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法中讲美术史》:维米尔

 读书作乐 2019-04-04

{ Johannes Vermeer }

约翰内斯·维米尔

维米尔给我的初感受是:喜欢画在窗边的百姓生活日常。少了些伦勃朗精致的打光,也没有杨凡艾克窗边人物的刻意凹造型。他的画辨识度相当高,都是接地气的普通人。

作为同是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维米尔是伦勃朗的徒孙,但画面中两者却截然不同。伦勃朗的画张扬而热烈,但是在维米尔这一切都是那么安静,没有了伦勃朗迷恋的那种厚重的书写感,他的画面很平,很柔和。

◢ ◣

早期的维米尔并不出名,他的画《绘画的艺术》曾一度被认为是另一位画家德霍赫(Pieter de Hooch)所作,直到人们在女孩背后的地图上,发现了维米尔模糊的签名,维米尔的地位才逐渐确立起来。

我们可以对比下德霍赫VS维米尔的画作: 

德霍赫 《一个称金币的女人》 

▲ 德霍赫的画更贴近风俗画,对人物的造型物体的质感都有追求,但是不是那么的敏锐。

▲ 维米尔的人物要更舒服,这是画家对形状的掌控,你看他的画就像在读一首诗,既朦胧又真切。

维米尔 《绘画的艺术》

画中,那个透光的窗户被一个巨大的厚重的绣花绒布遮住了。这种构图在古代很少见,这块大布把画面切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形状,以前的人都不太敢这么做,因为这样看起来画面不太完整。维米尔这么做而且做得非常坚决,因为他需要在画面里创造一个真实可信的空间,同时尽量多的安排物体,用来强调自己高超的技术。

我们来细看下,近处的大绒布、桌子上的一块蓝色的绸缎和一块黄蓝相间的丝质的薄布、近处椅子上的红色丝绒、还有地图那种都能看到开裂的硬褶的质感,这五种质地的面料放在一幅画里,唯一的目的就是炫耀他那强大无比的质感表现力。

《绘画的艺术》是希特勒藏品中最贵的一副,也是希特勒的最爱

◢ ◣

维米尔的代表作《倒牛奶的女人》

这是典型的荷兰小画派的风格,没有高大上的内容,只是表现美好的生活。

窗户淡淡的光洒进来,屋子里弥漫着奶香,虽然墙体的斑驳和墙上挂的竹筐让人感觉到这是一间主人都不会进来的仓房,但是和皇宫拥有同样的光阴,强壮的女仆面容模糊,她可能是任何一名女仆,倒牛奶时怀念着某个男子的话语,那句话可能让她感到忧伤了,让她不敢再去想。窗外传来远远地脚步声,风吹残叶的声音,时间就永恒的停留在这一刻,安静,悠长。

维米尔一定是坐在这个房间里画的,没有女仆,没有面包只有恒定的光线,和沉着的画家。他把手卷成一个小孔,一点点的分辨墙体上光线的微妙变化。

他的画就是有这种魔力,细腻又恬静。

◢ ◣

维米尔的家乡荷兰Delft

◆维米尔很少把一个人画的很清楚,他喜欢这种朦胧的感觉,忽略某个人的形象是让这个形象更加诗意,让流转的光线主导。

◆他看到了一种在时光中可以永恒的东西,他的人物和背景相扣,形成这种永恒。

◆维米尔在提醒我们,美好就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需要我们用心发现。

◢ ◣

达利模仿维米尔的作品

《花边女工》

达利的犀牛角图形分解

你还能看到花边女工的样子么

维米尔的画给后来的梵高、达利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我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大师在世时,却经历着各种人生的不如意。

维米尔出生在一个个体户家庭,父亲平时会兼职卖一些画,这就让维米尔从小就有机会接触艺术。在他14、5岁的时候,父亲把他送到大画家法布里蒂乌斯的画室,可是7年后意外发生,画家的房子被炸塌,老画家本人就死在了他的房子里,维米尔和其他学徒也就提前结束了学习生涯。

对于稍显懦弱的维米尔来说,现在唯一的路就是加入美术家协会,成为一名职业画家。但这有个前提条件,就是会员必须是已婚人士于是他就娶了一个让他后半生一直陷入抑郁的女孩,并且生了15个孩子(4名孩子夭折,11个幸存)。在柴米油盐的包围下,他的生活质量每况愈下,繁重的经济压力压迫着他,在43岁普通的一天里,他与世长辞。

◢ ◣

画面中这些高亮的小点让画面的光感度更强,显得熠熠生辉

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要说一说他的代表作《带珍珠耳环的少女》,一副堪比《蒙娜丽莎》的人物肖像画。所有不确定的记载都指向了这个女孩,维米尔在困苦的生活中唯一的寄托。

这是维米尔极少的肖像作品。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看不太清面庞的,只有这一张,仿佛不经意之间画中人看到我们,还没来得及向我们微笑一样。她拥有一张接近完美的脸,清澈见底的大眼睛就像她干净的灵魂一样,饱满而又柔软的嘴唇泛着红润的光泽。这张洁白的面孔不惧怕任何黑暗,即使在漆黑的背景下也遮挡不住她散发的光芒。

关于这幅画的解读有很多,也正是因为这位少女的身份未知,让这幅画更加神秘,我们无需过度猜想,好好享受她带给我们的美感便是对这位大师最大的尊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