过追剧还是太花时间啦,后面的剧情看了一下剧情介绍,这部电视剧我就算看完啦,哈哈,高效率哦,既可以了解一下热会热点,又不耽误时间。

苏家大儿子苏明哲是一个典型的好学生的代表,清华本科,斯坦福计算机硕士(还是博士?)学霸一枚。本科毕业后没有去工作,呆在家里两年为留学做准备(这里感觉怪怪的,清华毕业生一般不需要两年时间呆在家里准备留学吧,大多数在学校就搞定了申请学校,一般毕业就直接出国啦).申请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但是没有奖学金,得自己出学费。苏家虽然不富裕,但毕竟是有房的,大儿子苏明哲美国留学读书,苏家妈妈卖一间房子就可以啦。二儿子苏明成找工作需要花钱打点关系,苏家妈妈再卖一间房子就可以啦。电视剧中的生活就是容易啊,没有什么问题是卖一间房子不能解决的,毕竟中国的大城市房子可是很值钱的哦。

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苏明哲获得了家庭的很多资源,最终他也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苏家光宗耀祖,在美国买了房子,娶妻生娃,看起来已经实现了美国梦。

虽然他自出国后十年都没有回国,直到母亲去世。

并且他在回国处理母亲丧事之前,在公司本来要裁员的关键时刻,竟然不和上司请假说一声就走了(还可以这样嘛?),最后本来不在裁员名单上的他被裁员了,他的妻子为他打电话向上司解释时,已经无法挽回了。刚刚买了房子的苏明哲一家,仅靠妻子吴非一个人的工资在美国旧金山养家就非常难了。为什么清华斯坦福的学霸  中年人生看起来也是如此不容易呢?毕竟清华斯坦福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人了,但是中年生活也是一地鸡毛的感觉。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最好出国留学,读个硕士 博士,然后找一份好工作,人生从此无忧。年少轻狂,不懂事啊。

其实,无论是在旧金山、纽约、伦敦、巴黎或者北京 上海,只要是在公司打工领月薪的,每个国家的中产阶级过得都是非常相似的生活。工作压力大、还可能随时被裁员,还要供房贷,要抚养老人 养育孩子。只要一个月的现金流供应不上,正常生活就难以维持下去了。想要过上好日子,应该如何实现?苏明玉,这个被家庭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伤害的倔强独立的女孩,早已在自己的摸爬滚打中发现了问题的答案,她的师父蒙总告诉他说即使你努力出国留学,回国之后干什么?能否出人头地,过上好日子?苏明玉想了一下,好像不能。她灵机一变,去应聘做蒙总公司的销售去了。

但是做销售的是不是也是打工的呢?其实也算是吧,苏明玉最后做到了公司高管,但其实她还是一名高级打工者。只不过她和她的老板建立了一种超越雇主与员工的关系,好像看起来和普通公司高管有些不同,但其实并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因为真实的职场是不大可能如此看重感情的。其实是否出人头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能对自己的人生有控制权。

如何掌握对自己人生的控制权?看看小时候的巴菲特是怎么做的。

巴菲特6岁就开始走街串巷售卖爷爷杂货店里的东西,11岁攒了114美元开始买股票。


但是到14岁巴菲特就有了5000美元,这财富增值速度有点快呀,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巴菲特父亲当选了国会议员,12岁的巴菲特随父亲及家人前往华盛顿生活,虽然父亲是国会议员,家庭经济条件其实算不错的,不过12岁的巴菲特想着自己35岁就要成为百万富翁的理想,赶紧在华盛顿找了兼职工作,每天凌晨送报纸,送的是《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先驱报》,即使过圣诞节的时候也不例外,家人要等巴菲特送完报纸才能过节。后来还增加了一条下午的送报路线。(这和电视剧中清华毕业在家呆两年专门准备出国留学的苏明成做法可是非常不同啊)。12岁的巴菲特每天凌晨花3美分坐公交车送报纸,不到凌晨4点半就到了送报地点。根据巴菲特传记《滚雪球》书中所写,巴菲特当时每天送几个小时报纸,每个月可以赚175美元,一年赚2100美元,而当时一名美国成年人如果一年全职工作能赚3000美元都算是比较高的收入了。这样辛苦的送了两年多报纸,投递了50多万份报纸,14岁的巴菲特有了5000美元(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很辛苦的哦 一份汗水 一分收获,只不过巴菲特开始积累资本的时间更早一些)。

受到巴菲特商业思维第一本启发书籍《赚1000美元的1000招》里主意的影响,反复使用的称重器可以为他的主人不停地赚钱,只要有人不断称体重。巴菲特投资25美元买了一台旧投币子弹机,并编了个谎言说自己是某某投币子弹机公司的代表,和理发店的理发师商量好,在店里放上自己的投币机,理发店的客人在等待时可以玩投币子弹机。巴菲特和小伙伴组成合伙人说服了理发店老板,然后一周后在和理发店老板分成之后,就赚回了25美元本金。于是用赚来的钱巴菲特买了更多的投币子弹机,然后钱就滚滚而来。巴菲特发现了资本的奇迹:钱为自己的主人效力,仿佛这是钱本身的一项工作。

同时巴菲特还用自己送报辛苦赚来的钱,做了一笔投资。他买了家乡的一个农场,花了1200美元。然后出租给一个农户。在华盛顿读高中的巴菲特自我介绍时就会说:我是来自Nebraska的沃伦 巴菲特,在家乡中西部有一个农场出租。5年后,巴菲特卖出这个农场,价格翻倍,同时五年期间农场的利润由农户和巴菲特共享。但是农场出售的利润农户则不能分享,因为巴菲特是投资人,他是农场的所有人,风险和利润都是他自己承担的。巴菲特体会了一把不靠苦力赚钱的感觉,毕竟自己的5000美元是送了50多万份报纸赚来的。而这次投资农场五年资金翻倍可是一次不同的赚钱经历。

出生普通家庭、清华斯坦福高材生苏明哲清华毕业两年在家里准备留学,为了自己的美国梦,母亲卖房供他上学,而本来能考上清华大学的妹妹被母亲逼着去上了免费的师范大学。

而父亲是国会议员的巴菲特12岁就开始每天凌晨送报纸,开始了人生的资本积累,并且用钱生钱,让雪球越滚越大。虽然人人成为巴菲特是不可能的事,不过如果普通人除了好好学习之外,多学习一下少年巴菲特辛勤工作的精神、并拥有资本思维,早点开始用钱生钱,到了中年人时,生活或许会更容易一些吧。无论你是清华斯坦福高材生还是普通人,其实最好早点思考如何让自己睡觉的时候也有收入?因为:

如果你没有找到一种你睡觉时也赚钱的方法,你将工作到死!-沃伦 巴菲特

If you don't find a way to make money while you sleep, you will work until you die.' - Warren Buffett

真实的世界中,大多数人过得比清华斯坦福毕业的苏明哲差远了,真实的世界中,大多数普通学校毕业的人生、职场之路也远比苏明哲坎坷多了。所以早日开始积累资本,找到睡觉时也能赚钱的方法才重要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