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经典祛湿汤大全

 gztxd 2019-04-04

好天气不长久,动不动就下雨,湿嗒嗒的天气搞到人都没点精神了,这时候你需要广东养生祛湿汤。什么?祛湿只有红豆薏米?广东人祛湿又怎么会只有这两样,经典祛湿汤食谱送给你。

猪横脷煲夏枯草



夏枯草不仅能用来煲凉茶五花茶,用于跟猪横俐煲汤,既可以清热祛湿,还能够除肝热,比较适合现在这种季节吃哦。

材料:猪横利500克,夏枯草、绵茵陈各20克,生姜4片

做法: 1、把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 2、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滚后转文火煲约2小时,调味即可。

淮山扁豆煲鸡脚

淮山是健脾首选食材,而扁豆又有很好的祛湿作用,这个健脾祛湿、舒筋活络的汤水,你们可以试一试。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趾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薏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水),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眉豆花生煲鸡脚

正所谓以形补形,吃鸡脚补脚骨力,这个汤既可以健脾祛湿,又能强筋健骨,鸡脚还包含丰富的胶原蛋白呢。

材料:眉豆80克、花生50克、鸡脚4对、冬菇8个、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配料洗净,冬菇去蒂;鸡脚洗净,切对开;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水2500ml,武火煲滚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

沙葛花生猪骨汤

沙葛可以生吃熟吃,用来煲汤的话味道更是清甜。还可以加入胡萝卜,整个汤的味道就更清甜啦。

材料:沙葛、猪骨、红枣、花生

做法:

1、花生用盐水泡3个小时,泡过的花生煲汤后口感更软糯哦。

2、猪骨焯水洗净;红枣去核;沙葛去皮洗净切大块。

3、将所有材料冷水下锅,煲2个小时就可以。

西洋菜罗汉果猪蹄汤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猪蹄还有满满的胶原蛋白,女生必吃哦。加了罗汉果,微微有回甘,是一个口味还不错的汤哦。

材料:猪蹄、罗汉果、西洋菜、南杏仁

做法:

1、猪蹄、罗汉果、西洋菜洗净,南杏仁用开水煲,去衣。

2、 煲制前先将猪蹄冷水下锅,并放入姜片,煮沸,撇去浮沫,捞出。目的是去除猪蹄的血污以及腥气。

3、汤煲注入适量的清水,放入罗汉果与南杏仁,煮沸后加入猪脚,再次煮沸后,大火煲30分钟。

4、放入西洋菜,煮沸后改小火,继续煲1个小时。

5、 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鸡粉、胡椒粉调味。

五指毛桃猪骨汤

用五指毛桃煲鸡、煲猪骨汤其味道鲜美、气味芳香、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五指毛桃的香气很特别,每次小编家煮汤都充满香味。

材料:五指毛桃、猪骨、蜜枣适量、生姜适量

做法:

1.先将五指毛桃、蜜枣洗净,然后放入到冷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拿出来沥干水备用;将生姜洗净切片;

2.猪骨洗净之后放入到烧开的水中焯一下水,洗去血沫,捞出;

3.最后将所有材料放入到炖锅内,加适量清水,先大火烧开之后再转小火炖煮1.5小时,加调味料即可。

木棉花扁豆袪湿汤

木棉花健脾养胃,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加入扁豆后汤的祛湿作用更好哦。小编单位门口很多可以捡走哈哈哈哈哈……

材料:猪脊骨、木棉花、白扁豆、红枣、土茯苓

做法:

1、猪脊骨斩件,开水烫焯,过冷水

2、扁豆洗净,放锅里翻炒至两面金黄色,除豆腥味。

3、洗干净木棉花、土茯苓,红枣去核

4、所有材料放进锅里,大火烧开,中小火煲2个小时,调味即可。

棉茵陈赤小豆鲫鱼祛湿汤

如果你觉得易疲劳,舌苔厚重,小腹胀痛,那这个汤就很适合你哦。提醒一下大家,棉茵陈必须装入煲汤纱袋绑好袋口!否则整锅汤漂着棉茵陈,就乖乖的过筛去吧。

材料:新鲜鲫鱼,棉茵陈,赤小豆,薏米,白扁豆,茯苓 ,白术 ,姜,蜜枣 1~2颗(可不放)

做法:鲫鱼洗净沥水,煎至两面微黄,盛起备用。棉茵陈装入煲汤纱袋内,绑扎好袋口,用清水浸泡约一分钟,拧干水分,将赤小豆、白扁豆、薏米、茯苓、白术等洗净浸泡几分钟,沥水备用。取一汤锅烧开水,将所有处理好的食材放进锅内大火烧开,撇去浮沫,15分钟后改为中小火,继续熬煮大约75分钟。

竹蔗红萝卜马蹄煲茅根

这种传统的汤水清润可口,有清热、除烦、祛湿毒的功效,同时此汤的搭配还十分灵活,还可煲猪骨或猪瘦肉或鲫鱼等。

材料:竹蔗、红萝卜、马蹄,鲜白茅根

做法:

1、竹蔗、马蹄、红萝卜、鲜白茅根洗净切好。

2、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0碗量),大火滚沸改小火煲1小时即可

3、加少许冰糖调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