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方法论

 一元堂中医张 2019-04-04

从古到今,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查阅众多关于幸福的著作、学说,似乎大部分理论学说得出的结论是,金钱不仅不能买到幸福,更有观点认为金钱是幸福的障碍物。

三大《幸福论》

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极为复杂,在众多的有关幸福的研究中,世界上有三大幸福论的研究,卡尔·希尔蒂(Carl Hilty)于1891年出版的《幸福论》,阿兰(Alam)于1925年出版的《幸福论》,以及罗素在1930年出版的《幸福论》。

希尔蒂是瑞士下议院的一个法务工作者。这本《幸福论》是基于基督教的宗教伦理的著作,但其特征在于充分体现了幸福方法的启示。这是一本可以作为“充实生活”的一生不断去阅读的一本书,被称为世界名著,被全世界的人们所熟读。

希尔蒂从心理、时间、工作、苦难、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列举出了76种幸福的方法。

希尔蒂认为如果企图在工作以外找到幸福的话,那么人生的大部分将变得毫无意义,人的一生中有很多被与工作有关的东西所充斥,比如说心理准备、技术、诀窍等,希尔蒂用大篇幅描述了人如何变得幸福。希尔蒂指出“世界上不存在一种能带来幸福的东西”,所以要有一颗“创造感受幸福的心”。希尔蒂告诉了我们一条通往幸福的路。

阿兰是法国的一名哲学家、评论家。阿兰的《幸福论》认为,“人不是因为幸福而笑,倒不如说笑是幸福的”,这是一个实践性的幸福论。正确的判断需要意志,“幸福吧!”如果不这么想就无法幸福。这是因为,比如说当心情变得不好时,首先身体会有很多原因,人类的心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在条件的左右。阿兰说,“你必须为幸福而努力”,“你一定要幸福啊。”阿兰的这些经典语句震撼着人们的心。

罗素是英国的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青春期甚至考虑过自杀,尽管为了推进和平活动被判处六个月监禁,但他的信念就是绝对的幸福是存在的。

罗素根据这个经验写下的“幸福论”,是基于不输给任何困境的两个支柱“对知识的无限热情”和 “不拘泥于自己”来写成的。不只关注自己,还需转向外界,对一切事都抱有好奇心,阿兰认为这是获得幸福的条件,而这个条件是通过自我说服来实现的。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始终不忘记“对外界的兴趣”和 “平衡感”并加以实践,就能悠闲地度过一生。为了实践这些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罗素细致地指导了通往幸福之路的必要的思考方法以及对事物的看法。

世界性的幸福度调查

幸福度的研究和调查在全世界进行了很多次,但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那是因为幸福度的定义和评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要考虑的是构成幸福的要素。关于幸福论的调查值得参考的是,盖洛普(Gallup)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花费了50多年的时间,在相当于世界人口98%的150个国家实施了全球性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决定人类幸福的因素——有五个要素适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这里重要的是这五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获得真正的幸福,这五个要素都需要成功(至少不失败)。如果只突出某一项的成功,而忽略其他的四个要素,就无法拥有“每天感受到幸福的生活”。因为这五个要素相互之间关系密切,不能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或者分开对待。比如说,对于只专注于工作的人,不久就会感到崩溃。只有这五个方面相互关联,才能真正实现满足人生,切实感受到幸福。决定人们幸福的五大要素:

对工作充满热情;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经济稳定;

身心健康,充满活力;

为社区做贡献。

第一个因素是 “对工作充满热情”。这里所说的工作不仅指能够获得收入,还包括志愿者等公益活动。重要的是,他是否对花费大量时间的事情抱有激情。

工作带来的幸福感是五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工作幸福度高的人,与没有这种幸福感的人相比,认为“自己有着美好的人生”的比例要高出两倍。

第二个因素是“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幸福的人平均每天6小时用于人际关系。这意味着只要多花一点沟通时间,就能提高人生的整体质量。另外,为了提高人际关系的幸福度,拥有挚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确实,回忆自己至今为止人生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和经历,一定和“除了自己以外的人”有关系吧。另外,积极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人,性格开朗充满活力,可以看出人际关系对人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三个因素“经济稳定”并不意味着特别富裕。要避免超过自己管理能力的巨额借款,勤勤恳恳地增加积蓄,获得经济上的安心感的人,经济上的幸福度很高。超富裕的生活水平和高风险高回报的资产运用等,会不间断地产生压力,对人生整体的幸福造成负面因素。即使年收入和资产少,自己也能够决定和控制自己的收入和支出,如果想要什么东西,就可以买到什么东西;有想做的事就能做到,这样的人幸福度很高。

经济幸福度高的人,花钱的方式也很聪明,比起物质更喜欢各种体验。而且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让别人高兴而花钱。

第四个因素是“身心健康,充满活力”。其中健康的饮食、定期的运动和睡眠是十分重要的。关于运动,每天只做20分钟的运动,一天的心情都会变好,每周运动2天以上的人与没有运动的人相比,压倒性的压力会小一些,就会生活在幸福的氛围中。而且,有习惯性定期运动的人,心情和外在都能变得更好,对自己更加自信。

第五个因素是“为社区做贡献”。社区幸福度高的人,他们往往因自己居住的社区是安全的、是一个有文化的场所而自豪,这类人常常以某种报恩的心给社区做更多的贡献,感谢给自己带来安心和喜悦的生活社区。而且,对于这个社区的贡献,在创造出“好的人生(good life)”和“美好的人生(great life) ”方面的可能性很高。确实,如果为了他人而行动的话,自己的幸福度就会提高,而且对社区的贡献在自己可能的范围内实践,其成果也更容易被体验到。

繁荣和长寿的力量

我们知道,富裕的生活不一定能带来幸福,相反也可能伴随着阻碍幸福的危险。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追求幸福呢?

《尚书》所记载的人类追求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爱德很重要,正如《论语》所说,如“德不孤必有邻”,有德者不会孤立,是因为会有理解自己和帮助自己的人出现。最后的“考终命”是指善终,善终说起来容易,现实中其实是很困难的,需要认真地花时间持续的努力,为了保全自己善终而拼命努力是件困难的事。

此外,佛教中提倡的实现众生幸福的方式,也不一定意味着牺牲自己的幸福来成全别人的幸福,而意味着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是并存。因为如前所述,只要为他人做出贡献,自己的幸福度也会得到提高。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想让自己的企业成为百年老店,就应该为员工、客户、社区服务,为那些利害关系者的幸福做出贡献—我在较早之前的一篇专栏文章《长寿企业的四大特点》(详见2018年7月刊)里讲过,日本的许多长寿企业长期以来一直都在实践“先义后利者荣”。正直地坚持德的实践,必定会出现理解和帮助自己的人,这将是支撑企业繁荣和长寿的力量。

作者是日本经济大学特任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