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加强代表工作室建设的几点思考

 yzsr273 2019-04-04

代表工作是人大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搭建代表履职平台、服务代表履职是代表工作的重要方面。其中,代表工作室是代表联系群众,积极发挥自身作用的重要履职平台,加强代表工作室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做实代表活动室的基础保障工作。坚持把有场所、有制度、有计划、有保障、有档案、有实效的“六有”建设目标落到实处,确保代表小组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在乡镇、街道、社区建立了人大代表活动室,将代表信息及相关职责上墙公布;全面制定了代表小组集中学习、联系群众、视察调研、活动登记、小组活动请假等制度;年初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认真研究制定年度活动计划;明确各代表小组副组长为联络员,做好活动联络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小组活动相关资料及时归档整理,每次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形成相关材料上报区级人大。

二、精心谋划,加强组织领导。人大代表工作室的发展是一个整体推进的过程,因此必须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统筹把握。区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代表工作室各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定期召开会议、通报信息、收集情况、交流经验。指导代表工作室制订各项规章制度,如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登记制度、视察制度等,使工作室运行有章可循。通过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组织代表工作室交流经验和体会,促进代表工作室活动质量的提高,更好地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三、制度化建设保障代表参与度。代表小组每次活动前,均提前一个月左右将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要求等通知到各位代表,以便充分听取代表意见进行合理调整,同时方便代表调剂时间,保证按时参加。2个代表小组中的区级领导身份的区人大代表和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带头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发挥了表率作用。对代表因事不能参加小组活动的,我们要求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无故不参加的,由小组组长进行约谈,一年内2次不参加的,将上报区人大处理。

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观能动性。一是实行党代表“接访”制度。工作室逢赶集日开放,实行面对面、“零距离”倾听群众在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访人大代表认真做好记录,并按代表工作室工作流程进行办理。二是实行代表“约访”制度。人大代表不定期地方式约访村居群众,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收集村情民意。三是实行人大代表“下访”制度。代表根据需要,进村入组对群众、先进分子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群众进行走访慰问,重点围绕人大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咨询群众意见,倾听群众心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